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筑長城教學設計
2.臺兒莊戰役
教師講解:同學們,臺兒莊戰役打得是非常慘烈的,你們知道為什么日軍要向徐州進攻嗎?同學們現在看一下《臺兒莊戰役形勢示意圖》,徐州是哪兩條鐵路的交匯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講解:對,徐州津浦鐵路和隴海鐵路的交匯點,那么它向南可以到達哪里呢?
教師講解:它向南可以到達國民政府的統治心臟地區南京、上海,而臺兒莊是徐州北面的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年春,日軍從山東分兩路南下,進攻徐州。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將日軍一路阻止在山東臨沂,另一路阻止在山東臺兒莊。雙方在臺兒莊展開激戰。(教師讓學生觀看視頻:臺兒莊戰役)
學生活動:請聽我訴說:血戰臺兒莊的故事
教師提問:臺兒莊戰役的結果怎樣?
學生回答:中國軍隊完成了對日軍的包圍,并發起全面反攻。日軍腹背遭到打擊,狼狽向北敗退。中國軍隊共殲敵一萬多人,這一次戰役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重大勝利。(教師可適時補充)
二、百團大戰
學生討論:百團大戰是在什么背景下發生的?
學生看書思考:閱讀教材80頁第二段小字,然后說一下日軍對敵后根據地采取了什么行動,而這些野蠻行徑迫使中國共產黨采取了什么回擊措施?
教師講解:對,他們實行了“囚籠政策”和“三光”政策。那么有沒有同學向我們解釋一下這兩種政策呢?
教師講解:很好,同學們都答得非常詳細啊。這兩種政策是非常野蠻粗暴的,為了反擊他們,中國八路軍主動出擊,打了一場百團大戰。現在我們來看一段關于百團大戰的視頻。(學生觀看視頻:百團大戰)
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列表,回答百團大戰的知識:
時間 參戰軍隊 指揮者 規模 目標 特點
教師設疑:百團大戰有何戰績?那它對抗戰的勝利具有什么樣的歷史意義呢?(學生觀看視頻后作答)
教師點撥:同學們可以看一下我們課本上81頁的那張小圖表。在百團大戰中,八路軍出動了一百多個團,在彭德懷的指揮下,戰役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八路軍發動的最大戰役,沉重地打擊了敵人,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提高了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抗日武裝的威望。
組織學生解決教材81頁“動腦筋”:你能試一試,從目標、規模和戰績三個方面來評價百團大戰嗎?(視教學時間機動處理)
教師小結: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等是共產黨和人民的抗戰;臺兒莊戰役是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抗戰;中國軍人在戰場上英勇獻身,用中國軍人的血肉之軀筑成抵御外來侵略的長城;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共產黨軍隊在敵后戰場,國共兩黨聯合抗戰,用中華民族的血肉之脈筑成抵御外來侵略的長城。
活動與探究:
在這三場戰役中,中國軍民表現出怎樣的精神?寫一篇200左右的小短文。
第二課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