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優秀教案(精選3篇)
小學數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算理,掌握方法,能熟練正確進行口算,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讓學生經歷通過學具操作,觀察思考,對比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的研究過程,理解并掌握“個位相加滿十進一”的算理。
3、使學生感受到不同計算方法相互間是有聯系的。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個位相加滿十進一”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情境圖、小棒、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梳理,利用舊知的經驗為新知遷移做鋪墊
課件出示復習題
(一)比一比,算一算(以開火車的方式進行)。
9+8=35+20=4+7=32+5=
20+78=3+9=4+71=32+50=
(二)列式計算,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教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是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20以內進位加法中的“湊十法”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舊知,幫助學生回憶,梳理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知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經歷探究進位加法算法的過程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需要用加法來解決的數學問題,讓我們帶著數學的眼光,一起去一(1)班聯歡會的現場看看吧。
(一)主題引入,信息整合
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主題圖,說一說從圖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據學生發現的信息,教師選擇性的進行板書。(課件演示突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閃爍。如“24瓶”“桌上有9瓶”可以添加這條信息。)
選取的信息有:盒子里有24瓶礦泉水,桌子上有9瓶。
(二)提出問題,列式促研
1、讓學生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瓶礦泉水?
(課件出示男孩提出的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問題。
2、讓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表述出來。課件進行完整性的呈現。
學生列出算式。(課件出示女孩列出算式)
3、比較算式,引入課題
板書算式:24+9=
4、提出問題:觀察算式24+5與24+9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學生可能會說,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算式。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不同點:24+5是我們學過的加法算式,24+9比較難。(個位相加超過十,要進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會看情境圖的信息,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刪選信息、完整表述題意的能力。再通過復習題與新知算式的對比,初步感知“進位”,促進學生對新知展開探究的欲望。】
(三)學具操作,直觀感悟
1、思考:怎樣計算24+9=,課堂上沒有礦泉水瓶,用什么學具代替我們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引導,借助小棒代替礦泉水,嘗試擺一擺,算一算。
2、操作:同桌合作,擺出算式,算出結果。相互之間說一說是怎樣得出結果。
3、匯報交流,體現算法多樣化。
請學生板演算式中小棒的擺法。
預設學生可能出現這樣幾種思考方法:
方法一:左邊24中4根加上右邊9根中的6根合起來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3捆就是30,再加上3根,共33根;
方法二:左邊24中1根加上右邊9根合起來是10根,捆成一捆,一共有3捆就是30,再加上左邊的3根,共33根;
方法三:左邊24中4根加上右邊9根合起來是13根,,20加上13就是33根;
方法四:直接往后數9個;
方法五:24加10再減1;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由具體的小棒呈現計算思考過程,突出舊知“湊十法”的遷移,對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算理提供直觀的表象支撐,而直接把4根和9根進行相加是13根,為“進位”的教學做好了鋪墊。在探究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操作方法的多樣化。】
三、分析操作過程,把握本質,體會算理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剛才操作交流的過程,共同分析方法一、二都是運用“湊十法”,方法三是直接把根數相加。
再次利用課件進行演示,回顧梳理。
(一)數形結合,初建模型
(課件呈現兩種方法,動態演示,突出10根小棒捆一捆),借助小棒擺放,課件演示,體現思考過程。
教師:第一種方法中的原來的2捆為什么變成了3捆?為什么要把后面的幾根重新打捆?第二種方法中1捆多3根是怎么得到的?1捆表示什么幾根?
讓學生對著課件演示,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引導學生從小棒演示過程按照“先……再……”的'順序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回憶動手操作過程,借助小棒打捆,建立“進位”的直觀表象;再按照課件依次出示的順序,分別說說兩種算法中先……先算……突出兩種算法的不同,進而突出每種算法的重點。強調10個一是1個十,滿十就要打捆的意識。】
(二)符號表征,明確算理
結合小棒擺放圖,把算式過程圖填寫完整。
(課件出示算式,以學生表述過程陸續呈現步驟,突出算法不同。)
利用課件呈現小棒圖,出示算式,每種算法的呈現以小棒圖與口算過程圖相對照,幫助學生直觀理解算法。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小棒擺放,說出算式一是把9分成兩個數,運用“湊十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是多少?算式二結合小棒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果是多少?
(三)即時練習,深化算理
(課件出示)教材65頁“做一做”。
讓學生觀察小棒圖,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練習,全班交流,課件反饋。
【設計意圖:課件演示兩種不同的方法,把小棒圖與口算過程圖對應起來,幫助學生由具體實物操作到符號抽象理解,明確計算步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交流中培養學生語言表征能力。即時練習給學生對新知理解基礎上再次回憶,形成計算策略,深化對算理的理解。】
四、專項練習,強化對進位加法算理的認識
(課件出示)
(一)快樂的小猴。(說一說□里能填幾。)
(二)捉害蟲。(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三)解決問題。
教材66頁第4題。
【設計意圖:設計幾個層次的趣味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愉悅情感,通過比較算法,錯誤辨析,溝通算法間的相互聯系,強化對進位加法特點的理解。】
五、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通過本課的練習,你對加法計算有什么新的收獲?
小學數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單元知識分類和整理的過程,讓學生體驗到分類整理在復習中的作用,形成較為系統得認知結構。
2、經歷模仿整理到自主整理的過程,培養學生方法遷移的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3、通過對知識的查漏補缺,使學生經歷反思性學習的過程,掃除計算障礙,提高計算能力。
4、通過分層練習,鞏固知識、發展數學思維、提升學習自信。
教學過程:
一、知識整理
(一)100以內加法的有關知識整理
出示題卡:25+8、39+40、36+7、39+4、63+4、47+30、50+16、21+6、42+3
師:誰能給這9道算式來分分類?
一生上臺分類:25+8、36+7、39+4、63+4、21+6、42+3分一類,這些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算式。
39+40、47+30、50+16分一類,這些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
師根據生的分類方法板書:
兩位數加一位數:25+8、36+7、39+4、63+4、21+6、42+3
加法
兩位數加兩位數:39+40、47+30、50+16
師:你們同意她的想法嗎?請你們再仔細觀察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這6道算式,能不能再將他們分分類呢?同桌先互相交流一下。
生匯報:25+8、36+7、39+4這3題算的時候個位相加都滿十了,要向十位進1;
63+4、21+6、42+3這3題算的時候個位相加還沒到十。
師根據生的回答修改板書,邊寫邊說明:像25+8、36+7、39+4這3題算的時候個位相加都滿十了,要向十位進1的,我們叫它們為進位加法;而像63+4、21+6、42+3這3題算的時候個位相加還沒到十,叫不進位加法。
進位加法:25+8、36+7、39+4、
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兩位數加兩位數:39+40、47+30、50+16
師小結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對100以內的加法的有關知識進行了回顧和整理,100以內的減法的相關知識跟加法這部分內容非常相似,怎樣對100以內的減法進行回顧和整理呢?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給小朋友們自己完成,有信心嗎?
(二)100以內減法的有關知識整理
出示減法:12-4、80-30、34-8、17-9、79-70、99-8、26-3
生四人小組討論、整理
生反饋:減法有兩位數減一位數的:12-4、34-8、17-9、99-8、26-3,也有兩位數減兩位數的:80-30、79-70。其中兩位數減一位數,有的個位就夠減了:99-8、26-3,有的個位不夠減:12-4、34-8、17-9
師生共同整理100以內的減法
不退位減法:99-8、26-3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12-4、34-8、17-9
減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整十數):80-30、79-70
師:這就是我們第六單元學習的內容: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以后啊,我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回顧、整理其他單元的內容。
進位加法:25+8、36+7、39+4、
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法:63+4、21+6、42+3
加法
100以內的加法兩位數加兩位數:39+40、47+30、50+16
和減法不退位減法:99-8、26-3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12-4、34-8、17-9
減法
兩位數減兩位數(整十數):80-30、79-70
(三)查漏補缺
老師課前收集了小朋友們平時算錯的一些題目:
34+5=84、37-8=31、33+8=31、64+5=79、43-6=47、59-7=42、35+8=27、45-7=36、92-2=9、58+6=63看看誰能來當小醫生,把錯題的毛病給找出來?
師小結:做題一定要仔細,要用對正確的計算方法,這樣才能保證準確率。相信在接下來的練習中,你們肯定會更認真、更仔細的。
二、練習提升
1、35+3=35+8=67-5=57-8=92-2=29-2=
2、填數:32比6多19比少59比57多30
3、連線:
得數的十位是5得數的個位是4
8+4550+279+790-968-6
19+530+4466-847-4012+7
得數比80大得數在60~70之間得數比20小
4、里可以填哪些數?
54-=475+=8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優秀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內容: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P56—57例1及做一做,練習十1—3題)
教學目標:
1、 初步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正確進行口算。
2、 培養學生的心算能力、仔細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 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聽歌曲《春天在哪里》)
1、師:春天到了,你發現了我們周圍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認識春天的什么花?
(觀察書上的主題圖)
2、師:瞧,這些美麗的花將我們的大自然裝點得多美啊!你能估計一下,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嗎?
大概有多少黃花?多少紅花?
師:你知道他們干什么的嗎?你怎么知道的?
咱們都是少先隊員要學著助人為樂,今天我們就去幫助他擺花盆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初步認識,出示例1圖
師:看這里的鮮花可真漂亮,它們各有幾種顏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樣最快的數出來的?
你能自己看著這些花提出不同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