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乘法口訣(通用12篇)
8的乘法口訣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們通過直觀的實物圖和乘法的含義,編出.
2.在編口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找出的規律,初步熟記,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類推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用正確求積.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復習1~5的乘法口訣,同桌同學互相提問回答1~5的乘法口訣.
2.看卡片口算,直接說得數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新授
1.談話導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下面應該學習幾的乘法口訣了?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問:在沒有學習之前,請大家先猜測一下,你覺得老師要怎樣來將,有什么特點?
2.出示P33準備題
(1)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每次加6,把得數填在空格里.
6
(2)問:每次加6,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個6,第一個格是1個6,后面格子應分別是幾個6相加呢?
(3)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強化每個格是幾個6,并板書:1個6、2個6、3個6、4個6、5個6、6個6.
3.探究發現
(1)學習口訣: “一六得六”(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出示一只蟬的實物圖(也可以將實物圖做成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問:你們看見了什么?(指導學生根據圖意說出:這是一只蟬,每只蟬有6條腿.)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1只蟬有6條腿,也就是1個6,可以列一個乘法算式表示:6×1=6,根據這個乘法算式可以編出一句乘法口訣:一六得六.
教師板書: 6×1=6 一六得六
(2)學習口訣: “二六十二”(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再出示一只蟬的實物圖,問:現在有幾只蟬,是幾個幾?(現在有2只蟬,是2個6.)
問:2個6是多少呢?誰能根據這個圖列出一個乘法算式,并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教師板書: 6×2=12 二六十二)
(3)學習口訣:“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學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訣,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理解題意,運用知識的遷移類推,學生獨立編寫并填書.
教師再依次出示四只蟬的實物圖,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寫出乘法算式,從準備題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數,編出相應的口訣.
教師板書四個算式和四句乘法口訣.
(4)問:看一看這六個算式和六句乘法口訣,它們有什么特點?
(共有6句.每句口訣的前半句都表示幾個6,后半句都表示得數.
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間相差6.)
4.熟記口訣
(1)教師給出一定得時間,要求學生們在此時間范圍內熟讀口訣,自己試背口訣.
(2)指名背,兩人互相背.
(3)開火車(找出一組學生,順次回答問題),師生對口令(師問生答或生問師答),沒回答問題的學生擊掌判斷正誤(回答正確,擊掌;回答錯誤,立即舉手糾正.).
鞏固練習
1.完成P33、做一做、1
教師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擺了一個六邊形,要求學生也用小棒動手擺1個六邊形.
提問:
(1)你擺的六邊形用了幾根小棒?(6根)
(2)擺1個六邊形用6根小棒,如果不擺圖了,你能知道擺2個六邊形用幾根小棒嗎?擺3個,擺5個,擺6個呢?
學生口答:教師逐一板書:6×1=6,6×2=12,6×3=18,6×5=30,6×6=36.
你為什么能很快說出它的得數?(用得出來的)
2.完成P33、做一做、2
歸納質疑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是幾的乘法口訣,就有幾句;比如說:2的乘法口訣就有兩句,3的乘法口訣就有三句,依此類推,一直到9的乘法口訣,肯定就有九句.是幾的乘法口訣,每相鄰的兩句乘法口訣的積就相差幾.)
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8的乘法口訣 篇2
教學內容:
課本p84例6及練習十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9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并能根據乘法的意義正確推導出9的乘法口訣。
2、初步記住9的乘法口訣,并運用口訣熟練的進行計算。
3、培養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和分析、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9的乘法口訣的推導。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引導學生背誦1~8的乘法口訣。
2.
將口訣補充完整:
( )六二十四 二( )十四
七( )五十六 ( )八四十
……
二、自主探究9的乘法口訣。
1. 引出課題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8的乘法口訣,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9的乘法口訣。
板書:9的乘法口訣
2.出示教材的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
師: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小組合作提出問題:
(1)有幾條船參加比賽?
(2)每條船上有幾人?
(3)2條船上有幾人?
(4)3條船上有多少人?
……
3.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例1,編出9的乘法口訣
小組合作,反饋交流、并展示。
4.口訣記憶
齊讀口訣,師生對口令
5.出示85頁3題:獨立圈出9的倍數,小組交流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9的倍數的積的特點,幫助學生進行簡要的歸納。
三、鞏固練習
1、教師口述:五九( )…… 指名填、搶答等。
2、練習十九2題: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的表現怎樣?
五、隨堂練習。
8的乘法口訣 篇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1頁例71和“做一做”,練習十三第1~3題。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知道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 6的乘法口訣。
2、 能夠正確而比較熟練的運用6 的乘法口訣。
3、 通過訓練進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掌握6 的乘法口訣。
2、能夠正確而比較熟練的運用6 的乘法口訣。
3、結合練習題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小動物,保護生態平衡。
教學過程::
一.課前我先學
學一學:
加法 乘法 口訣
6+6=12 2×6=12或6×2=12 二六得十二
試一試:
6+6+6= 或
6+6+6+6= 或
6+6+6+6+6= 或
二.課堂交流。
三、 鞏固練習
課本61頁“做一做”
背口訣,對口令
四、 課堂作業
課本練習十三的第1、2題。
8的乘法口訣 篇4
教學設計理念
加強思維訓練,培養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始終是數學教學永恒不變的主題。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東西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出來,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在教學中,教師必須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有效合理的組織學習活動,使學生將接受知識的過程轉化為主動參與的過程。
教學對象分析
低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占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面對全體學生進行教學。
教學內容分析
6的乘法口訣是在學生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后教學的,學生已經會編乘法口訣,會利用乘法口訣計算相關題目,因此,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會感到困難,教師應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
教學目標闡明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熟記6的乘法口訣,會用6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讓學生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學生在與同伴合作整理知識的過程中,感受探索的樂趣。
教學策略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學會思考,通過不同類型的練習,讓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做到學中練,練中學,牢固掌握知識。
教學媒體
序號
內容
使用位置
達到的目標
課件一
一條金魚
學習新課
幫助學生看圖列出6的乘法算式
課件二
表格
學習新課
根據表格中的相關數據,列出乘法算式
課件三
6的乘法口訣
學習新課
整理口訣,幫助學生熟記
課件四
練習題
練習
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知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61頁例7,“做一做”和練習十三第1、
2題。
教學目標:
1、知道6的乘法口訣的來源,熟記6的乘法口訣,會用6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經歷編制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3、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好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熟記6的乘法口訣,會用6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編制并熟記6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談話
我們學校馬上就要開運動會了,這些同學參加跳繩(教師點名)想一想:參加跳繩的有幾人?(6人)是幾個6?(1個6)
(1)這幾個同學參加跑步(教師點名)想一想參加跑步的有幾人?(6人)現在一共有幾個6?(2個6)
(2)說一說:參加運動會的一共有幾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參加運動會引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6的乘法口訣教學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二、自主探究,揭示規律
1、課件出示例7:用△擺成的一條金魚圖形。
看一看:這是什么圖形?它是用幾個△組成的?
8的乘法口訣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的產生.初步掌握.
2.能正確而熟練地運用求積.通過訓練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3.培養學生推理、敏捷思維的能力和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分析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答乘法應用題.
教學難點
根據圖意獨立寫出乘法算式并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一人根據算式口算出結果,另一人說出所用的乘法口訣.
3×3= 4×1= 2×2= 2×4=
2×3= 3×1= 1×2= 4×4=
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訣.
二、新授
1.導入 新課
(1)出示準備題:每次加5,把得數填在空格里.
5
(2)問:每次加5,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個5,第一個格是1個5,后面格子應分別是幾個5相加呢?
(3)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強化每個格是幾個5,并板書:1個5、2個5、3個5、4個5、5個5.
2.探究發現
(1)學習口訣: “一五得五”(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出示一袋乒乓球的實物圖(也可以將實物圖做成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問:你們看見了什么?(指導學生根據圖意說出:這是一袋乒乓球,有5個.)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1袋乒乓球有5個,也就是1個5,可以列一個乘法算式表示:5×1=5,根據這個乘法算式可以編出一句乘法口訣:一五得五.
(教師板書:5×1=5 一五得五)
(2)學習口訣: “二五一十”(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再出示二袋乒乓球,問:現在有幾袋乒乓球,是幾個幾?
問:2個5是多少呢?誰能根據這個圖列出一個乘法算式,并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教師板書: 5×2=10 二五一十)
學習口訣: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學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句乘法口訣,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理解題意,運用知識的遷移類推,學生獨立編寫并填書.
教師再依次出示三袋乒乓球,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寫出乘法算式,從準備題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數,編出相應的口訣.
教師板書三個算式和三句乘法口訣.
(3)問:看一看這五個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訣,它們有什么特點?
(共有5句.每句口訣的前半句都表示幾個5,后半句都表示得數.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間相差5.一個數乘5,得數最后一位上的數字總是5或0.)
三、鞏固練習
1.
2.5×2+5= 5×3+5= 5×4+5=
5×3= 5×4= 5×5=
問:這道題的上下兩個題目之間有什么關系?
(1.上下兩個題目的結果相同.
2.下面一題書寫起來比上面的題目簡單.
2個5再加上1個5是3個5;
3個5再加上1個5是4個5;
4個5再加上1個5是5個5.)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2.5×2+5= 5×3+5= 5×4+5=
5×3= 5×4= 5×5=
問:這道題的上下兩個題目之間有什么關系?
(1.上下兩個題目的結果相同.
2.下面一題書寫起來比上面的題目簡單.
2個5再加上1個5是3個5;
3個5再加上1個5是4個5;
4個5再加上1個5是5個5.)
四、歸納質疑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布置作業 (略)
板書設計
8的乘法口訣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1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九第1~3題。
教學目標:
1. 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源,初步記住 5的乘法口訣;
2. 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3. 通過乘法口訣的學習,訓練學生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在長條紙上畫5個格, 5根小棒,學生每人準備2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 自主探究5的乘法口訣
師:今天我們學習5的乘法口決
板書: 5的乘法口訣
1. 教師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擺一把小傘要用5根小棒,擺二把呢?
2. 指導學生操作,一起來擺學具。
3. 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做解答。
擺一把小傘要用5根小棒,擺兩把傘要用多少根小棒?
板書:5 + 5 = 10 乘法算式:2×5=10或 5×2=10
4.教學口訣“二五一十”
剛才兩個算式都表示有2個5,而他們的結果有都是10所以就用一句口訣來表示。
一起讀口訣“二五一十”
那么1×5=5 5×1=5的口訣怎樣編?試一試 :一五得五
5. 教學其余口訣。
引導學生擺放第三個。
問:這時有多少根小棒?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0 +5 15 3 ×5=15 5× 3=15
引導學生編口訣。你能根據這個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嗎?
“三五十五”
用同樣的方法編出:“四五二十”和“二十五”
6.引導學生記憶5的乘法口訣。
二、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5的乘法口訣,怎樣才能更好更快的記住這些口訣呢?你有什么好辦法?把你的好辦法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三、鞏固練習
1. 開火車:老師說出口訣的半部分,學生補充口訣的后半部分。(先按照一定的順序出現口訣,再打亂順序。)
2. 做教材51頁《做一做》
3.教材52頁3、4題。
四、拓展性練習
1. 根據口訣寫出兩個乘法算式。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一五得五
( ) ( ) ( ) ( )
( ) ( ) ( ) ( )
2. 在□里填上正確的數。
3+3+3+3=□×□ 5+5+5+5=□×□
6×3=□+□+□=□+□+□+□+□+□
4×5=□+□+□+□+□=□+□+□+□
3.教師出示 。教師任意指圓中的一個數,讓學生回答5乘以這 個 數等于多少。例如,教師指4,要求學生回答“5乘以4等于20”。開始練習時,可以全班學生集體回答,然后再指定學生回答。
4.讓學生做練習十的第l~3題。
五、隨堂練習
8的乘法口訣 篇7
教學內容:7的乘法口訣書本第54-55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經歷推導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7的乘法口訣和用相應的口訣計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應用口訣過程中熟記7的乘法口訣。
3.在自編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繼續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掌握7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熟記7的乘法口訣。
教具: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
一、 創設情境,鋪墊孕伏
1.出示帆船圖片:大海大海,像只搖籃,搖過去,白帆點點,搖過來,魚蝦滿船。
2.講述:小朋友用這么多的帆船把大海點綴的多美呀!你們也能用三角形擺一只這樣的小船嗎?學生動手操作。
3.提問:擺一只小船你用了幾個△?(板書:小船只數 1,△的個數 7)如果擺2只小船、3只小船、4只小船……7只小船各需要多少個△?請你填在表格里。
4.指名匯報,同時把表格填完整。
5.提問:21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可能有①7+7+7=21;②14+7=21;③3個7是21)
二、 自主探索,總結規律
1.提問:一只小船用了7個△,是幾個幾呢(板書:一個7)2只小船用了14個△,是幾個7呢?……(板書:2個7、3個7……7個7)
1個7是幾?乘法算式怎么寫呢?(板書:1×7=7)誰能編出一句乘法口訣?
(板書:一七得七)
2.談話:你能根據“幾個7相加”自己寫出乘法算式,編出口訣嗎?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糾正。
3.總結規律,記住口訣。
⑴齊讀口訣后提問:你發現了什么?(①有7句;②相鄰的兩口訣的積相差7。)
⑵小組討論:哪幾句口訣比較難記?你用什么方法來記?然后全班交流。
⑶練習記口訣。
① 讀口訣②看卡片把口訣補充完整。③師生對口令④同桌對口令
三、 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完成“想一想”
7×1=□ 7×2=□ 7×3=□ 7×4=□ 7×5=□ 7×6=□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3×7+7= 4×7+7= 5×7+7=
4×7= 5×7= 6×7=
7×4= 7×5= 7×6=
(1) 學生獨立完成。
(2) 提問:每組上下三題比較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左右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6個7比5個7多( ),比7個7少( )。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四七二十八
一七得七
制作口訣卡片,同桌互相練習對口令。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4×7= 3×7= 7×7= 7×6=
7×3= 6×7= 1×7= 5×7=
7×2= 7×4= 2×7= 7×5=
學生獨立完成。
6.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一共量了7次。
我們用2米長的繩子量籃球場的寬。
籃球場的寬是多少米?□○□=□
四、 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幾的乘法口訣?(出示課題:7的乘法口訣)你學得高興嗎?請你找你的朋友說說。
8的乘法口訣 篇8
題一:8的乘法口訣(一)(B)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6頁的例1及“做一做”的習題,練習二十二中的第1、2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8的乘法口訣的來源,掌握8的乘法口訣,并會運用口訣正確計算。
2.通過8的乘法口訣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概括、記憶等能力。
3.結合編、記、用8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滲透“聯系”的觀點,向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CAI課件、實物投影。學生準備游戲用卡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1.口算下面各題,并說出用哪一句口訣。
7×6 7×2 2×5 7×7
4×7 5×6 6×3 4×5
2.準備題:每次加8,把得數填在空格里。
學生獨立填寫,集體匯報。
教師提問: 24是幾個8相加的結果?40是幾個8相加的結果? 64是幾個8相加的結果?
讓學生從1個8是8讀到8個8是64。
3.揭題:“求幾個8相加有更簡便的方法嗎?”(編出8的乘法口訣)(板書:8的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1:擺1個大正方體要用幾個小正方體?擺2個呢?……擺8個呢?
1.課件演示,學生列式。
(1)演示:CAI課件立體展現8個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的過程。
(2)提問:擺一個大立方體要用幾個小正方體,就是求幾個8?怎樣列算式?(8×1=8)
(3)再演示:CAI課件逐步增加大正方體的個數,并讓學生獨立列出2個8、3個8……8個8的乘法算式。
(4)匯報:指名匯報乘法算式及結果,全班核對。
(5)追問:8×4=32中32是怎么來的?8×7=56中的56呢?
2.分組討論,試編口訣。
(1)指導:8×1=8表示幾個8?乘法口訣如何編寫?(一八得八)2個8呢?
(2)討論:另外幾句口訣,請同學們根據乘法的意義試一試自己編出來,并填寫在教科書上。
(3)反饋:指名匯報小組討論編寫出的乘法口訣。
讓學生再說一說每句口訣的含義。(配合學生回答,演示CAI,閃爍相應的大正方體,算式與口訣。)
3.尋找規律,學記口訣。
引導學生整體觀察8的乘法口訣。
(1)分組討論并思考:有什么辦法可以記住8的乘法口訣?
(2)匯報: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求規律,幫助記憶。重點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相鄰的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相鄰的兩句口訣的積相差幾?
(3)設疑:如果六八得多少這句口訣忘了該怎么辦呢?(CAI演示:隱藏“四十八”。)
引導學生回答,可以想五八四十, 5個8加1個8是6個8,40+8=48;也可以想七八五十六, 7個8減1個8是6個8,56-8=48。
4.形式多樣,掌握口訣。
(1)讀口訣:全班齊讀,交錯讀,學生自由讀。
(2)背口訣:師生對口令,同桌對口令,集體拍手背。
(3)把口訣補充完整。
二八( ) ( )八四十八
五八( ) 八( )六十四
四( )三十二 ( )八二十四
5.新課小結,學生質疑。
三、鞏固應用
1.“做一做”的第1題。(CAI演示,螃蟹圖)讓學生數一數,一只螃蟹幾條腿?而后問:兩只螃蟹幾條腿?你是怎么想的?(應用口訣“二八十六”來想。)讓學生繼續說出3只、4只……8只螃蟹多少條腿?
2.“做一做”的第2題。
8×4 8×3 8×2 8×7
8×1 8×5 8×8 8×6
學生匯報時,要求說說用了哪句口訣。
3.“做一做”的第3題。
8×2+8 8×5+8 8×7+8
8×3+8 8×4+8 8×6+8
學生獨立練習,算完后讓學生說一說: 8×2+8得多少?表示什么意思?(表示2個8加1個8。)實際是算幾個8?其余題目直接讓學生說說就是算什么?
4.第78頁的第2題。
(1)6個8相加得多少?
(2)8和4相乘的積是多少?
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5.卡片游戲:同桌兩名同學為一組,其中一人出示如“二八( )”的卡片,另一人則出示標有結果的卡片。
板書設計 :
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2~7的乘法口訣并對乘法的意義和口訣的來源都比較熟悉的基礎上學習8的乘法口訣。新課的引入安排了每次加8的準備題,利用乘法的定義,加法的法則等基礎知識,為編寫8的乘法口訣做好充分鋪墊,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好條件。
新課部分,引導學生分組合作。之后又深入地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尋找規律,不僅便于學生掌握口訣,更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最后,讓學生多種感官協同運作,將枯燥的背口訣過程轉變成了形式豐富的數學活動。
練習組織,有層次、有坡度,并賦予了趣味性,使學生始終處于盎然的情緒中。另外、本節課還充分發揮了CAI課件形、聲、光、色的多項功能,借助閃爍、旋轉、隱藏、呈現等手段,有效地突破了難點,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了口訣、算式、圖形之間的聯系。
8的乘法口訣 篇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數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課件呈現兒童樂園的場景并定格在木馬轉盤上)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
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
再讓6人到前面來。
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經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4、編口訣。
(1)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
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2)整理口訣。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記口訣。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5、用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以游戲過關的形式完成課本“想想做做”1-6的習題。
其中第1題要求學生把上下兩組算式進行對比,找到它們的聯系。
第2題采用同桌互動的形式過關:把口算卡片和算式放在一個袋子里,摸到算式說口訣,摸到口訣說算式。
第3、4題學生獨立作業后同桌互批。
第5、6題要求學生先整理信息,再獨立解答。
課前的思考1:
在5的乘法口決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已經能夠根據舊經驗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本課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討論。我們不能僅僅著眼于6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和掌握,而應該把重點放在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真正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知識、學習方法的同事產生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課前思考2:
學生已經有了一些編寫乘法口訣的經驗,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要鼓勵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的求和計算、寫乘法算式和編乘法口訣的任務。可以考慮讓學生直接完成例題中的填空,再組織相應的交流。
6的乘法口訣有六句,而且有幾句比較難記。教學時可以先啟發學生說說自己打算怎樣記住這些口訣,讓學生在交流中選擇合適自己的記憶方法,并把自己記憶口訣的經驗與他人分享。
課前思考3:
在學習2-5的乘法口訣時,學生已經多次經歷了編口訣的過程。因此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思考:你能發現相鄰的6的乘法口訣之間有什么聯系嗎?你覺得這些口訣中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比較難記?你編出的乘法口訣可以計算哪些乘法算式?等等
課后反思1:
這節課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6的乘法口訣,學生已經歷了幾次編口訣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充分地讓學生觀察、想象、交流、嘗試。激活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體現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活動,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學習過程。
本課6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據前面的經驗,通過看圖、寫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自己將六句口訣總結出來,而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口訣與乘法、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老師熱情的評價也使他們信心十足,他們體驗了成功,感覺學習是快樂的!
課后反思2:
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以后,學生對口訣存在對編口訣的方法幾口訣的內在聯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因此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讓學生自主填表、編口訣、尋找口訣的規律、然后記憶口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后,對6的乘法口訣掌握得比較牢固,也能運用得很好。
課后反思3:
1、創設騎木馬的情境,讓學生自由組建6人小組,為學生結合實際計算幾個6是多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調動了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激發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同時也便于學生體驗數學的現實意義。
2、通過讓學生自主嘗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進行充分的探討交流,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為編6的乘法口訣作了充分準備。
3、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編口訣、整理口訣、記口訣、用口訣,親身經歷知識探索的全過程。這樣安排,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6的乘法口訣。
8的乘法口訣 篇10
課 題
課 型
新授課
教
學
目
標
1、借助具體情景,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編制8的乘法口訣。 2、在編制口訣的過程中,探索規律,培養學生發現規律、運用規律的能力及遷移類推的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重
點
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尋找規律編制記憶口訣
難
點
尋找規律 記憶口訣
教具準備
小黑板、情境圖
教學方法
觀察法 討論法
教 學 過 程
復 備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 今天,小凱蒂又來到了同學們中間,看看她在向大家學什么手藝? (看37頁情景圖) 原來凱蒂來到教室里學習編中國結。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提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一共需要多少個圓環? 做2個中國結需要多少個圓環? 每周要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 這節課我們就和小凱蒂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編兒歌,填填表(教學紅點) 我們一起來看 “一共需要多少個圓環?”這一問題在老師送給小凱蒂的兒歌中能不能找出答案。(出示兒歌) 小小凱蒂志氣高 編起結來手兒巧 中國結兒傳友誼 我們一起瞧一瞧 一個結上8個環 …… 誰能接著往下編:2個結上……?3個結上……? …… 學生按照共同編好的兒歌,邊說邊完成38頁“填填表” 2、讀兒歌,編口訣 同學們數得很好,你是怎樣數的?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學生交流方法) 同學們猜想一下,根據以往乘法口訣的學習經驗,8的乘法口訣共有幾句?你們能編出口訣嗎? (學生試著編口訣,并將整理好的口訣進行板書) 3、尋找規律 記憶口訣 (1)來看一下我們編出的8的乘法口訣,一起來讀一讀。 (2)仔細觀察,同桌討論一下,你發現了什么小秘密?(引導學生比較發現規律) (每相鄰兩句口訣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幾呢?4個8比3個8多幾?比5個8少幾?) (4)如果忘記了“六八”這句口訣,怎么辦? (5)你認為哪句口訣最好記?哪句最難記?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記住它?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記憶口訣。三、解決問題 走進生活(教學綠點) 1、一周安排多少人做值日? 能很快解決嗎? (學生先獨立計算解決,然后再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誰能代表你們小組說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們是怎樣想的?用到了哪句口訣? (學生獨立思考) 就是求5個8是多少? 可以列成5×8或8×5,用到的口訣都是五八四十。 …… 四、自主練習 鞏固深化 1、自主練習1“對口令”游戲 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師說上半句,生說下半句。再輪換,增加趣味性。) 練完之后再由同桌兩人繼續練習。 2、7個8比6個8多( ),比8個8少( ) 提問:7個8比6個8多幾個8? 你能照樣子說一句嗎? 3、一組一組地做,做完后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每一組的得數為什么是一樣的?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4、同學們愿意接受挑戰嗎?(看得數、講算式) 48 56 24 除了用數字告訴大家用,你還能用算式來告訴我們嗎? 五、總結評價 延伸拓展學了這節課,你有新的收獲嗎? (學生說感受,并一起回憶8的乘法口訣)在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訣呢? 如:一只螃蟹幾條腿?兩只?三只?你能編首兒歌嗎?(學生做拍手游戲) 同學們編兒歌的興趣真濃厚,等我們以后學了9的乘法口訣,還能解決更多的生活問題。只要同學們用心去發現學習,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收獲的更多。
板書設計
8的乘法口訣
一共需要多少個圓環?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
8的乘法口訣 篇11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活動,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7的乘法口訣。
2、能正確地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經歷探索口訣編制規律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編口訣、找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研究問題的本領。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學習7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地運用口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疊紙啪的信息圖
師生雙邊活動:
活動一:
1、同學們猜一猜,這次凱蒂又跟小朋友們學習什么手藝?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凱蒂究竟又來學習什么手藝。
2、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學生盡情的猜想,可以自由的回答。
學生仔細觀察教材疊紙啪的信息圖,提出問題。
(注意觀察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能否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有沒有問題意識。)
活動二 :
1、老師看到凱蒂學會疊紙啪,感到非常高興。于是,我編了一首兒歌: …… 你能接著編下去嗎?試試看。
2、請以小組為單位,編兒歌。
3、學生按照兒歌的形式接著填數。讓學生合理分工,積極參與,利用有效的時間認真地檢查。
活動三:
1、你們算的又快又準,你是怎樣算的?有什么小竅門?
2、你們都能編出7的乘法口訣嗎?試一試。
編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
3、誰愿意把你編的口訣說給大家聽?學生獨立說出各自的想法,其他的學生來補充。
(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會利用不同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在交流的時候,能否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在小組交流時,是不是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
活動四 :
1、你們都會編口訣,真了不起,誰能很快地把這些口訣記下來呢? 為什么記得那么快,說說你有小竅門?發現了什么規律?
2、 用你喜歡的方法把這些口訣快速的記下來。
3、對口令。看誰接的又對又快。
4、學生獨自記口訣,運用自己的方法體驗記憶的過程。
(注意觀察學生能否采取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記憶口訣;在記的過程中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生能否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有沒有創新的意識。在記憶口訣過程中學生能否自覺優化自己的方法。)
活動五:
1、你會利用7的乘法口句解決問題嗎?試試看:玩老鷹捉小雞游戲的多少人?玩開火車游戲的多少人?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用的口訣是什么?學生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提出你們感興趣的問題,然后一并解決,并說說你都用到了哪些口訣。
(注意觀察語言是否有條理,表達是否到位。 數學的思維是否清晰,能不能運用乘法的意義來解決問題。)
活動六 :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總結自己的收獲。
教學反思:
1、學生在觀察信息窗的時候能夠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講解過多。
2、自己能很快編出口訣。
8的乘法口訣 篇12
教學目標
(一)理解每句乘法口訣的含義,了解乘法口訣的結構.
(二)初步熟記2,3,4乘法口訣,并能運用口訣計算有關的乘法.
(三)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乘法口訣的含義,熟記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計算有關乘法.
難點:乘法口訣的結構,相鄰口訣之間的聯系.
教具和學具
教具:29根同樣長的小棒,投影片若干張.
學具:16根同樣長的小棒.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教師啟發性談話: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乘法,下面有幾道乘法算式,誰能讀一讀乘法算式,并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
2×3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3×4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4×5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6×7讀作( )乘以( ),表示( )個( )相加.
你們已經知道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數.現在教師和你們比賽,看誰算得快.(由于學生用加法計算,教師用乘法口訣計算,教師必然比同學算得快)
你們想知道教師為什么算那么快嗎?因為我是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乘法口訣是我國的一大發明,中國小朋友比外國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就因為中國小朋友會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3,4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教師演示
提問:(1)每組有幾根小棒,有幾組?
(2)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樣列式計算?(學生說出;2+2=4,2×2=4,教師板書)
(3)誰能說一說2×2=4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學生回答2個2是4)
教師敘述:我們編成口訣是二二得四,教師板書.表示2個2得4.乘法口訣中的第一個二表示乘數的2,第二個二表示被乘數的2.口訣的后半部分是積.
(4)我們知道2個2得4,請觀察小棒圖說一說1個2得幾,乘法算式怎樣列?怎樣編成乘法口訣.(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逐一板書)
板書排列為:
2 2×1=2 一二得二
2+2=4 2 × 2=4 二二得四
2.教學例2
(1)指導學生操作
我們學過三角形,誰知道三角形有幾條邊?
請同學們用一根小棒表示三角形的一條邊,擺出兩個同樣大的三角形.(指名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演示)
(2)引導學生編乘法口訣
擺一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2個三角形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誰能按例1的順序根據圖意寫出加法算式,再寫出乘法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3+3=6,3×2=6)
3×2表示什么意思,試一試編一句乘法口訣.(相鄰兩個同學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二三得六)
請同學擺出3個三角形(指名一位同學在黑板上擺).
在小組內試著說一說:1個三角形用3根小棒,3個三角形共用多少很小棒怎樣列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再編出口訣.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3+3+3=9 3×3=9 三三得九
3.教學例3
以兩人小組為單位,按一擺、二列、三編的順序,口頭編出4的乘法口訣.
一擺:每4根小棒擺一個正方形.
二列: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三編:根據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
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教師板書如下:
4 4×1=4 一四得四
4+4=8 4×2=8 二四得八
4+4+4=12 4×3=12 三四十二
4+4+4+4=16 4×4=16 四四十六
教師在“三四十二”,“四四十六”這兩句口訣編寫時,為了讀起來順口便于記憶,凡是積為兩位數時,不要寫“得”,直接寫出積就可以了.
2,3,4的乘法口訣編完了,誰能告訴大家,1乘以1得幾呢?怎樣編出口訣呢?教師板書:1×1=1,一一得一
4.整理找規律
啟發提問:
(1) 2, 3, 4的乘法口訣學完了,同學們看一下, 2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3的乘法口訣呢?4的乘法口訣呢?1的乘法口訣呢?
(2)每句口訣各表示什么意思?
(3) 2的乘法口訣后一句的積比前一句多幾? 3的乘法口訣呢?4的乘法口訣呢?找到這些規律,可以幫助我們熟記乘法口訣.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1)讀1,2,3,4乘法口訣
試記乘法口訣.
(2)背乘法口訣
指名背、分組背.
2.發展性練習
(1)教師把口訣中的積擦掉,打亂順序,任意指一句,由學生說出完整口訣.
(2)對口令
一二( )二三( )一四( )
三三( )二二( )三四( )
二四( )一三( )四四( )
3.應用性練習
用乘法口訣,算出乘法算式中的得數.
口算并說出口訣.
2×1=( )口訣:_______
3×2=( )口訣:_______
2×2=( )口訣:________
4×2=( )口訣:________
3×3=( )口訣:________
4×4=( )口訣:_______
4×1=( )口訣:_______
4×3=( )口訣:_______
1×1=( )口訣:_______
課堂小結:今天大家一起編出了1~4的乘法口訣,希望大家熟記它.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一節是乘法口訣教學的第一節,幫助學生理解口訣的含義,認識口訣的結構,初步知道怎樣編乘法口訣,就可以為后面5~9的乘法口訣教學打好基礎.
本節課一開始,采用師生比賽的方式,以激發學生學乘法口訣的積極性.在新課部分,2的乘法口訣是由教師演示,具體指導得出來的.3,4的乘法口訣則由學生操作,逐步放手,在教師的幫助下,由學生編出口訣.編出本節課要學的口訣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整理找規律,目的使學生對口訣進行整體把握,便于熟記口訣.
鞏固反饋時注意由淺入深,先按順序記,打亂順序記,對口令,最后應用口訣計算乘法算式的得數,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乘加、乘減
教學目標
(一)通過實例,幫助學生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為后面推導相鄰的乘法口訣打下基礎.
(二)培養學生求異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加、乘減是兩步計算式題,第一步計算的得數要記在心里,是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
教具和學具
教具:實物圖.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基礎訓練
(1)卡片口算(抽回幾道題用哪句口訣)
3×2= 4×3= 1×2= 1×1=
2×4= 4×4= 3×3= 2×2=
2×3= 4×2= 2×1= 3×1=
(2)一句口訣說出兩道乘法算式
二三得六(2×3=6,3×2=6)
一四得四(4×1=4,1×4=4)
三四十二(4×3=12,3×4=12)
二四得八(4×2=8,2×4=8)
(3)列出算式說出得數
4個2是多少?(2×4=8)
3乘以4是多少?(3×4=12)
被乘數是3,乘數是2,積是多少?(3×2=6)
2.引入新課
教師拿出3盤桃,每盤3個的實物圖.
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桃,怎樣列式計算?
有的學生用加法:3+3+3=9
有的學生用乘法:3×3=9
教師肯定兩種方法都對,哪種方法簡便呢?(第二種方法)
(二)學習新課
1.教師又拿出一盤桃,盤里只有2個桃與上面的3盤桃放在一起.即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桃,怎樣計算呢?你能想出幾種方法?”小組內討論,再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想出兩種方法.
第一種:把每個盤子中的桃的個數加起來.
3+3+3+2=11
第二種:先求前3個盤一共多少個,再加上第4盤中的2個桃.
3×3+2=11
這時教師在第4個盤里又添上1個桃,每盤都是3個桃,有4盤,一共有多少個桃?
學生列出算式:3×4=12.
教師在第4個盤中拿走1個桃,現在一共有多少個桃,能不能在上面式子的基礎上計算出來呢?
學生會想到:3×4-1=11.
2.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
同學們看上面兩個算式.
3×3+2 3×4-1這兩個算式有幾個運算符號(乘加、乘減),教師板書課題.
有兩個運算符號就要分兩步計算,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算出得數來的呢?
第一個算式3×3+2,先求出3盤有多少個,再加上第4盤的2個,也就是先算乘,再算加.
再看第二個算式,3×4-1,先求4盤有多少個,再去掉1個.先算乘,再算減.因此,乘加、乘減的式題,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三)鞏固反饋
1.嘗試性練習
我們用剛才同學們總結出來的方法,試一試做下面的題.
3×2+3= 3×2-3=
4×3+4= 4×4-9=
你們在試算過程中,做兩步計算式題,發現應注意什么?(要記住第一步的得數,再做第二步)
2.鞏固性練習
下面用同學們總結的經驗計算各題.
(1)3乘以2是( )再加上17是( ).
3×2+17=
(2)4個3相加是( ),再減5得( ).
3×4-5=
(3)被乘數是4,乘數是2,積是( ),再加上25得( ).
4×2+25=
3.書面練習
如果怕第一步的得數忘掉,可以在第一步的下面畫一橫線,寫上得數,字可以寫得小一些.如
在練習本上做下面的題.
4×2+26= 4×4+14= 3×2+60=
4.思考性練習
4+4+4+4+-3=? 你還能寫出別的算式來嗎?
可以寫成4×4-3或4×3+1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乘加、乘減是兩步計算式題.教學設計中采用通過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和減法的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掌握運算順序.
在組織練習時,先讓學生試算,親自體會一下兩步計算式題,容易錯在什么地方.引起學生重視一定要把第一步計算的得數記住,再算第二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