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基礎知識 提高復習效果
(2)引導學生自我調節。高三的主要任務是復習,在高三復習階段,是給學生充分的主動權,引導他們我調節,還是用題海剝奪他們的主動權,讓他們完全給老師牽著鼻子走,甚至不給他們一點喘息機會,這里涉及到一個效益問題。實際上,學習應該是一個能動的過程,是通過學習活動自我提高的過程。在這里,知識,分數只是一種載體,而能力、素質的提高才是目標,而“題海”的做法就是把分數作為唯一目標,用最原始的機械操練的辦法提高學習成績,這種做法忽視學法指導,忽視學生的自我調節,忽視教學規律,必是一種高成本、低效益的做法。反之,如果能依照教學規律,指導學生自己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引導他們自我調節,采取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不斷調節中提高,才是一種講究效益的教學方法。(3)及時記憶,讓理解,識記和運用實現最佳組合。眾所周知,學政治是需要背的,而學生最頭痛的也就是背,而且高三政治背的東西又特別多。所以,在高三一年的復習中,如何組織學生背、什么時候背,就成了高三政治復習課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其實,識記是任何一門學科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沒有記憶就沒有學習。問題是如何記得有效。我在實踐中感到,最有效的記憶方法是及時記憶。 所謂及時記憶就是老師在講解知識點時及時引導學生記憶,引導學生復述,第二天,課堂上小紙頭默寫一遍,以作鞏固,然后作一次有關練習,讓記憶的知識及時轉化為能力,同時更進一步強化記憶。首先,從認知規律來看,理解是伴隨記憶的。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對某一知識理解了,記憶已經在發生作用了。理解越透,記憶越牢。這時如果能及時點撥記憶的要點,就能產生更好的記憶效果。比如,講解概念時,能講透組成這個概念的幾個要素,講意義時,能理出意義的幾個方面,學生就好記多了。概念原理講得越透,記憶越牢。再引導他自己強化記憶,就會有較好的效果。其次,理解、識記和運用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幾個環節,其中識記是三個環節之間聯系的紐帶。要提高效果,就要讓三者合理有效組合,不能脫節。理解只有通過記憶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記憶的知識通過運用才能轉化為能力。要實現三者的最佳組合,必須在上課和作業之間擠進一個記憶。本學期至下學期廣州一模前是第一輪復習,主要是落實基礎知識,這一輪復習至關重要,務必抓緊抓好。 20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