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太平天國的斗爭
生:(閱讀并作標記)
師:從書上的分析你能否看出,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應怎樣入手?
生:(思考并做答)
師:分析原因要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入手。也就是書上提到的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我們先看主觀方面。關于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觀原因,其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一起找一找局限性表現在什么地方?
生:(思考并作答)
師:(歸納)最突出的一個表現就是我們上節課所分析的《天朝田畝制度》。由于農民是小生產者,有自身無法克服的種種局限性。這一制度不可能徹底解決土地問題,因此革命也就很難長期堅持下去;再有就是關于太平天國沒有徹底戰勝封建思想的武器。天京變亂的起因就是領導者封建特權思想的膨脹,結果斷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參加太平軍的將士大都是農民,迫于生計才參加革命,因此革命的目標不明確。
失敗的主觀原因之二是戰略上的失誤。太平軍從金田起義后,北上途中打了許多勝伏仗,但卻棄地不守,得而復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國手里就只有一個天京了。各地反動統治重新恢復,嚴重威脅著革命政權;再如前面分析的北伐手失敗原因也屬戰略上的失誤。
不管是農民的局限性,還是戰略上的失誤,歸結起來都是因為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洪秀全給予這支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隊伍唯一的指導思想是拜上帝教。拜上帝教是用反封建斗爭中的農民的樸素的革命平等觀念來改造歐洲資產階級帶來的基督教。這種宗教信仰對于農民革命的發動雖然有積極作用,但它終究不是科學理論。由于宗教上的隔閡,太平天國不能聯合各地風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由此可見,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不可能把革命斗爭引向徹底勝利。
外因是條件,內因是依據,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太平天國內部存在許多弱點,可是它所面臨的敵人除滿族貴州、漢族地主外,還有我國農民戰爭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這些反動勢力之間雖然有矛盾,但是他們對農民戰爭的敵視卻是一致的。這樣,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聯合絞殺了太平天國革命。
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盡管如此,太平天國在歷史上的功績卻不可抹殺。
3. 歷史功績
師:教材將反封建作為首要的歷史功績。你們對這一點怎樣理解?
生:(思考并回答)
師:(歸納總結)因為推翻封建統治是歷史的潮流,而太平天國在很多方面都嚴重地動搖了清朝反動統治的根基,猛烈地沖擊了當時的封建經濟制度。太平天國革命是順乎歷史發展要求的。所以其反封建性是首要的歷史功績。
反封建的同時,太平天國又擔負起反抗外來侵略的任務。反抗的內容有兩方面,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找一找
生:(翻閱教材,但極可能忽視閱讀與思考中的材料)
師:(總結并引導)開展大規模的武裝斗爭是反抗的一個重要內容,前面在講上海戰役時曾經談到過。除了武裝斗爭外,還有沒有其它斗爭的形式?(投影:第38頁~39頁閱讀材料“太平軍占領軍波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檔案中記載:連一箱鴉片都沒有賣得出去。”“英商滿載生絲的輪船經過角直鎮,不肯向太平天國稅局納稅,被扣壓。英國領事強為干涉。太平天國提出抗議:太平天朝定制,商貨經過稅局,有一定之稅金,今貴國商人之行為,既違定制,而貴國官長強為干涉,于國際交誼甚不合。特此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