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激趣
4.故事激趣 故事決不是"小兒科",課堂上講故事也不能簡單地斥之為"不務正業"。 好的故事既包含著知識和智慧,又饒有趣味。如我在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時,考慮到課文內容較簡潔而抽象,便設計了一個故事型導語。當我繪聲繪色地講述一個皇帝用最早的"機器人"--指南本戰勝蚩尤的神話傳說時,全班同學的思維和想象都飛回到悠遠的洪荒時代。這時導入課文,由于他們對機器人有了一種神秘感和好奇心,當然愿意了解課文到底講述了什么內容。 5.知識激趣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初中生對于新奇的事物,聞所未聞的東西具有特殊的興趣。在課堂上講一些課外知識,開拓學生的視野,幫助消化理解課內知識,又提高學生興趣,何樂而不為?如《第三次科技革命》,可以補充一些最新科技動態,可以是現實也可以是幻想(航天飛機上天與回收、星球大戰計劃等),甚至只在影視中出現過的新形象也可一提(如美國影片《終結者》。只要把握好分寸,有時稍微"放放野馬"也未嘗不可。 6.鼓勵激趣 幾乎人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如果做一件事屢遭挫折,就會漸漸失去對它的興趣和信心。初中生缺乏成熟的理性,更是如此。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和保護學生的興趣,使之不受失敗的磨蝕。思想政治的許多內容需要識記、理解。因此有些學生對識記的內容感到乏味,不愿看書或一看書就頭痛,對這些學生,我的態度是熱情指導加鼓勵。首先,讓其表述對思想政治的認識,對其錯誤認識的原因加以分析,指出這些學生并不是真正的看不進書或別的什么,而是偷懶的借口,指出他的缺點之所在,然后加以指導,讓其回家后多看幾遍書,強迫自己看,就會看進去的,并且布置幾個簡單的內容,囑咐其在下一課時要提問,最后在上課時提問,他就會回答出來。這時在全班同學之前表揚他,讓其感到內心的喜悅,以后再陸續提問他幾次,他就會大受鼓舞。以后的學習明顯較以前認真。由此可見,老師的鼓勵對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有多么重要。因而我們教育學生時決不能一味批評,要多些肯定和鼓勵,須知學生的心靈是何其稚嫩! 以上只是我的初步摸索,其實,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又何止于這些。但不管怎樣,我們教師一定要拋棄消極灌輸知識,填鴨式教學的陳規陋習,向素質教育邁進,確立起激趣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把它作為我們教學思想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貫穿于思想政治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環節,隨時隨地注意激發和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學習興趣,順利完成教育人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