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套筆記復習資料3
(3)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這句話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對“二者之為”持什么態度?
答:遷客騷人的兩種覽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內涵。 否定。
(5)作者贊美古仁人的實際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遷客騷人的悲喜觀,勉勵友人。
(6)“遷客騷人”“古仁人”的區別在哪里?
答:悲喜觀不同;遷客騷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XX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題)
(7)第五段的議論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內涵;抒發了作者的政治抱負;勉勵友人。點明中心。
七、詞語欣賞。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答:“怒”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風勢之大,聲音之響。(1分)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古文知識歸納
1、與朱元思書
1.出處:選自《藝文類聚》,作者是吳均,今存其詩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憤悶抑郁之情;《粱書•吳均傳》說他“文體清拔有骨氣”,在當時頗有影響,時稱“吳均體”。對當時文壇有很大的沖擊。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題意是寫給朱元思的一封信。“與”是
a 詞語:蟬則千轉不窮:“轉”通“囀”,鳥叫聲。
窺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古今異義:
①許:古附在整數詞之后,表示約數,一百許里;今常用義為應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達,鳶飛戾天者;今表罪過,乖張。
③經綸:籌畫,治理,經綸世務者;今指政治規律,如“滿腹經綸”。
一詞多義:
①絕:獨一無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停,斷,猿則白叫無絕。
②上:向上,負勢競上;上面,橫柯上蔽。 直:一直,直視無礙;筆直,爭高直指。
③百:數詞,十的十倍,一百許里;數詞,極言其多,猿則百叫無絕。
詞語活用:
①負勢競上:動詞“競”作“上”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爭著。
②互相軒邈:軒、邈,形容詞作動詞,分別指高處和遠處,充當省略主語的謂語。
③任意東西:東西,名詞作狀語,向東或向西,充當省略主語的謂語。
④鳳煙俱凈:凈,受副詞“俱”修飾,胸容詞作動詞,消凈,散凈。
⑤猛浪若奔:奔,動詞作名詞,充當“若”的賓語。
b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省略主語“我的小船”,譯為(我的小船)隨著江流飄蕩,時而向東時而向西。
翻譯:①急湍甚箭:應為“急湍甚于箭”。譯為 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
②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譯:那些追求名利,極力攀爬的人,看到這些兇奇的山峰,就會平息了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備注:本課出現較多駢句,即四字一分,一句兩分;后來出現的六字一分,也屬于駢句的范疇。
2、五柳先生傳
一、文學常識
1.出處:選自《陶淵明集》,作者陶淵明(見八年級上冊《桃花源記》)。
本文視為作者的自傳,以第三人稱,從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稱號寫起,重點描寫了他的生活、性格特點,描述出一個安貧樂道,抱樸存真,不追求榮華富貴的隱士形象。表達了作者不想與世俗同流合污來取得富貴,安貧樂道,獨善其身的情感。在寫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與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對高潔志趣和人格的堅持,不僅讓讀者對他的與眾不同擊節嘆賞,也是文章筆墨精粹而筆調詼諧,讀來生動活潑,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