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探析
高考、中考年年讓人關注,作文題更是街談巷議,以1999年“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標志,話題作文正式登上舞臺,一出場就因收到很好的效果而獲得碰頭彩,并一直沿用至今,而且風頭正健,還將會作為高、中考作文的命題形式,話題作文從內容到形式體現出極大的開放性,使考生能揚長避短,為考生提供了充分發揮才能的廣闊空間。下面,本人針對話題作文的特點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話題作文的走勢
綜觀這幾年的高、中考作文題,可以看出,命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寫作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思考人生,如豐富答案,就與當時創新教育的呼喚有關;誠信規則,就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大力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商業社會和市場經濟對誠信和規則的要求有關;心靈的選擇,更與黨中央以德治國,在商業經濟條件下重建倫理道德大廈的思想 相適應,概括起來話題作文不外乎 幾點: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意志,學生與周圍世界的關系,對社會 自然環境的認識和評價,歌頌人民,贊美勞動,善待弱勢群體,和諧社會自然,承擔社會責任,另外,關涉文化、親情、趣味,哲思的話題也應是個方向。
二、話題作文的形式
話題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自定體裁,一旦選定則要求行文符合所選定的文體特點 。面對考題給予考生的自由,我們該如何利用呢?
(一)由考生根據自己的長項來選定,如果善于思維,具有文學氣質,則可選擇記敘文,特別是文學體裁,如果精于邏輯思維,善于邏輯推理,則可寫成議論文,總之要選擇自己熟悉的,擅長的,經常練習的文體。南海
(二)看話題本身適宜哪種文體。雖然話題作文規定文體不限,但實際上每個話題都有它自身對文體的適應性、即出新,出彩,寫深刻的問題。如“心靈的選擇”由于觸及心靈,當然最好以第一人稱描寫敘述關于選擇的故事,“誠信”幾乎用不著議論證明,倒是許多誠信的人值得歌頌,許多不誠信的靈魂有待撒開給人看,故應采用敘述類文體,特別是文學體裁。
(三)搜集信息
就近幾年推薦出的優秀作文來看,記敘文來看,記敘文和其它文學體裁總的得分高于論述類的作文。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絕大部分考題適于記敘,抒情,而不適于議論。其次,議論文在形式上相對固定,而且還需要作者有;較高的認識平,較成熟的理性思維,而記敘抒情和其它文學體裁可以展示豐富多采的情節內容,表現深刻而又多樣化的主題,令人耳目一新;第三,議論文是曉之以理,而記敘文和其它 文學類是動之以情。
三、話題作文的立意
話題作文只給定中心,這樣就給了我們充分使展個人才華的機會,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閱歷、知識背景、情感休驗,那么,我們就應根據自己個人閱歷、平時積累和對生活的感悟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在立意上力求深刻并形成獨到的見解。
要以感受與理解引導語 和把握寫作要求為基礎,立意定體。不少人總認為自己生活經歷中的事太小,沒有意思,沒有意義,不該寫。其實,文章不一定就要寫大事,就《紅樓夢》而言,林黛玉進賈府,劉姥姥進大觀園,不都是生活瑣事嗎?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件小事能反映出一個人乃至社會的風貌。“以小見大”正是文章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因此,話題作文的立意不妨從身邊小事著筆。
四、話題作文的標題
話題作文一般都要求學生自擬標題,所給話題具有很大的寬泛性,抽象性。因此,標題就成了考生展示才氣的窗口,題好文一半,新穎別致,文采飛揚的標題,能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受。題者,額也;目者,眼也。這說明一篇文章是一個人睿智的前額上嵌有明亮的雙眼那樣,給人以容光煥發神采奕奕之感。文章的標題,是閱卷老師對作文的第一印象,甚為要事。因此,我們一定要使用好這項自由的權利,努力做到語出驚人。
許多考生誤把話題當標題,沒有弄清話題作文與命題作文的差異。那么,怎樣擬好話題作文的題目呢?一個重要的原則是擬題角度要小,題目盡量具體。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的作文,有的學生就直接以此為標題,顯然不合適,可有的學生標題定的就很新,很吸引人,如《心在刃上行》這一標題。此外,報刊上的標題很多都新穎別致,豐富多采,經常閱讀品味,不妨為學習擬寫標題的一條好路子。
此外,從人的本身而言,如果一個人有鮮明的個性,能在作文中自由表達自己對世界的體驗;如果一個人情感豐富,能在作文中展現其飽滿的熱情;如果一個人有豐富的想象,能在作文中沖破陳舊思維的禁錮,那么,我們就能完成一篇富有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