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
第7課
一 內容與分析
本節課要學的內容戊戌變法,指的是公車上書,百日維新。其核心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理解它關鍵就是要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等史實。學生已經學過變法,本節課的內容戊戌變法就是在此基礎上的發展的,由于它還與政治有一定的聯系 ,所以在本學科有重要的地位,教學的重點是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解決重點的關鍵是利用已有的教材內容、圖片等直觀手段,從康、梁的活動入手,講清公車上書的情況。通過分析、理解、歸納等方法掌握百日維新的內容。
二目標與分析
1.目標:掌握公車上書及維新變法運動的展開,分析戊戌變法失敗原因,記住百日維新的變法內容。
2、分析:了解康有為、梁啟超變法一事對社會各界的影響,加深對變法運動失敗的理解。掌握維新變法運動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知道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改良運動,是愛國的、進步的。就是指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和戊戌六君子等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對百日維新的作用和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理解與掌握有一定的難度。產生這一問題的困難的原因是初二的學生理解分析能力較差。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通過分析百日維新詔書的內容,哪些觸及頑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分析支持維新變法的人有哪些,其中關鍵是要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四教學過程設計
先復習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簽訂,帝國主義瓜分狂潮及情況介紹。
現在我們做一個假設:我們都生活于19世紀末這個動蕩的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看待當前的時局?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火之中?談一談你的看法、想法。
我認為首先推翻清朝統治;必須改革;要發展科學技術;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必須實行革命行動。
總結:和大家一樣,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們就介紹當時最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變法。
問題一:公車上書
設計意圖:通過此目使學生了解公車上書是怎么一回事及原因、經過、結果。
師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內容,找出要點。教師講解并適當補充,提出問題學生回答。
問題1:戊戌變法是在什么情況進行的?
甲午戰爭后,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日益加重。
問題2:你知道代表人物是誰?誰能介紹他們的情況?
康有為、梁啟超是維新變法的主要代表,他們為推動變法進行了大量的活動。
問題3: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公車上書。請一位同學介紹公車上書的內容。
問題4:公車上書由于頑固派的阻撓沒有傳到皇帝手中,但在社會上產生巨大的反響,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梁等人還進行了哪些維新變法活動?
①創辦《萬國公報》后改為《中外紀聞》
②組織強學會
③維新派團體形成
④創辦《時務報》《國聞報》各地組織學會、學堂等。
例題一:使康有為等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警醒并要求變法的事情是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