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精選9篇)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常見動物過冬的方式。
2.能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表述。
3.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
幼兒能說出幾種常見的動物過冬的方式
活動難點:
分組討論小動物過冬方式,大膽表述
活動準備:
1.小動物過冬視頻,
2.圖片:蛇青蛙、蜜蜂、兔子、螞蟻、公雞、燕子
3.動物過冬背景圖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興趣,談話導入課題。
小朋友,現在什么季節?外面天氣怎么樣呢?(越來越冷)
師幼握手。
師:小朋友的手暖暖的,老師的手呢?(涼涼的,很冷)
有什么好辦法讓老師的手暖和起來?
幼兒回答:曬太陽、洗個熱水手,烤火,暖水袋,戴手套。穿棉衣,戴帽子,圍圍巾等。
師幼互動: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臉,捏捏耳朵,扭一扭,跳一跳,跑一跑。
幼兒回到小椅子上,坐好。
師:小朋友運動過后身體有什么變化?(暖和了)
小結:天氣冷,我們穿上厚厚的衣服,或者運動運動,就能度過寒冷的冬天,可是小動物們還凍著,他們會怎么度過寒冷的冬天呢?
2.動畫視頻《小動物過冬》,了解動物過冬的方式
要求:認真傾聽,故事叫什么?里面有哪些小動物?分別是怎樣過冬的?
動畫結束,師提問:
(1)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依次出示:燕子,蜜蜂,青蛙圖片。
(2)小青蛙是怎么過冬的?幼兒模仿青蛙睡眠的樣子,以及冬眠后從土里鉆出來的情景。
師概括:小動物睡覺過冬的方式叫冬眠。
(3)小蜜蜂呢?師概括它是靠儲存食物過冬的。
(4)小燕子呢?幼兒展示燕子從北方飛到南方,又從南方飛到北方的情景
師概括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的方式叫遷徙。
師幼互動中請幼兒分別送三種動物到不同的地方過冬(背景圖)
師概括三種過冬方式:冬眠,遷徙,儲存食物。
3.鞏固幼兒對動物過冬方式的認識。
(1)還有些小動物想考考小朋友,他們是怎么過冬的?小朋友輕輕的轉椅子,面向小桌子。
要求:小動物叫什么?身上有什么特點?會怎么過冬?
幼兒分成四組,四種不同過冬方式的動物圖片,分組討論。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了解動物們的過冬方式。
每組個別幼兒匯報,并將小動物貼在背景墻中。
師指正:對于長著厚毛的小動物比如:雞、鴨、鵝、狗貓,他們一般住在主人家的院落里。并告訴幼兒他們是通過換毛,再長出新毛,就好比是穿著厚厚的新衣服過冬的。自然也能度過寒冷的冬天。
小結:小動物過冬的方式真多,有的動物身體冷冷的,為了度過寒冷的冬天,就躲在地下睡覺冬眠,比如蛇,青蛙;有的提前儲存食物過冬:比如:松鼠,螞蟻小蜜蜂,有的會飛,就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找蟲子吃,比如燕子;有的動物長著厚厚的毛,哪兒都不用去就待在主人搭的棚子里:比如小兔子,公雞。
4.活動延伸:關愛小動物,保護他們。
這些小動物過冬的方法好不好?
師:真是一群聰明,勇敢的小動物。
這些動物不想辦法過冬,會怎樣?(凍死,餓死)
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度過寒冷的冬天,讓自己活下去,這些小動物真是棒極了!
如果你遇到了這些需要幫助的動物,會怎么做?(幼兒自由回答)
師:對回答好的小朋友送上愛心貼片,親親愛心寶貝。
師總結:愛它就要保護它,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好他們,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讓人類成為動物真正的朋友。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
2、對探索動物過冬方式感興趣知道關心、愛護動物。活動準備課件、動物過冬方式的卡片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們感覺怎樣?我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聽故事了解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1、幼兒帶著“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問題聽故事初步了解幾種動物的過冬方法。小螞蟻為過冬準備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里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換上了厚厚的毛?大雁、小燕子飛到溫暖的南方去。
2、歸納出幾種動物的過冬方式根據故事中的內容,出示相應的過冬卡片和動物卡片。
3、教師小結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小動物們很聰明,它們為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過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給自己換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里冬眠、有的準備過冬的糧食、還有的飛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
三、通過操作了解更多的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1、剛才我們知道了青蛙、小螞蟻、小兔和小鳥過冬的方法。還有一些動物也想請你們猜猜,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動物?“
2、出示蜜蜂、蛇、丹頂鶴、獅子等小動物,幼兒互相討論”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請幼兒講述討論結果共同歸類。知道還有一些動物冬天不冬眠,也喜歡運動。躲藏——蜜蜂、螞蟻(老鼠)等;(幼兒用動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猬、蝸牛、蚯蚓)等;(解釋: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動的意思)遷徙——燕子、大雁、丹頂鶴等;(解釋:遷徙就是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意思。)換毛——獅子、狐貍、狗、羊(雞、鴨、兔)等。
4、幼兒操作,給動物與它過冬方式連線,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過冬方式的了解。
四、教師總結
表揚一些不怕冷的小動物,如:啄木鳥,在寒冷的冬天也出來工作,為樹木除害蟲。
活動延伸:
與家長進一步探索小動物過冬的一些方式。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3
冬天到了,天氣一天天變冷了,寶寶們都穿上了冬衣。可再玩娃娃家時,我發現有的寶寶會將布娃娃的衣服或鞋子脫掉。寶寶們只熱衷于他自身的動作發展,全然不顧娃娃的冷暖。設計活動,通過讓寶寶自己幫小動物想辦法:怎樣過冬?怎樣取暖?從而不僅知道一些取暖的方法,更激發他們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感官感知冷和暖,初步了解一些取暖的方法。
2、初步萌發關心小圍巾、大衣、熱水袋等)、小動物玩具若干
活動準備:
各種取暖的物品(手套、圍巾、大衣、熱水袋等)、小動物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以小動物哭聲引起寶寶的注意,引發寶寶為小動物準備過冬的物品。
2、師根據寶寶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取暖物品,讓寶寶感知暖(個別、集體)。
3、師用冰涼的手與寶寶握手,引出主題:
比較誰的手冷?誰的手暖?
4、討論:怎樣讓老師的手、身體變得暖暖的?
5、游戲:小動物過冬
引導寶寶做媽媽,為小動物帶上不同的取暖物品。學說:寶寶,現在還冷嗎?
6、表揚“媽媽”們的積極表現。動物的情感。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4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
一、出示動物頭飾,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三個新朋友。你們看,他們是誰?(青蛙、燕子、蜜蜂)
2、師述:他們三個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可是,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小動物們必須準備過冬了。一天,他們聚到了一起,商量過冬的事。你覺得他們會怎么說呢?誰想來扮演一下這幾個小動物,商量一下過冬的事。
3、學生即興表演。
4、師:他們真的是這樣說的嗎?讓我們一起到小樹林里去,聽聽他們的悄悄話吧!
二、看畫面,聽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播放動畫,要求學生邊看邊聽,聽懂他們在說些什么。
師:請同學們邊看邊仔細聽,聽清楚他們說了些什么。
2、學生討論自己從動畫中理解到的內容。
師:同學們,你聽到他們是怎么說的嗎?
三、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師小結:從他們的談話中,我們知道三個小伙伴正商量著如何過冬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叫《小動物過冬》。
2、板書課題,齊讀。
四、自主讀文,整體感知全文
一讀:
1、學生自讀全文,讀準字音,圈出課后的生字詞。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讀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借助拼音多讀兩遍。請同學們注意了,在課文后面練習中,有好多生字詞,他們可都藏在課文里呢。讀完后,看你能不能從課文中把他們找出來。看誰找得準,讀得準。
(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師:(1)天氣漸漸涼了,小蜜蜂要回到自己的蜂巢里。你們看,每個小蜜蜂的翅膀上都有一個生字,如果你能把字音讀準,就能送他回家。誰愿意來幫幫他們?
(2)秋風刮起來了,一片片美麗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了。每片葉子的背后都有一個小秘密。如果你能說出它,老師就獎你一個笑臉娃娃。
3、同桌護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師:黑板上的這些字詞你都回了嗎?下面請同學們把自己會認的生字詞讀給你的同位聽。如果你的同位讀得準確,你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你真棒!如果你的同位讀不夠準,你就教教他。兩人都讀完后,就同時舉起你們的小手。
二讀:
1、好多同學同時舉起了小手。你們真的讀會了嗎?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請同桌兩個人一起來讀課文。要是你們都能準確流利地讀完課文,配合默契,老師就評你們倆為“林園小學黃金搭檔”。全班一起比賽,看誰成為勝利者。
2、比賽開始,同位兩人同時朗讀。教師巡視,在學生讀完后,評出“林園小學黃金搭檔”。
3、師:如果有同學不服氣,認為你們倆比他們讀得好,那么,下課你們就向那些評上黃金搭檔的同學挑戰。勝利者一樣會得到獎證。
三讀:
1、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巡視指導并鼓勵。
師:這篇課文一共有8個自然段,你剛才讀了幾遍后,覺得自己喜歡哪一段呢?現在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喜歡哪一段就讀那一段。
2、把自己喜歡的這一段讀給別人聽,請別人評一評。
師:你讀好了嗎?現在請大家勇敢地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別人聽,讓朋友分享你讀書的快樂,好嗎?你愿意讀給誰聽就讀給誰聽。
3、學生推薦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全班聽,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讀重點段落。
師:大家都讀了,也都聽了。推薦一下,誰讀得好?讓我們大家都來欣賞一下。
五、教師范讀,引導置疑問難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完后,說說自己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師:聽了同學們讀課文后,我心里癢癢的,也很想讀一讀,能分享一下我的快樂嗎?不過,在老師讀完以后,請同學們想一想,說一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還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討論。
3、教師小結:今天大家讀了《小動物過冬》這篇課文后,不光知道了一些知識,還能提出問題來,說明大家讀懂了。帶著這些問題,請大家在課外讀讀有關小動物過冬的書。下節課,我們再來探討這些問題。
六、識字寫字
1、要求學生再讀黑板上的生字,并從中找出左右結構的字“物、刮、暖、明、接、鉆”。
2、師:請同學們運用自己學過的方法,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你自己選,愿意說哪個字就說哪個字。
3、教師范些“接”字,講明它在田字格里的擺法。
4、請學生評價老師寫的字。教師隨機強調:字寫得好不好,就看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擺得好不好。所以一定要仔細觀察漢字在田字格里的擺法。
5、學生練寫左右結構的字。教師巡視指導,并評選“小小書法家”。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幼兒知道冬天小動物要換毛,知道冬天需要抵御寒冷。
2、幼兒對美工活動產生興趣,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感。
活動準備:
1、冬天圖畫一張、換毛過冬小動物圖片4張。
2、背景音樂
3、綿陽輪廓圖片
4、彩筆、膠水、雙面膠、面前、碎毛線、棉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情境引入
以參加動物狂歡會的方式引入活動。
二、主要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冬天圖片,向幼兒介紹小兔子是如何過冬的。
(1)請幼兒仔細觀看圖片上都有誰?森林里下雪了,為什么小兔子沒穿上厚厚的棉衣?難道它們不怕冷?
請幼兒問一問小兔子。
(2)由陪伴老師扮演小兔子,說一說自己是如何過冬的。然后請幼兒說一說:聽小兔子介紹完知道小兔子為什么不害怕寒冷的冬天了。
總結:冬天來臨之前,小兔子身上長出厚厚的毛,來抵御冬天的寒冷,小兔子身上的毛就像一件溫暖的棉衣,學習詞語換毛過冬。
2、綿陽換毛過冬
(1)聽一聽小兔子和小綿羊在意做了什么?幼兒園中班教案鼓勵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猜一猜它們在說什么?
(2)通過小兔子和小綿羊的對話,幼兒知道綿陽冬天也換毛過冬,請幼兒摸一摸綿陽身上的毛是什么樣的感受?
(3)知道小兔子和小綿羊換毛過冬,還有什么動物要換毛果凍呢?老師出示小雞、小鴨、小狗、小貓的圖片,請幼兒回答后把這些小動物站到動物王國上面去。
3、幫助綿陽穿上棉衣。教師提供材料,幼兒發揮想象進行創作。
老師:寒冷的冬天來了,小朋友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開始換毛過冬了,但是有一些綿陽還沒有換上棉衣,我們一起幫助他們過冬好嗎?
提醒幼兒給綿陽穿棉的時候,一定要讓它感到溫暖而且要合身。制作完畢,請幼兒相互欣賞、評價作品。
活動結束
請幼兒帶上喜歡的頭飾,相互介紹,說一說是自己扮演的小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教學延伸:
幼兒園手工教案還有一些小動物,如:蛇、青蛙躲在洞里和泥土里整個冬天睡覺,不吃也不和;大雁、燕子飛往溫暖的冬天過冬;還有許多小動物用自己的辦法過冬。
聽,動物狂歡會開始啦,我們一起盡情地唱吧、跳吧!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今年的第一場雪,敲開了冬天的大門,同時也敲開了小朋友對冬天的認識。隨著天氣驟冷,班級中一個個把手縮在袖子里的小朋友越來越多。看到孩子們這么怕冷,我就思考著設計了這堂課,旨在從了解小動物過冬的各種方式,讓孩子了解今年的冬天并不可怕,并推動孩子向挑戰、困難迎頭敢上。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了解各種動物過冬的不同方法,從而激發幼兒向寒冷挑戰的信心。
2、通過游戲形式,讓幼兒自由陳述理由,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2、雪景圖
3、游戲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激發興趣
師:你們覺得冬天是怎么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師:冬天怎樣讓自己不冷?(多穿衣服、暖寶寶、空調、圍巾等等)
師:我們小朋友用了各種方法后,不怕冬天了,可是小動物們怎么辦呢?他們沒有空調、沒有圍巾,好可憐呀!讓我們來安靜地聽一下散文《動物過冬》
二,欣賞散文,理解學習
師:欣賞完散文后,你們知道哪些小動物的秘密?(幼兒回答)
師:散文里的小動物們他們是怎么過冬的?
師:讓我們一起再次欣賞一遍吧,待會我會請小朋友們模仿學說哦。
師:除了這些小動物外,你們還知道其他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呢?
(對有爭議的問題,和小朋友一起討論,聽取大家的意見,教師適當指導。)
三、游戲:對和錯
游戲方法:鼓勵幼兒看問題自主判斷對和錯,并站到相應的標記后面,選擇確定后采訪每邊的幼兒說說你這樣選擇的理由,最后請電腦博士給我們標準答案。
四、教師小結。
師:冬眠、躲避、遷徙、長厚毛等。他們都能保護自己,讓自己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天。我們小朋友回家去也想一想,冬天除了前面我們說的外我們還能怎么讓自己不怕冷呢?
附錄
兒歌《小動物過冬》
冬季里,刮北風,小動物,忙過冬。
羊兒換上厚皮襖,青蛙睡到泥洞里。
燕子回到南方去,魚兒躲到水底層。
松鼠儲足糧食后,一頭鉆進大樹洞。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初步了解動物對環境的依存關系和適應特點。
2、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生活的興趣和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說出幾種常見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活動難點:
知道動物過冬的幾種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不同動物過冬方式的資料以及幼兒所喜歡動物的過冬方式的資料。
2、PPT課件、黑板報(畫有冬季場景及使用四中過冬方式)、鼓一個。
3、八種動物圖片(每種三張,一張小的,兩張大的)、四種過冬方式的圖片(每種兩個)。
活動過程
導入:
1、師生問好:小朋友們上午好!;與客人問好:請小朋友回頭面向后面的客人老師打招呼。
2、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冬天冷不冷啊,那你們知道在寒冷的冬天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3、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動物過冬的方法或方式。
環節設計:
一、出示PPT講述故事《小動物過冬》讓幼兒了解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
師:”李老師這有個小故事,讓我們來一起欣賞一下,看一看故事里的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1、講述故事。
2、進行提問。
(1)剛才的故事當中提到了哪些小動物,幼兒回答,教師將相應的圖片貼到黑板上。
(2)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過冬的嗎?(結合故事內容的回憶讓幼兒說出動物過冬方法并結合ppt的播放。)
青蛙:青蛙哥哥冬眠了,正在洞里睡大覺,不吃也不動,一直睡到明年春天才醒。(結合幼兒回答及ppt順序播放告訴幼兒:–冬眠)
小松鼠:外面太冷了,我家里儲存了許多食物,足夠吃一個冬天的,明年春天暖和了我在和你玩。(結合幼兒回答及ppt總結:在洞里放上一冬天吃的食物,躲在洞里不出來,這種過冬的方式叫做儲糧。)
小燕子:小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了,等到春暖花它就回來。(依上總結:這種飛到另一個地方去過冬的方式叫做遷徙。)
母雞、公雞:冬天到來,穿上暖和的新毛,換上厚厚的皮襖,所以就不怕冷。(依上總結:能夠在寒冷冬天出來玩耍、尋找食物的動物,他們的過冬方式——換毛。
(3)教師小結: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換毛、遷徙、冬眠、儲糧,并請幼兒將黑板上的動物圖片貼到相應的黑板上的過冬方式分類的四個板塊當中。
二、引導幼兒經驗遷移,運用學到的知識進行猜想。
1、教師分別出示兔子、大雁、蟒蛇、螞蟻四種圖片。
2、引導幼兒根據四種動物的身體特征,猜想它們的過冬方式并根據四中過冬方式進行版塊分類。
3、教師請幼兒觀看黑板分類板塊并總結總結過冬方式都是~(冬眠)……
三、游戲:”小動物過冬”結合以上八種動物進行游戲
1、玩法介紹:”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兒歌:冬天到,北風叫,小動物,過冬了!”教師扮演北風當發出口令:”過冬了”時教師敲鼓追幼兒,幼兒根據自己的圖片,找到自己過冬的方式并用動作展示(如冬眠:睡覺狀;遷徙:小鳥飛狀;換毛:梳理狀;儲糧:摘果子狀。
2、請四位幼兒上來嘗試參與,教師以北風伯伯的身份提示尋找相應過冬方式及做動作,逐步引入到八位、十六位幼兒參與游戲。
結束環節:
請幼兒繼續說一說自己收集自己喜愛的動物是怎么過冬的,現在認為他是用哪種過冬的。
活動延伸:
1、和幼兒一起繼續討論、找尋用找這四種過冬方式的動物還有哪些?
2、與主題墻飾的結合:幼兒將自己收集的動物圖片自主分類貼到”小動物過冬”的主題墻飾相應的板塊當中活動評價:
(1)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能夠積極參與提問及游戲的環節。
(2)能夠基本了解動物四種不同的過冬方式。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唱準旋律,唱清歌詞。
2、積極、愉快地參與唱歌活動,體驗唱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冬天里,天氣怎么樣?我們都穿著什么樣的衣服?你知道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討論)
2、感知理解歌詞內容,出示背景圖。
看看圖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過冬的?(討論,回答)
引導幼兒用歌曲的節奏朗讀歌詞。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唱。
(2)整體教唱。
(3)邊唱邊做動作。
4、分角色表演歌曲。
請四名幼兒扮演四種動物。第一段全體幼兒齊唱,第二段由帶頭飾的幼兒分別表演。
活支結束:
把你知道的其他小動物過冬編到歌曲里。
小班科學小動物過冬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小動物過冬》是一擬人童話故事,敘寫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過冬的故事,告訴我們小燕子要避開嚴寒到溫暖的南方過冬,青蛙準備吃飽了之后鉆進泥土里冬眠,蜜蜂則儲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過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動物具有不同的過冬方式,也體現出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本節課的設計力求體現課堂生活化,并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學,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畫面。使學生獲得最直觀的感知,了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情況。
過程與方法: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體會朋友之間的互相關心。
教學重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一些小動物動物過冬的方式。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體會朋友之間的互相關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三位好朋友,它們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
2、它們經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可高興啦!
二、學習第二小節。
過渡: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秋風刮起來了,秋天到了。一天,這三個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們在干什么呢?請小朋友們輕輕打開語文書,翻到118頁,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齊讀)
1、這句話中的“聚”是什么意思?(聚集到一起)
(1)請三名學生貼圖,讓三個小動物“聚”在一起。
師:像這樣集合在一起就叫“聚”。他們“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商量過冬的事)
(2)出示“商量”一詞。什么叫商量?(討論、交流)什么情況下,你會和別人商量?請你用“商量”來說一句話。(出示說話練習)
2、“一天”指的是哪一天?(出示句子: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
師:誰來把秋風起了,天氣漸漸變涼的感覺讀出來?。(我發現風越刮越猛。)
3、把第二自然段的兩句話連起來,讓我們讀好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3-7自然段,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的過冬方式。
過渡:同學們一定也想知道這三種小動物是怎么過冬的吧?,趕快讀讀課文3——7自然段吧,邊讀邊畫下有關的詞句。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我們先來看看,小燕子是怎樣過冬的?誰來讀讀小燕子的話?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小燕子,準備怎么過冬呀?你剛才畫的是哪些句子?(板:飛到南方)為什么?誰能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
師:這下我明白小燕子為什么要飛到南方了。那小燕子,你什么時候再飛回來呢?(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
A、(出示“春暖花開”),“春暖花開”是什么時候?它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許多花兒開放了)
B、是呀!你看,這么多的花都在春天開放了,多美呀!(課件出示:春暖花開圖)
C、誰來把“春暖花開“讀得美美的?這個詞是用來形容春天的,你還知道哪些四字詞也是用來形容春天的?
D、老師這也有一些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件顯示詞)以后同學們在寫的時候,可以用上這些詞來描寫春天。
3、師:像小燕子這樣,秋天飛到南方過冬,春天再飛回來,我們把這樣的鳥兒叫候鳥。小燕子一個人要去這么遠的地方,多寂寞呀!你知道還有哪些動物也要飛到南方過冬的嗎?(生:野鴨、大雁、天鵝、丹頂鶴……課件播放)
4、看來,同學們懂得還真不少。現在,老師想和全班合作下,介紹介紹燕子的獨特的過冬方式。(生讀這一段)
四、學習四、五小節,了解青蛙的過冬方式
過渡:小燕子即將遠行,可是它還惦記著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呢!
1、你瞧,剛說完自己的過冬方式,它馬上就說:“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蟲子嗎?可你不會飛,怎么到南方去呢?”(齊讀)
師:從燕子的問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關心)誰也來關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讀、女生讀)(出示句子)
3、是呀!小青蛙打算怎么過冬呢?
師:出示:“我不到南方去就在這里過冬。我準備吃得飽飽的,過兩天鉆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覺。等到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男生讀)
師:原來,小青蛙不到南方去,要鉆到泥土里去。板:鉆到泥土里
師:為什么要鉆到泥土里,泥土里可沒吃的,別餓壞了。怎么辦?
師:吃得飽飽的是什么樣子?誰來表演一下。指好“吃得飽飽的”。
師:多么自信的小青蛙。他打算睡到什么時候才醒?
師:你知道這種過冬的方式叫什么嗎?冬眠。哪些動物也是這樣過冬的?
師:男同學當小青蛙,女同學做小燕子,表演對話。
四、學習六、七小節,了解蜜蜂的過冬方式
過渡:現在青蛙哥哥不用小燕子擔心了,可是我們的蜜蜂妹妹怎么辦呀?
請你和同桌合作一下,自學六、七自然段,一人讀小燕子的話,一人讀小蜜蜂的話,看看小蜜蜂是怎么過冬的?把這句話填寫完整。“蜜蜂吃里的。
師:小蜜蜂真勤勞,把糧食藏在蜂巢里。(板貼:蜂巢藏蜜)
師:你們蜂巢里的蜜夠吃嗎?要吃一個冬天呢!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師:真是聰明的小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了。誰能把它早早就做好準備的感覺讀出來?
師:我們就把小蜜蜂的過冬方式叫做——(卡片出示:備糧)一年級也學到課文,也講到備糧過冬的動物(螞蟻、小松鼠)
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準備好了過冬,這下小燕子總算放心了。
五、學習第八自然段
三個好朋友商量好過冬的方法后,還有一個約定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同學們想象一下,三個好朋友整整一個冬天都沒有見面,到第二年春天相見時,他們會怎樣?會說些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六、學完了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附板書設計:
19小動物過冬
燕子遷徙(飛到南方)
青蛙冬眠(鉆進土里)
蜜蜂備糧(蜂巢藏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