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精選15篇)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2、幼兒能愉快地和教師、同伴一起游戲,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3、 3、幼兒能有節奏地朗誦象聲詞“吡嚦叭啦、吡嚦叭啦、蹦叭”。
活活動準備:鞭炮一串,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圖片若干,貓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鞭炮,引導幼兒模仿鞭炮聲,教師念象聲詞“吡嚦叭啦、吡嚦叭啦、蹦叭”并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
2、學習兒歌《老鼠娶親》
(1)、教師出示老鼠(戴著大紅花,穿著新郎的衣服)圖片,引導幼兒回憶《還珠格格》中娶親的場面。(幼兒回答:有鞭炮、吹喇叭、跳舞、敲鑼打鼓、花轎等)
(2)、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3)、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朗誦兒歌,并引導幼兒拍節奏。
(4)、教師念兒歌每句前半段,幼兒念后半段,并交換一次。
(5)、師幼一起邊拍節奏邊朗誦兒歌。
3、游戲《貓捉老鼠》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教師和幼兒扮老鼠,配班老師扮老貓,老鼠有節奏地朗誦兒歌,當念到“蹦叭”時,老鼠全體蹲下,老貓出場,當老貓念到:“一口一個全吃掉呀全吃掉”時,老鼠則立刻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老貓去捉老鼠,當老鼠上位后,老貓則不能抓。
(2)、師幼共同游戲2-3遍(次數視當時幼兒情況而定)。
4、師幼一起去戶外游戲。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聽散文,理解內容,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語言美。
2、萌發幼兒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4、理解散文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配班教師念旁白,大班小朋友表演,背景音樂。
2、動物、太陽等頭飾若干、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師:小朋友們,聽過雷聲、雨聲、風聲嗎?
師:什么季節你能聽見雷聲、雨聲、風聲,它們有啥不同的表現?
2、我們來聽個故事。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圖“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歌唱夏日的美景。”
3、提問:
(1)太陽像個什么,掛在什么地方?
(2)樹葉怎么了,小草怎么了,花兒怎樣了?
(3)我們來看看小狗是怎么做的,小狗的舌頭有什么作用?
師:對了,因為他們的舌頭都有自己的用處。
(4)蜘蛛怎么了?知了呢?螞蟻在干什么?小魚、小燕子、蜻蜓它們都在干什么?
4、幼兒完整看課件再來欣賞一遍散文詩。
5、教師總結結束。
師:通過欣賞你們知道夏日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的自然現象嗎?如果你們去發現的話會怎么想呢?
反思:
《夏日》講述了夏天利益連貫的奇怪的自然現象。散文的句子優美、散文情節生動、有趣,耐人回味。讓我們體驗了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愉快心情。
以情境式表演引起幼兒興趣,以這種講述的形式,生動地展現了生動的情境。為幫助幼兒熟悉散文內容,教師設計了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將幼兒的注意導向對市局的表層信息和深層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通過生動有趣、層層遞進的散文句子。調動了幼兒討論的積極性。幼兒認知得到了擴展,情感得到了培養,語言的理解力得到了提高。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3
活動目標:
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材料準備:
兩個塑料水瓶,一支圓規;一把錐子,一些水;一根小號縫衣針。
實驗操作:
1、用縫衣針在塑料瓶蓋上扎大概二十幾個小孔,將塑料瓶灌滿水,蓋緊瓶蓋,人背對太陽,握住瓶子,輕輕地擠壓使水噴出來,就能看見彩虹了。
2、用錐子在另一個瓶蓋上扎孔,重復上面的試驗,這次從瓶蓋上噴出的小雨中就看不到彩虹了。
指導要點:
幼兒在用縫衣針扎孔時要指導幼兒注意使用縫衣針的方法,使用縫衣針時要注意不弄到手上。
活動反思:
幼兒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活動中,幼兒經歷了猜想——設計——探究——驗證這個完整的探究式學習過程,教師以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欣賞者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探究活動中。使幼兒主動學習,激發起幼兒探究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4
大自然對幼兒來說,是神秘的,具有探索性的。當他們散步時,看到幼兒園的綠,都會不禁地感嘆:“我們的幼兒園好美啊!幼兒園里有這么多的樹,我好喜歡啊!”
因此,我根據幼兒園原有的自然環境和幼兒的興趣開展了主題活動《樹的葉子》,讓幼兒在戶外情景教學中,感知、觀察、探索自然環境,萌發探究葉子的興趣,并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學習用葉子創意拼貼圖畫,從而激發幼兒喜歡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目的要求
1、教育幼兒愛惜玩具。
2、讓幼兒學會鉆的動作。
3、教育幼兒應懂事。
4、重點認識榕樹和柏樹的葉子。
5、學習新詞:粗糙、光滑。
6、知道它們都是長青樹。
7、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分類能力。
8、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準備
陀螺、皮球、風車、沙包等。
事先布置好場地。
葉貼畫藝術品三幅圖畫紙、糨糊、剪刀、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生活活動
1、提醒幼兒與周圍的人問好。
2、提醒幼兒玩具。
二、戶外體育
活動
1、集中《小ji吃蟲》:重點指導幼兒鉆的動作。
2、分散:提醒幼兒不爭搶玩具,要注意安全。
3、早操:要求幼兒注意傾聽音樂節奏,動作有力。
三、區角、早談
1、開設美工角、音樂角、語言角,重點指導幼兒正確的涂色。
2、早談:《不吵媽媽》,教育幼兒在家里不能胡鬧,不能吵鬧。
四、主題活動:《樹的葉子》
(一)、認識葉子——有趣的葉子
1、組織幼兒參觀幼兒園的榕樹和柏樹。
2、請幼兒認識樹的名稱,觀察其葉子,與同伴交流自己的見聞。
(1)找一找:榕樹與柏樹的葉子。
(2)看一看,比一比:樹葉的形狀、顏色、大小有什么不同。
(3)摸一摸:葉面摸起來都一樣嗎?
(4)聞一聞:葉子有氣味嗎?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5
活動目標
1. 知道并記住打擊樂器的名稱,音樂教案-認識打擊樂器。
2. 知道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
3. 嘗試根據音色來分類打擊樂器。
環境創設
各種打擊樂器:碰鈴、串鈴、鈴鼓、三角鐵、響板、木魚、雙響筒、蛙鳴筒、沙球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打擊樂器
1.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箱寶貝,大家想不想看看?
2. ★這里面有什么?我們來看一看(一一出示打擊樂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3. 我們的這些寶貝是一個大家族,他們的名字叫做打擊樂器,他們可以用來演奏打擊樂或者打節奏,幼兒教案《音樂教案-認識打擊樂器》。
二、學習使用方法
1. 請每個小朋友上來,選你喜歡的樂器。
2. 自己試一試,聽聽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
3. 聽老師打幾段節奏,小朋友用你們的小樂器來模仿一下。
三、嘗試分類
1. 我們聽過了自己的小樂器發出的聲音,請你們來說說你的樂器發出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教師總結:叮叮、篤篤、沙沙等)
2. 請你們根據自己的樂器聲音排成小組。(教師指導)
3. 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來試試,分別來給我們的歌打打節奏,還記得我們的節拍符號嗎?(播放樂曲,讓幼兒分組打節奏,分別對各種樂音有感性認識。)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6
親子游戲是指父母與子女間或祖父母與孫子女間的游戲行為。親子游戲是以孩子為主體,父母為主導,家庭為單位而進行的。親子游戲是兒童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親子游戲——螞蟻搬豆兒童游戲按照交往對象來分,可分為親子游戲、實物游戲、伙伴游戲這三種。在兒童游戲的發生發展過 程中,親子游戲的發生先于其它的游戲,父母或成人向嬰兒微笑、用手指逗嬰兒與嬰兒談話,這是最早期的親子游戲。隨著嬰兒的發展,嬰兒游戲的主動性逐漸增長,出現實物游戲、伙伴游戲,同時親子游 戲的內容和方式都有了更繁雜的變化,不僅僅是情感交流,還擴展到心智發展和認知活動上,這時的親子游戲滲透著教學性質。
主要目標:培養手膝著地、協調地爬行并保持身體平衡。
活動材料:一筐沙包(方扁形),一個空筐,螞蟻頭飾。
指導要點:場地一端放置一筐沙包,讓寶寶戴上螞蟻頭飾趴在地上,把沙包放置在寶寶背上,并引導寶寶向對面爬去,幫助寶寶將背上的沙包放在對面的空筐里,再爬回起點。游戲可反復進行。寶寶因不 能掌握身體平衡,沙包會從背上滑下來,所以需要重點練習平衡地爬行能力。
建議:寶寶熟悉游戲后,家長可與寶寶一起進行,激發寶寶的興趣, 也可找1~2個同齡的寶寶一起玩。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7
活動內容:
語言故事《愉快的一天》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要像小兔一樣尊重、關心長輩。2、幼兒能夠安靜地傾聽故事,并隨著故事展開想象,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3、了解家中祖輩的稱謂關系。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掛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孩子在一起的照片。
心理準備:幼兒喜歡聽故事。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分析:了解家中祖輩的稱謂關系。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帶來的照片,給小伙伴介紹一下照片上是誰?他們叫什么名字?他們是誰的爸爸媽媽?
二、展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利用手偶,完整講述故事后進行提問:故事里都有誰?
2、教師配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兔爺爺、兔奶奶為什么很高興?
(2)小兔子見到爺爺奶奶是怎么說的?
(3)它們是怎樣去采蘑菇的?
(4)兔弟弟對奶奶說些什么?
(5)回家時兔妹妹是怎樣說的?
3、請幼兒分享交流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相處的經驗。
請小朋友說一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怎么疼你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這么疼愛你,我們也要愛他們,經常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都能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什么呢?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都是尊敬老人的好孩子,周末的時候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去了之后小朋友要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8
一、設計意圖
《指南》中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他們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5-6歲幼兒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不斷增強,求知欲和好奇心也隨之得到發展。繞口令作為我們中國特有的語言文化傳承至今,但現在的孩子已經很少接觸這樣的語言藝術,繞口令《上樓下樓》加之內容詼諧幽默、有趣且貼近生活,圍繞“上樓、下樓”表現了人們日常活動的一些場景,這些看似簡單的句子,卻有很深刻的邏輯線索蘊含其中,對于新疆的大班幼兒的表達水平提出了挑戰。因此,設計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讀準字詞,在領略繞口令獨特魅力的同時,提高口語發音水平和質量,為幼兒創造表達的機會并體驗學習語言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借助圖譜,嘗試自主學習理解繞口令。
2、初步了解繞口令的特點,并進行有節奏的朗讀。
3、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三、活動重點
借助圖譜,嘗試自主學習理解繞口令。
四、活動難點
初步了解繞口令的`特點,并進行有節奏的朗讀。
五、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譜、圓舞板、木魚、三個標舉牌。
六、活動過程
(一)欣賞視頻,了解繞口令。
1、播放視頻,欣賞繞口令。師:你看到聽到了什么?看了表演后你覺得怎么樣?(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這些字音很接近,念起來有節奏、繞口又有趣的兒歌,我們叫它繞口令。
(二)借助圖譜,學習繞口令。
1、出示圖譜,提問:你看得懂題目嗎?
2、分段學習繞口令。
(1)鼓勵幼兒主動提問,解決畫譜自學的難點問題。
(2)幼兒看圖譜自學,教師隨機指導。
(3)引導比較,感受繞口令的節奏
3、集體練習2--3遍,學習、感受繞口令的節奏。
(三)小組合作,挑戰繞口令。
1、提出練習時要求:六人一組,自由組合,確定組長;提合作練習的要求。
2、分組合作練習。
3、現場繞口令挑戰賽。
4、幼兒分組挑戰。
5、教師示范合上鼓點音樂進行朗誦。
(四)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要念好繞口令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們堅持反復練習就一定可以說得好。
七、活動延伸
家園互動:鼓勵小朋友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挑戰《樓上樓下》繞口令。
區域活動:將繞口令《樓上樓下》、《扁擔寬板凳長》等投放語言區讓幼兒練習。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與理解畫面內容,初步感知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通過對畫面細節的觀察,找到并用完整地語言表述出其中不良的生活習慣。
3.知道勤洗手、講衛生。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繪本《根本就不臟嘛》、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封面導入。
1、出示繪本封面,引發幼兒猜想。
師:【PPT1】書的封面上,有一個小女孩兒。她在干什么?(她在看著自己的手。)
師:我們來猜一猜,她的手上會有什么?(細菌。)
師:細菌在哪兒?/你是怎么發現的?
2、介紹書名與作者。
師:這是兩位德國的作家創作的作品,萬枷歐爾特/文,瑪努艾拉;歐爾特/圖,賈如/譯。講的是一個不愛洗手的小女孩兒的故事,書名叫《根本就不臟嘛》,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小女孩是怎么說的。
二、師幼共讀,感知與理解畫面內容。
(一)第一段
師:【PPT2】“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無聊的事情呢”?在她的眼中,哪些事是無聊事兒?我們聽一聽:“必須要早點上床,端正的坐在桌子旁邊,時時刻刻都要洗手!”
師:小女孩兒認為:只有手真的很臟時,我們才需要洗手,可是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哦。
師:【PPT3】我們看一看,她覺得什么時候是手臟的時候?(我要玩泥巴的時候,手才真的很臟!)
師:【PPT4】可是手臟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凈了嗎?)
師:你們會不會把臟手往衣服上蹭蹭啊?這樣做真的能干凈嗎?(這樣做只能把衣服弄臟,而且小手也不會干凈呦!
師:在畫面上,我們看一看,小女孩兒還有沒有其他的壞習慣?你有沒有放到過嘴里?
(二)第二段
師:“每時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煩哎,因為我的手根本就不臟嘛!”小女孩兒這樣說。【PPT5】“比如,我剛剛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軟軟的,怎么會臟呢?【PPT6】玩水的時候摸摸小魚,就不用洗手了啊!”小白兔白白的就能證明他不臟嗎?(看看活潑的小白兔可是在地上跑來跑去的啊!)
師:小朋友們喜歡摸小貓小狗嗎?摸完之后要不要洗手呢?
師:【PPT7】“比如,在吃飯前,媽媽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飯啊,怎么會臟呢?”小女孩兒又發問了。“只有吃豌豆的時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壓根就不吃豌豆!”
師:我們發現,小女孩兒不但飯前不洗手,還有什么壞習慣?(挑食)
(三)第三段
師:【PPT8】小女孩兒總是不愛洗手,媽媽告訴她:你手上其實有好多好多的細菌!她盯著手看來看去。小朋友發現了嗎?【PPT9】細菌無處不在呦,成群結隊的生長在你的手紋里,手縫中間,手掌心里。
師: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會生病)【PPT10】
師:寶寶生病了,媽媽是最著急的人,他一定會叫來醫生叔叔!這意味著什么?
師:【PPT11】吃最苦的藥湯,接受最痛苦的檢查,會在胃里面找到那些小細菌嗎?天啊,他真的在身體里生活著啊!打針,吃藥,這些一點都不好玩,很疼很疼啊!要洗手還是要去醫院呢?小朋友們有選擇了嗎?
三、二次閱讀,知道勤洗手、講衛生的重要。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告訴你的朋友什么話?你想對自己說什么呢?
小百科:臟指玷污,不干凈或不純潔。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10
一、活動背景:
我班的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較常見的顏色:紅、黃、藍、綠等,為了提高幼兒對色彩的認識,我設計了“找朋友”這個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寶寶們還認識了粉紅、橘黃、淡藍、青色,還初步嘗試使用漸變的涂色方法來作畫。
二、活動目標:
1、認識幾對同類色:紅色――粉紅,黃色――橘黃,藍色――淡藍色,青色――綠色。
2、初步嘗試用漸變色涂色。
三、活動準備:
1、認識紅色、粉紅、黃色、橘黃、藍色、淡藍色、青色、綠色,能叫出它們的名稱。
2、貼絨顏色寶寶8個,磁帶、錄音機。
3、幼兒人手一個顏色寶寶,油畫棒,畫紙。
四、活動過程:
一)引出問題:我們都有好朋友,今天我們來幫顏色寶寶來找它的好朋友,好嗎?
二)匹配同類色:
1、出示8個貼絨寶寶:教師:來了一個紅寶寶,它說,我有一個朋友跟我長的.很像,看看,這里誰和我長的最像,請你來幫我找一找。幼兒找出粉紅色,“好朋友,手拉手,抱一抱”教師和一名幼兒示范動作。
2、用同樣的方法找出另3對顏色。
三)游戲:找朋友
1、幼兒分別帶上顏色寶寶頭飾,聽音樂自由舞蹈,當音樂停止時,幼兒找到與自己是同類色的幼兒手拉手、抱一抱。
2、幼兒交換頭飾,再次進行游戲。
四)涂色練習:大氣球
教師示范:首先找出一對好朋友顏色,在氣球的一邊涂上深色,讓它的手“張開”,接著,在氣球的另一邊涂上淡色,讓它和深色“手拉手”,最后,用淡色在中間涂抹,這樣,兩種顏色就抱在一起了。
五)簡單評價
好朋友力量大,顏色寶寶兩個在一起,畫出來的圖畫就更加漂亮了。
五、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自我感覺幼兒對此活動非常得感興趣,教師帶動起幼兒,使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很濃厚,這是非常開心的,每個環節也初步達到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做一做等各種體驗,激發幼兒學習熱情,在操作探索中發現顏色變化的神秘,感受顏色變化的樂趣,從而完成預設目標的要求。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11
一、活動目標:
1、讓孩子能夠明白魚是生活在水里的
2、通過畫水的曲線,鍛煉孩子小手的肌肉組織
3、培養孩子的愛心
二、活動準備:
1、白紙、水彩筆人手一份
2、“小魚”若干;一條大魚:一面是哭臉一面是笑臉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
出示一條大魚問:這是誰啊?(幼兒回答)它怎么了?(哭臉)這個漂亮的小魚沒有家了,怎么辦呢?你們知道小魚的家在哪里嗎(幼兒自由回答)
二、幫大魚找家
老師示范畫水(曲線):魚是生活在水里的,那我們現在沒有水怎么辦呢?老師想了個辦法,我們幫小魚在紙上找個家吧。
三、幫小魚找家
1.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小魚沒有家呢,我們一起幫他們找家好不好
2.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演示一遍,把小魚貼到畫好的“水”里
3.老師這兒還有好多的小魚沒有家呢,請你幫幫忙把他們都找一個家好嗎?現在請小朋友在自己的紙上畫上漂亮的水,然后老師把小魚送到你的水里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12
看誰說的準(正確使用量詞)
活動設想:量詞是孩子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匯,不同的名詞前使用的量詞也不同,使用不當,很容易鬧笑話,幼兒園公開課教案。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幼兒在回憶已有經驗和找錯改錯的基礎上,學習正確地使用量詞。活動中采取聽故事、量詞游戲及兒歌欣賞等方法,將抽象的量詞概念形象化、趣味化,從而達到引導幼兒學會正確使用量詞的目的。
一 、活動目標
1、通過找錯、改錯,提高幼兒的聽辨能力,進一步鞏固使用量詞。
2、學習在游戲中正確使用量詞,學習量詞“條”、“只”的泛用。
3、知道應該遵守游戲規則,認真傾聽別人發言。
二、活動準備
1、自編故事:《小熊嘟嘟》。
2、磁鐵教具:圖片、字卡。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故事《小熊嘟嘟》導入課題。引導幼兒找出錯誤的量詞并糾正。(出示相應的字卡)
小結:我們在說每種東西有多少時,數字后面有一個詞,如:一條魚的“條”、一張桌子的“張”、一輛小汽車的“輛”、……(這些詞就是量詞)。每種東西不同,它用的量詞也不相同,一條魚就不能說成一頭魚、一棵魚,說它們的時候要將量詞分清楚。
2、游戲“看誰說的準”: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說出相應的量詞。
3、游戲“看誰貼的對”:引導幼兒給圖片貼上相應的字卡。
4、出示“一條”、“一只”字卡,啟發幼兒說出相應的物體,學習“條”“只”的泛用。(如:一條繩子、一條腿……;一只眼睛、一只手套……)
5、游戲“開火車”:幼兒背誦《量詞歌》。每個幼兒輪流說一個量詞,說對的幼兒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教案《幼兒園公開課教案》。(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和別人不一樣的量詞)。
6、小結:“今天小朋友們又學會了許多量詞的使用,下次課我想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編一首新的《量詞歌》好不好?”激發幼兒對下次課的期盼、對語言創編活動的興趣。教學結束。
四、教學延伸:創編《新量詞歌》。
自編故事《小熊嘟嘟》
熊媽媽有一個可愛的寶寶,名字叫嘟嘟。小熊嘟嘟整天跟著媽媽一步也不離開。有一天,媽媽對小熊說:“嘟嘟,你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出去找朋友玩兒了。”“好啊、好啊!”嘟嘟邊說邊往外跑,媽媽連忙高聲說道:“見到別人要有禮貌,要……”,“知道了”沒等媽媽把話說完,嘟嘟已經跑的沒影了。小熊嘟嘟這可是頭一次自己出門呀,它蹦蹦跳跳的邊走邊玩兒。走著走著嘟嘟大聲的叫了起來“哇!好高的一朵大樹呀!”它跑上前去對著樹上的小鳥說:“小鳥你好!你真是一頭漂亮的小鳥,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小鳥聽了嘟嘟的話,笑得吱吱喳喳的直叫,邊笑邊搖頭。嘟嘟自言自語地說:“不就不嗎,有啥好笑的。”
小熊嘟嘟向前面走去。走著走著嘟嘟又大聲的叫了起來“哇!好大的一堆草地呀!”它跑上前去對著正在吃草的老牛說:“老牛你好!你真是一塊健壯的老牛,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老牛聽了嘟嘟的話,笑得哞哞的直叫,邊笑邊搖頭。嘟嘟有點兒不高興了,自言自語地說:“不就不嗎,有啥好笑的!”小熊嘟嘟繼續向前面走去。走著走著嘟嘟又大聲的叫了起來“哇!好美的一輛小河呀!”
它跑上前去對著河里的小魚說:“小魚你好!你真是一匹可愛的小魚,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小魚聽了嘟嘟的話,笑的尾巴使勁的搖,它笑著、搖著尾巴游走了。這回嘟嘟生氣了,它的嘴噘的老高,自言自語地嘟囔著:“哼!都笑,都不愿意和我做朋友,都笑,都不愿意和我做朋友,哼!回家告訴媽媽去!”小熊嘟嘟低著頭、噘著嘴、回到了家里。媽媽見嘟嘟回來了忙問:“嘟嘟,你怎么不高興啦,沒找到好朋友嗎?”
小熊嘟嘟委屈的把事情的經過講給媽媽聽。聽著聽著,媽媽笑了起來。沒等嘟嘟講完,媽媽已經笑得直不起腰了。小熊嘟嘟見媽媽這樣笑,也跟著傻笑起來。可是小熊嘟嘟卻不明白大家為什么都笑呢?(請幼兒找錯改錯)后來呀,小熊嘟嘟認真學習,它學會了正確使用量詞。再后來呢,它有了許多許多的好朋友。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13
繪畫意圖:
當孩子尚不能用語言文字充分表達自己之前,他們最喜歡的表達方式就是繪畫。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
繪畫年齡:
小班幼兒。
繪畫步驟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14
【設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可愛的魚類朋友》中,小朋友們對各種各樣的魚已經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他們還時常用身體動作來模仿小魚憨態可鞠的樣子,他們的這一表現讓我想起了我曾看到中央三臺播放過的一段幽默劇《釣魚》,因此,我為孩子們剪輯了一段幽默詼諧的《匈牙利舞曲》音樂,讓小朋友們在樂曲聲中,用自己的動作和道具表現“魚”和“魚餌”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引導幼兒用各種動作和表情,創編和表現各種狀態下的魚和與之逗趣的.魚餌,讓幼兒在韻律游戲之中體驗到身體律動和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己幽默詼諧的身體動作表現“魚”和“魚餌”之間的有趣故事。
2、能根據音樂的變化創編與之對應的逗趣動作,并能和同伴合作表演。
3、體驗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剪輯好的《匈牙利舞曲》音樂和《釣魚》幽默劇的表演;魚鉤頭飾10個,用舊塑料袋做成的魚胸飾10件。
2、小朋友看過幽默劇表演,有過合作表演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欣賞一段幽默劇《釣魚》的表演,初步感受《匈牙利舞曲》歡快活潑的音樂風格。
2、集體傾聽音樂,初步分辨各段音樂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并進行舞蹈創編活動。
(1)、教師當魚餌,全體幼兒當魚,聽第一段音樂表演。重點啟發幼兒創編魚在各種狀態下的動作與表情。
(2)、請幾名幼兒當魚餌,其他幼兒當魚,聽第二段音樂表演。重點啟發幼兒創編魚餌的動作。(如果幼兒創編有難度,則遷移幼兒生活經驗,怎樣和朋友友好相處?怎樣關心和討好父母親人?等等。)
3、嘗試創編“魚”和“魚餌”相互逗趣、合作游戲表演的動作。
(1)、請一半幼兒當魚,一半幼兒當魚餌,聽音樂合作表演。重點引導幼兒創編相互逗趣、互相合作的動作。
(2)、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和表演不同的游戲結局,聽音樂表演。
4、集體表演音樂游戲《釣魚》,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1)、幼兒自由結伴,聽音樂合作表演。
(2)、互換角色或重新選擇伙伴,聽音樂合作表演。
5、集體觀看央視播放的一段三人表演的幽默劇《釣魚》。引發幼兒下次參與《釣魚》系列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范文優秀 篇15
教學提示:老師準備彩色卡紙,者師教會孩子們認識歌中出現的顏色。老師有節奏地讀一遍歌詞,然后給學生講解歌詞。小朋友們跟著老師有節奏地拍手,讀歌詞。老師帶領小朋友學新歌。老師唱歌,小朋友們舉起手中的卡紙,唱到什么顏色孩子們就舉起什么顏色的卡紙。
課堂游戲:認識4種顏色
活動目的:讓小朋友分辨顏色.
活動準備:紅、黃、黑、白4種顏色的兔子頭飾。
活動過程:
老師給寶寶講故事;“兔媽媽生了4 個孩子,它們長著長長的耳朵,白的毛,可愛極了。一天天過去了,4只小兔長大了,可是它們長得一模一樣,連媽媽都分辨不清。怎么辦呢?兔媽媽想了一個好辦法,給兔寶寶做了4件不同顏色的衣服,一只兔寶寶穿上紅衣服,一只兔寶寶穿上黃衣服,一只兔寶寶穿上白衣服,一只兔寶寶穿上黑衣服。這回免媽媽可以分清它們了。”通過提問,讓孩子指認紅、黃、黑、白。給孩子紅、黃、黑、白4只氣球;讓孩子把不同顏色的氣球送給相應的小兔,也可讓孩子為小白兔涂上不同顏色的衣服。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給孩子介紹周圍物品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