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訣的妙用教案(精選4篇)
乘法口訣的妙用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自主編制并記憶9的乘法口訣,會用9的乘法口訣進行有關的表內乘除法計算。
2、在自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自主編制并記憶9的乘法口訣,會用9的乘法口訣進行有關的表內乘除法計算。
一、復習
1、齊背1-8的乘法口訣
2、卡片出示1-8的口算(選1-2個說口訣)
二、新授
(一)編口訣
1、出示五角星圖,1行有9顆星,是9。
提問:用乘法怎樣列式?口訣怎么編?
(1)指名回答。
(2)教師板書并說乘法的意義。
2、繼續出示五角星圖。
(1)提問:一共有幾顆五角星?幾個9相加,用乘法怎樣列式?口訣怎么編?
(2)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板書。
明確:可以用疊加9的方法計算編出口訣。
3、逐步出示五角星圖,要求學生填寫,編口訣,教師巡視,尋找錯誤資源。
(二)讀口訣
分組讀—個別讀—指名讀—全班讀
(三)背口訣
師生背—生生背—填空背—個別背—齊背
過渡:哪句口訣容易記?哪句口訣難記?忘記口訣了怎么辦?其實記“9的乘法口訣”還有一個竅門呢!
(四)找規律
小黑板出示(課本第76頁第1題)
1、1行有10個格,9顆星,也就是比10少1
板書:10-1=9(結合“五角星圖”讓學生理解)
2、提問:2個9比20少多少?你是怎么很快看出來的?
(1)引導學生回答。
(2)教師板書:2個9比20少2,列式20-2=18,就是18。
3、要求學生填寫,同時口說算式,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
4、交流規律。
三、應用記憶
1、出示課本第75頁的“試一試”。
(1)要求學生完成課本第75頁“試一試”
(2)提問:都用了哪句口訣?
①指名說
②教師講評
2、完成76頁第2和第3題。
(1)先由學生獨立完成。
(2)教師核對講評。
四、拓展延伸(在活動中應用知識)
今天我們一起到9元超市去逛一逛,在這個超市中,所有的物品都是9元,你可以同一種物品買幾個,也可以買不同的物品,但是必須說出一共要付多少錢。
五、全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反思]
好的方面:
1、把握目標準確。
2、知識的遷移較好。
3、上課思路非常清晰。
4、課堂教學組織好。
5、學生課堂參與積極,興趣很高。
6、讓組長幫老師檢查這個方法可行,不錯!
不足之處:
1、要說9的乘法意義,有多少個9相加?
2、為什么要“18+9”?要讓學生知道。
3、記口訣時間太多,要有一定的時間練習。
4、老師帶太遠了,扶了以后,要放手。
5、練習都是點名做,應該多讓學生練習的空間
6、時間安排不太適當,“拓展延伸”這一題設計很好,但沒有時間練習,很遺憾。
這堂課假如時間安排適當,之前設計好的所有練習都完成的話,學生課堂的參與積極性會更高,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會更好!
乘法口訣的妙用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9的乘法口訣》是青島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三單元41-44頁的內容。乘法口訣是表內乘、除法計算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對今后進一步學習乘法除法計算具有重要的作用。9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習1—8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樣安排有助于學生利用遷移規律學習新知。教材引導學生自己編制乘法口訣,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促使學生不斷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
結合現實情境,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和意義,掌握9的口訣,會用9的口訣進行計算。
(2)技能目標:
能運用9的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目標:
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 同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3.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9的乘法口訣。
難點:發現規律并利用規律來記憶9的乘法口訣。
4.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練習紙
二、說教法、學法
1. 說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中,我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他們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基于“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理念,教學中我注重“激”——“引” ——“探”——“放”的原則,靈活選擇情境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可探索學習時間和空間。
2. 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完成數學模型的自主建構。因此,我十分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融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于一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學習數學。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著“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的理念,我設計如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開始,我出示凱蒂學剪紙的情景圖,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剪一串有幾個燈籠?那誰你能幫凱蒂算算剪9串有幾個燈籠嗎?然后給學生劃分小組,看哪些小組表現出色。
“數學源于生活”。這里從孩子們喜歡的剪紙場景引入新課,使學生體會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一串有9個燈籠,那么9串有幾個燈籠呢?”這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時也使他們初步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以及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學習,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因此,這個環節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
1、獨立思考,完成表格
在學生感興趣的剪紙情境中,我引導他們觀察并發現:剪一串有9個燈籠,由此提出問題:剪2串有幾個燈籠?剪3串呢?……剪9串呢?讓學生根據上述問題,先計算再填表。
2、小組合作,編制口訣
一九得九 二九( ) 三九( ) 四九( )
五九( ) 六九( ) 七九( ) 八九( )
九九( )
在得出算式及結果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算式都是關于幾的乘法?從而引出9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引導學生獨立編制9的乘法口訣,讓學生根據計算過程和結果把教材中的口訣填寫完整。接著,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展示各自所編的口訣,并辨析所編的口訣的正確性。這樣的教學安排,我充分考慮了學生在學習1—8的乘法口訣時所積累的認知經驗,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必須依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的理念,對學生大膽放手,讓他們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感悟,在思考中內化,在交流中提高。這里,我為學生提供了盡可能大的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完全自主地探究出9的乘法口訣,突出了教學重點。同時,我會對表現積極的同學提出表揚,合作有序的小組給予鼓勵,有進步的后進生報以掌聲。我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他們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重知識,更重他們的情感態度的培養。
3、尋找規律,記憶口訣
(1)學生嘗試記憶口訣。
(2)面對面拍手背口訣。
(3)讓學生說出在背的過程中比較難記的幾句口訣,引出9的口訣中的規律。
(4)學生觀察,尋找9的口訣中的規律。
(5)學生交流發現的規律。
(6)教師介紹學生沒有發現的規律。
(7)學生利用這些規律再來記憶9的乘法口訣。
(8)師生對口令,檢查學生的記憶情況。
9的乘法口訣的記憶是本課的難點。我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口訣,再面對面拍手背口訣,在學生親身經歷之后提出問題:你認為9的乘法口訣哪幾句最好記?哪幾句最難記?進而提出探究性問題:你有什么金點子,能幫助我們記憶嗎?然后我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說說,再在全班交流。“出點子”的形式,一定會刺激學生的探究熱情,他們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如根據上句想下句,根據下句想上句等。之后教師介紹學生沒想到的規律和方法,如9的乘法與整十數的關系,手指上的'乘法口訣等。對他們的合理建議我都會給予充分的可定,讓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并在交流中了解別人的想法,以彌補自己認知和思維上的局限,從而相互學習、相互提高。這樣,既突出了本課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學生的自身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習數學當成一種樂趣。
4、聯系舊知,學習豎式
(1)猜想乘法豎式的寫法。
(2)介紹乘法豎式及各部分名稱。
鑒于學生已經熟悉了加減法的豎式計算,乘法豎式先由學生自己猜想,再加以驗證,充分利用舊知的遷移,培養學生的猜想、探究能力。
(三)鞏固強化、學以致用
練習是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本著趣味性、思考性、針對性、應用性原則,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1、對比練習
(1)口算:
3×8+8 = 5×8+8 = 6×8+8 =
4×8 = 6×8 = 7×8 =
8×4 = 8×6 = 8×7 =
(2)填空:7個8比6個8多( ),比8個8少( )。
這里我想通過學生的口算、比較和填空,引導學生理解相鄰兩個口訣之間的聯系,并利用這種聯系提高口訣的記憶效果,再次分散難點,突出重點。
2、游戲:對口令
如:三九二十七 3×9 = 27 9×3 = 27
……
這里我讓學生根據9的乘法口訣寫出相關的兩道乘法算式,加深了學生對口訣的進一步理解與掌握。
3、 開小車,做口算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當能夠根據教材提供的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這里,我把教材中的口算題設計成小車開到幾就用9乘幾的動畫形式,既鞏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
4、 學以致用
逛9元超市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里嘗試讓學生利用剛剛學過的知識解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了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總結評價
課堂總結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以及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評價。因此,我設計了 “課堂閃亮星”,根據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數一數,每組得了幾顆星。
(五)拓展延伸
1.中國傳說中有一種奇怪的鳥,叫九頭鳥,如果3只九頭鳥一共有多少個頭?8只呢?
2.你背過這樣的詩嗎?出示介紹幾首九言詩,現在想知道每首詩有多少字,你能快速算出來嗎?
這樣的問題,可以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四、說板書設計
9的乘法口訣
1×9 = 9 9×1 = 9 一九得九
2×9 =18 9×2 =18 二九十八 6×9 =54
3×9 =27 9×3 =27 三九二十七 6 …… 因數
4×9 =36 9×4 =36 四九三十六 × 9 …… 因數
5×9 =45 9×5 =45 五九四十五 54 …… 積
6×9 =54 9×6 =54 六九五十四
7×9 =63 9×7 =63 七九六十三
8×9 =72 9×8 =72 八九七十二
9×9 =81 9×9 =81 九九八十一
這樣板書設計,既簡潔明了,又重點突出,便于學生觀察、比較、理解記憶,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總結反思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靈動地整合了課堂教學的各個構成要素,努力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本重視創設與學生相關的生活情境,重視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努力營造可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把主動權還給了學生,讓課堂煥發出了生命的活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既重結果更重過程,實現了教學目標的多元化,相信必將收到很好的實效。
乘法口訣的妙用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1-6的乘法口訣,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應用1-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周,熟記這些乘法口訣。
3.讓學生在實際問題的情景中初步認識乘加、乘減算式,知道在乘加、乘減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利用乘加、乘減計算幫助記憶乘法口訣。
4.使學生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積累學習情感,享受成功喜悅。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訣以及其他一些練習周,初步培養學生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掌握1-6的乘法口訣,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熟記1-6的乘法口訣
初步認識乘加、乘減算式
三、教學難點:
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利用乘加、乘減計算幫助記憶乘法口訣
四、課時安排:
1-4的乘法口訣2課時
解決問題1課時
5的乘法口訣1課時
練習九2課時
6的乘法口訣1課時
練習十1課時
復習3課時
快樂的隊日活動1課時
第一課時2、3、4的乘法口訣
教學內容
2、3、4的乘法口訣(課本第73-75頁,想想做做的第1-4題)教學目標
1、創設情景使學生知道2、3、4乘法口訣的來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記住2、3、4的乘法口訣,初步學會計算4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2、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
教學重點
記住2、3、4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學會計算4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教學準備
CAI課件、小棒若干。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創設情景: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園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游樂園玩一玩,(課件顯示)
1、情景一、玩翹翹板
1個翹翹板上坐了2人。問:有幾個2?(1個2)1個2能不能寫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寫?(板書21)說明1個2就是2所以21=2可以編成一句乘法口訣是一二得二。
(板書:一二得二)
2個翹翹板上坐幾個人?(4個)現在有幾個2?乘法算式怎么寫?(22=4)聯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訣:二二得四。
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訣?
2、情景二、玩蕩秋千
1只秋千上坐3人。兩只秋千坐6人,1個3是3,2個3是6,怎樣用乘法算式來表示?誰能編2句乘法口訣?
板書(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個3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寫?你能編成一句乘法口訣嗎?(小組互相說一說)
板書:三三得九想一想:13=23=
你用哪一句口訣?
小結:上面編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訣,3的乘法口訣表示求幾個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車一節車廂坐4人,2節車廂坐幾個?3節呢?4節呢?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車廂的個數1234
人數4
1個42個4相加3個4相加4個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書:41=4,42=8,
43=12,44=16
交流:你可以編出4的乘法口訣嗎?(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
14=24=34=
口算說說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訣?
4、試一試11=1的乘法口訣是怎樣的?你會編嗎?
板書:一一得一。
二、形成應用
1、讀讀2、3、4的乘法口訣。
2、課本第75頁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先動手擺一擺小棒,然后獨立完成。第2題
你能看圖列出兩道乘法算式嗎?它們用是是哪一句口訣?讓學生領會到依據一句口訣能列兩道乘法算式。
第3、4題學生獨立完成,注意輔導差生。
3、游戲
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師拿出一張口訣卡,拿著相關算式的同學站起來,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結
同學們你們今天玩得高興嗎?那么在游樂園里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呢?說說你對今天的表現滿意嗎?(鼓勵學生相互評價,筧評價)
四、課堂作業課本第75頁1、2、3、4題。
乘法口訣的妙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理解每一句8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記熟8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計算。
1.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分析8的乘法口訣,初步培養孩子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1.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訣形成的過程,體驗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能通過合作、交流編制乘法口訣,且能利用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獨立寫出8的乘法口訣,并記憶8的乘法口訣。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一)復習導入
背誦7的乘法口訣。
計算乘法式題。
3×4=12 6×7=42 4×2=8 2×6=12 1×7=7 7×7=49
(二)引出新課
師:1~7的乘法口訣同學們學得真好,今天我們將學習8的乘法口訣,相信同學們也能自己編出8的乘法口訣,并能用這些口訣進行計算。板書課題:8的乘法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