《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說課稿
第四步、重點及解決辦法:這一課的重點在于勞動者的兩個重要義務--提高職業技能,遵守職業道德是勞動者必須履行的義務。這是本課實現德育目標的重要內容,所以這里我都是設計問題或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的方法來教學,讓學生回答我歸納總結。⑴關于提高職業技能,要把握以下內容:
第一,提高勞動者職業的重要性。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是勞動者整體素質中的主要構成部分。勞動者職業技能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好壞,并影響著勞動生產率,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一個國家的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技術實力甚至生產力水平。
第二,要有提高勞動者技能水平的緊迫感。在我國國,由于教育和培養條件的不充分,勞動者的素質總體較低,已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生產力水平。從勞動者個人角度來說,由于本人能力和素質差,不能從事相應職業,不僅影響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影響了自身生存與發展。
因此,我們每一個勞動者或未來的勞動者,都應意識到在我國提高職業技能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術素質,為我國的經濟騰飛做必要的知識儲備。
⑵關于遵守職業道德,,要把握以下內容:
第一,什么是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第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指出:職業道德要求做到“敬業愛崗、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這是所有行業都應遵守的公共的職業道德準則。 第三,要明確遵守職業道德的重要意義。
①提倡遵守職業道德是培養“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如果一個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包括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就會對所從事的本職工作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從而為社會做出貢獻。
②遵守職業道德也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障。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國經濟振興和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但與此同時,市場調節的負面影響也反映到職業道德上來,比如商業中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的現象經常發生,機關部門“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干部隊伍中一些人以權謀私、腐敗墮落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等。這些問題勢必嚴重影響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難點及解決辦法: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這個問題是本課的難點。導讀課文, 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才是統一的。分析這個問題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⑴從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把握。一定社會權利和義務的分配都有其深刻的經濟根源,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的。我國是社會主義社會,在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制度下,勞動者是生產資料的主人,也是國家的主人,獲得了主人翁地位。勞動者主人翁地位是由勞動者享有的基本權利和勞動者應履行的基本義務構成的,是通過實現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體現出來的。這就意味著,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是其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前提。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才獲得了主人翁地位,才使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得到真正的統一。
⑵從兩種制度的比較加以說明。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作為勞動者只能是被雇傭的對象,將自己的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勞動者所處的被雇傭、被剝削的地位決定了勞動者不可能有真正的權利,特別是與勞動者義務相一致的權利。這種權利與義務的不一致集中體現在資本家能無償占有工人勞動的剩余價值,而工人只能得到相當于勞動力價值一部分的工資。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制度,從根本上保證了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才實現了勞動者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第五步、總結勞動者權利和義務的相互關系,歸納全文: 第一,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第二,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是受法律保障的。并讓學生自己歸納本課學習內容。最后一步,作業布置:要求學生思考全文并回答幾個問題,這是用教學中以練促學,把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結合起來的一點作法。板書設計:(略)以上我從四個方面闡述了這節課有關設想,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