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 第四節 西部地區
第六章 認識不同的區域 第四節 西部地區教材分析
西部地區是與東部相對,范圍廣闊、資源豐富、環境脆弱、亟待開發的地區。因此,設想本課教學中多運用比較法,突顯東西部之間的經濟差距,比較東西部地區各自的優勢和不足,明確開發西部以及東西部地區合作互補的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明確西部地區的范圍和包括的省級行政區;了解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與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明確開發西部地區的重大意義;認識西部地區豐富的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狀況,認識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認識西部地區脆弱的生態,明確西部開發過程中,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并重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2.過程與方法
運用地圖和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讓學生在分析探究中學習并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樹立開發建設與環境保護并重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明確西部的環境治理要尊重科學因地制宜、協調好人地關系。
教學重點
西部地區的資源與開發;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
教學難點
以地圖、資料等讓學生認識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明確這些重點工程的意義。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播放西部美麗風光錄像片《青藏高原》]
師:同學們看了這美麗的風光,還有結合平常的所見所聞,西部給大家的感覺是怎么樣的呢?誰來談一談?
生:雪峰連綿、大山大川、地形崎嶇、風光美麗、資源豐富等。
師:的確,我國西部風光綺麗、資源豐富。那么,美麗而令人神往的西部,究竟是指我國的哪些地區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西部。
師:請大家看屏幕,閃動部分就是西部地區,西部地區指的是哪些省市呢?這四個省市主要位于我國四大地區的哪一個地區?那么位于青藏地區有哪些呢?西部的范圍總共包括幾個省市呢?所以西部地區等不等于青藏地區加西北地區呢?
生:結合地圖和教師的問題,認識西部地區的范圍,熟悉西部地區的省級行政區,并逐一落實在地圖上。
師:根據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西部大部分地區的自然條件如何呢?
生: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比較崎嶇。氣候干旱或高寒。總的來說,自然條件比較惡劣。
師:對!自然環境如此惡劣,那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呢?請大家一起討論p.60活動。(注意:給出人均東部gdp=8739.6元)
生:討論p.60活動。
師:從剛才的數據比較,我們看到了西部相對于東部而言,經濟發展還相對落后。所以,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什么決定?
生:西部大開發。
師:西部大開發,關系你我他。我們作為中華兒女,就應該了解西部,以積極的態度去迎接西部大開發!據我所知,同學們已經收集了許多與西部有關的資料,有些還制成精彩的幻燈片,已經保存在老師這里了。今天,我們就來一次信息交流會,主題是“美麗的西部”。主要是交流有關西部的知識,也可以結合圖片解說,還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下面,“美麗的西部”住處交流會正式開始。
生: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收集資料并制作而成關于西部的幻燈片,并談及自己對西部的風光、人文、資源、經濟等方面的感受。
師:怎么樣?同學們講得不錯吧?非常全面,相當精彩!我們掌聲鼓勵,好不好?通過這次交流會,我們大家對西部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在西部可以開發些什么呢?
生: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和課本p.61~62的地圖、資料,歸納西部地區的主要資源和大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