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長城》教案
教學重點 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
教學難點 中共七大的召開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前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
1、七七事變發生時和九一八事變發生時的時局有什么變化?(a、日軍:已由進攻東北發展為準備進攻華北乃至整個中國。b、中國:國共內戰停止,共產黨的軍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c、國民黨軍隊:由“不抵抗”轉為“堅決抵抗”。d、結論:九一八事變后的抗戰是局部的,七七事變后的抗戰是全國性的。)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一邊板書示意草圖,一邊介紹戰爭態勢)七七事變后,日軍占領了北平、天津,向西進攻山西,共產黨的八路軍配合國民黨軍隊作戰,取得平型關大捷。不久,另一路日軍從山東南下,在臺兒莊北國民黨的軍隊殲滅了。后來八路軍在華北多公里戰線上,發動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軍。這三次戰役的具體情況,請大家進一步學習教材有關內容。(布置學生閱讀全課內容,對重要的時間、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按小組交流個人看法。)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平型關大捷和臺兒莊戰役
1、組織學生通過列表,回答平型關大捷的知識點:
抗日戰爭的勝利
1、完成83頁“練一練”:選a(8月15日)。
2、組織學生討論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引導:
a、平型關大捷、敵后游擊戰、百團大戰等是共產黨和人民的抗戰;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的抗戰;還有愛國華僑對抗戰的貢獻等,說明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團結抗戰得來的,它改變了百年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歷史。
b、美國在太平洋打擊日軍、蘇聯紅軍進攻東北的日軍、加拿大白求恩大夫志愿援華等,說明了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組成部分,得到了國際間的有力配合和援助。
c、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這是取勝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