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模擬訓練及構思導引
題目一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由與限制總是相對而言的。正如交通上的紅綠燈,在某些時候限制了某些人的自由,但它可以保障更多人的自由,對全體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請你推而廣之,以“生活中的紅綠燈”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
社會上必要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行為準則、道德規范等都是我們生活中的“紅綠燈”。這些“紅綠燈”對國家的安定團結,對進一步推動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對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每個公民都應正確認識與對待。在現實生活中,在對待“紅綠燈”的態度上,正反兩個方面的例子都不勝枚舉;人們對生活中的各種“紅綠燈”的看法也見仁見智。這個話題給了我們很大的寫作空間,同學們盡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表明觀點。
題目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國遺傳學家談家楨的一個學生,勤奮聰慧,很快脫穎而出,發表的論文引起震動。談家楨高興地說:“如果學生始終停留在老師的水平上,那就是教育的失敗。我的愿望就是學生超過我。”談家楨的老師——美國著名學者摩爾根看到那個學生的論文后,立刻寫信給談家楨:“我終于又一次看到了一個年輕的中國人超過了我,也超過了你。特別使我驕傲的是,你親自培養的學生超過了你。”
談家楨、摩爾根都為學生超過自己而驕傲,這種胸襟,這種氣度得到了世人的稱贊。人們不僅欽佩他們學術上的成就,更崇尚他們高尚的品德。
在現實生活中,你也許會崇尚很多東西,也許對“崇尚”有自己獨特的體驗和見解,請以“崇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崇尚,是尊重、推崇之義。一般指尊重、重視某人的思想、才能、行為、著作、發明等,并給以很高的評價。由于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不同,必然產生思想認識上的差異,對大千世界的評價也不相同。哪些“崇尚”是可取的,哪些“崇尚”是不可取的,取舍之間也就反映出一個人認識水平的高下,思想境界的高低。寫這個話題準確立意很重要,如果立意膚淺甚至有偏差,即使構思再精巧,語言再優美,也很難獲得高分。
題目三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周易》云:“《易》窮則變,變是通。”意思是說,事物到了盡頭,就要設法改變,一改變就通達了,這即是成語“窮則思變”的出典。該成語現指人民在窮困、艱難面前,敢于革命,勇于創新。但是有人卻說,“思變”為什么一定要在“窮”了之后?在未“窮”時豈不也應該“思變”?
請你以“窮則思變”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根據話題材料,本題可以確立兩種不同的立意:
一、“窮則思變”大有益。寫作時重在用好例證,可列舉中國革命戰爭、四化建設中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經歷,證明在“窮”時“思變”所帶來的益處。
二、“思變”豈待“窮”之后。即運用逆向思維,論述在“窮”之前“思變”更有益。作文時可以就我國的環境保護、人口問題和自身學習考試等問題展示論述。相對而言,這一立意較之前一種更有現實意義和思維價值。
題目四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木桶的容量大小,不是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論”。
請你依據這一理論,聯系社會、人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提示]
“木桶理論”講的是“團隊精神”。所謂“最短的那塊”木板,就是團隊中最薄弱的環節。一個團隊的戰斗力,往往取決于這個團隊克服了多少薄弱環節。這就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局部和整體的關系。那么,社會上、生活里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呢?我們該如何對待呢?可以在作文中寫出你的體驗和思考。
題目五
閱讀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
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人,有了物質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
你了解“生存”與“生活”的關系嗎?請以此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話題材料中引用了雨果的名言,其含義是:人和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是否有理想。這至少給我們提供了兩種認識角度:一、理想對生活的重要意義;二、人在生活中應如何正確對待物質和理想。無論從哪一個方面確立中心,都要將人與動物的關系、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聯系起來加以思考,深入地展開分析,才能切中題旨。
題目六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黑格爾,健康狀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辭令,沉默寡言,天賦高,判斷力健全,記憶力強,文字通順,作風正派,有時不大用功,神學有成績,雖然嘗試講道不無熱情,但看來不是一個優秀的傳道士,語言知識豐富,哲學上十分努力!”這是黑格爾從神學院畢業時老師寫給他的評語。
我們也經見到老師寫給我們的評語,“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學習認真”“思想進步”“遵守紀律”“戒驕戒躁”“熱愛集體”“樂于助人”等反復使用,放在誰身上都行,開頭一個“該生”拒人于千里之外,板著面孔給人寫判決書似的。
請以“我和評語”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作文中可呼吁“讓評語寫出學生的個性”。評語為誰而寫?寫給誰看?寫評語的目的是什么?都值得思考。可以明確指出:好的評語應從面向家長轉為面向學生,從抽象籠統轉為獨具個性,從結論性評語轉為鼓勵性評語,從干癟枯燥的語言轉到生動活潑的語言。
題目七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4月9日,新華社播發了發生在河北安國市的一條關于教育的新聞:某校,一次
上課,一位成績最差的學生舉起了左手要求回答,老師提問他時卻答不上來,感到奇怪的
老師后來問他為什么舉手時,他哭著說,別人都舉手我不舉丟人。老師被學生強烈的自尊心感動,私下告訴他,下次提問如果會答就舉左手,不會答就舉右手,后來,老師每當看見這位同學舉左手時就讓他回答,舉右手時就不讓他答……后來該生成績大有長進,并帶動了一批差生。有人據此撰文指出,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才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人格的形成,而首先要教人自尊。自尊的前提是告別自欺,如果從小不能正確看待別人的評價,是不是太脆弱了?
請以“自尊”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不限,題目自擬。
[提示]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有人格尊嚴。處在成長期的學生的自尊心更是敏感、脆弱的,需要教師細心呵護。
當然,如果轉換角度,由“自尊的前提是告別自欺,如果從小不能正確看待別人的評
價,是不是太脆弱了?”一句發揮開來,只要能言之成理,亦可。
題目八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篇《教授與明星價格比》的文章,說上海交大的李德教授到企業講課,一天半得報酬1萬元,這與影視明星趙薇32萬元的出場費不成比例,有人據此慨嘆“十年寒窗苦是不合算的”“讓子女報考明星學校才是明智之舉”。相同或相似的對比,時時見諸傳媒,幾乎成流行的價值觀點了。
究竟該如何比?
美國總統年薪20萬美元,籃球明星喬丹參賽費一場30萬美元,拳王泰森衛冕賽平均每分鐘2500萬美元……與小布什搭檔上臺的切尼,原任哈利伯頓公司首席執行官,年薪2640萬美元,卻偏要舍高就低,競選年薪只有18萬美元的美國副總統。倘若說資本主義花花世界的事不足為訓,那么看看我們:解放初毛澤東主席的月工資不過500元人民幣,而梅蘭芳、馬連良等藝術家的工資則2000是元人民幣。凡此種種,你有何認識?
試以“比”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800字左右。
[提示]
話題材料揭示了一個道理:不論什么社會制度,人們的價值取向,衡量人的價值的尺度,都不是以金錢為唯一標準的,權力、名譽、地位、道德、學識等等,都是人們深信不疑地不懈追求的價值目標。承認市場機制的負面影響——教授“不如”影星,同時須縱比、橫比,不要以特殊比一般。
題目九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全國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資助的博士生張宗友上南京大學時,覺得“自己已經23歲了,再要資助是很丟臉的事”,他把社會捐助款一部分轉給家鄉,一部分留給系里,還有一部分寄給西藏林芝地區一名家貧的小學生。每月240元的津貼只夠吃飯,他就以課余當家教,當計算機房管理員,批閱自考試卷等方式勤工儉學。3年下來,他不僅拿到了學位,而且還資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時帶的72名學生中普遍形成一種自立自強的觀念,貧困生無一失學,就連一些家境較好的同學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鍛煉。
請你以“貧困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人窮志不窮,扶貧先扶志。青年時期吃必要的苦未必是件壞事。在接受捐助、申請貸款、勤工助學等多種途徑面前,貧困生選擇哪一種更有利于自己的鍛煉成長?本題若寫議論文,應講出一番道理。需要例證,但不能僅僅舉例,還要有層進式的分析;若寫記敘文,應選取典型人物、事件,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切入主題。
題目十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比爾·蓋茨在寫給高中和大學畢業生的書里列了十一項他們在學校里沒學到的事情:①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適應它;②這世界在你有成就前不會在意你的自尊;③高中剛畢業別指望擁有太多;④在有老板前別認為老師嚴厲,而老板是沒有任期限制的;⑤烙牛肉餅不會損你的尊嚴;⑥你的困境不是你父親的過錯;⑦你的父母一直為你付帳單才變成現在的乏味;⑧你的學校可能不分優等生和劣等生,但這與現實生活沒有任何相似之處;⑨生活中你沒有暑假可以休息,也無人幫你發現自我;⑩電視不是現實的生活;⑩善待乏味的人,你可能會為一個乏味的人工作。
請你以“生活不是牧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學校與社會有許多差別,但人最終都要走上社會,社會才是人的終極歸宿,比爾·蓋茨所列的這11條很殘酷,但又很現實。本題若寫記敘文,不能僅僅滿足于敘事,還要點透自己的思考。
題目十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譚盾是一個喜歡拉琴的年輕人,可是他剛到美國時,卻必須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賺錢。很幸運地,譚盾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爭到一個最能賺錢的好地盤——商業銀行的門口。過了一段時日,譚盾賺到了不少賣藝錢之后,就和黑人琴手道別……
十年后,譚盾有一次路過那家商業銀行,發現昔日的老友——黑人琴手,仍然在那“最賺錢的地盤”拉琴。當黑人琴手看見譚盾突然出現時,很高興地說道:“兄弟啊,你現在在哪里拉琴啊?”譚盾回答了一個很有名的音樂廳的名字,那黑人琴手反問道:“那家音樂廳
的門前也是個好地盤,也很好賺錢嗎?”他哪里知道,十年后的譚盾,已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家了。
我們會不會也和黑人琴手一樣,一直死守著“最賺前的地盤”而不放,甚至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我們的才華、我們的潛力、我們的前程,會不會因死守著“最賺錢的地盤”,而白白斷送掉?
請結合自身的經歷談談你的看法或由此引出的感觸,也可以編寫故事。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本段材料意在啟示我們:人必須懂得及時抽身,離開那看似賺錢,卻不再進步的地方;人必須鼓起勇氣,不斷學習,不斷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標。
題目十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信任一個人有時需要許多年的時間。因此,有些人甚至終其一生也沒有真正信任過任何一個人。
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夠討你歡心的人,那是毫無意義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那你就是一個傻瓜;倘若你毫不猶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個人,那你就可能也會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個人背棄;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種膚淺的需要去信任一個人,那么旋踵而來的可能就是惱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遲遲不敢去信任一個值得你信任的人,那么你永遠不能獲得愛的甘甜和人間的溫暖,你的一生也將會因此而黯淡無光。
請你以“信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提示]
信任是一種有生命的感覺,信任是一種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種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
本題如果選寫議論文,可以呼喚人與人之間應增強信任:你有義務去信任另一個人,除非你能證實那個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權受到另一個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證實不值得那個人信任。如果選寫記敘文,應著力寫出一點波折,并注意記敘、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的有機結合。
題目十三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潤萬物,是生命之源;
暴雨傾盆,江河泛濫,也會帶來災難。
水,看似柔弱,卻能把堅石滴穿;
匯成洪流,更可穿峽破谷,一往無前。
水,演繹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流淌著古往今來多少悲歡……
請以“水的聯想”為題,寫一篇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提示]
本題主要考查習作者的聯想、想象能力。具體的寫作思路有:
一、根據作文材料的提示,寫水既可滋潤萬物、孕育生命,也會吞噬生靈、造成災難;或者由水“能把堅石滴穿”“更可穿峽破谷”,闡發水的力量及如水的精神;或者由人不能沒有水,自然不能沒有水發揮開來,呼喚保護水資源。
二、聯想水的其他特點,比如:自己活動,并能推動別人的,是水;經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潔洗凈他人的污濁,有容清納濁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發為云,變成雨、雪、霧,或凝結成晶瑩如鏡的冰,但不論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還是水……然后找到人與水的相似點,構思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