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第一節 環境獨特的地理區域——東北
介紹東北的“三寶”——人參、貂皮、鹿茸人,讓學生了解這個常識。
[承轉] 東北地區不僅有莽莽群山、林海雪原,還有千里沃野,這就是東北平原。東北平原土地遼闊,土質肥沃,生產的機械化程度較高,是生產糧食的好地方,成為我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所生產的農產品產量大,不令滿足當地需要,而且能大量運往祖國各地。
[提問] 那么東北平原主要有哪些農產品呢?
[學生] 玉米、春小麥、水稻、大豆、甜菜等。
[教師] 東北的農產品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50年來,一批批志愿者從全國各地來到東北開荒種地,將昔日的“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但長期的開墾使水土流失嚴重、土地生產能力下降,生態環境惡化。照此下去,“北大倉”是否又會變成“北大荒”呢?
[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認識“三江平原的變遷”,以引導學生對濕地開發和保護問題的思考,樹立保護物種多樣性、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觀念。
【第2課時】
[導入新課]
同學們復習上節課所學的東北大地的知識并熟悉東北地區的地圖。
[提問] 同學們說一說東北主要有什么山脈?東北地區氣候有什么特點?東北有哪些豐富的土地資源?
今天我們學習東北的第二課時。
[教師] 同學們,知道嗎?在東北地區除了有許多森林資源之外,地下還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講授新課】
[提問] 看一看這里都有些什么?你可以依據所看的地圖告訴大家這些寶貝在什么地方嗎?指導學生讀圖6.14“東北主要礦產資源與工業城市分頁圖”,找出本地主要的礦產以及它們所分頁的地方。
[學生活動] 閱讀書本p.31,結合收集資料,完成書本活動第1~3題。
[學生回答] 煤炭、鐵礦、石油等。煤炭,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撫順、本溪、黑龍江的雞西、鶴崗;鐵礦,主要分布在遼寧省的鞍山、本溪;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大慶油田、吉林松原油田、遼寧遼河油田。
[提問] 那么,在這里進行哪些工業生產最方便、最好呢?同學們對照地圖看一看自己的推斷對不對?
[學生] 鋼鐵工業、機械制造工業、化學工業……
[師生小結] 東北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重點建設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它利用本地豐富的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逐步形成了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為主體的工業結構,形成以重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傳統工業基地,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
[提問] 請同學們在圖中找出本地主要的工業中心和主要的生產部門。
[轉承] 任何工業的生產活動都要依據實地的資源情況進行,這叫因地制宜,只有這樣才能有良好結果。由于部分自然資源在開采過程中走向枯竭、產業結構老化等原因,東北近年來經濟地位在全國相對下降,國有企業開工不足,就業、再就業壓力增大,東北的工業迫切需要改革。在此背景下,黨中央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任務。
[活動] 多媒體展示課本p.33圖6.19“德國魯爾工業區”、p.34圖6.21“遼中南工業區”,讓學生結合書本p.33案例,仔細觀察、查找、分析、歸納并回答下列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1.德國魯爾工業區和遼中南工業區發展傳統工業的條件有哪些方面相似?哪些方面不同?
2.說說東北的傳統工業改造及發展可從中借鑒哪些有益的經驗?
3.請你為振興東北出謀劃策。
提問,學生小組代表上前指圖回答,其他學生補充,教師適當點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