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生活
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生活
【課標要求】
1.知道“兩彈一星”的成功研制、“秈型雜交水稻”的培育推廣等標志性成果,以及“863”計劃的制定。
2.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為例,說明信息技術在促進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3.列舉九年義務制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事實,認識教育發展在“科教興國”戰略中的地位。
4.了解我國文化藝術和體育事業的主要成就。
5.以人們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變化為例,說明改革開放對人們生活方式所產生的影響。
6.知道就業制度的變化,認識社會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就業觀念。
7.以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為例,說明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單元概述】
本單元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后在科技、教育和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皟蓮椧恍恰、“秈型雜交水稻”、“863計劃”凝聚著老一輩科學家的辛勤和汗水,科教興國給人以希望,申奧成功讓國人振奮,這一切都展現了騰飛的中國在21世紀的美好前景。
【真題解析】
【宜昌市 】 閱讀下列材料:
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不只一次的發生變革。一些變化可以說是向現代化進步的,……這些變化包括:公共衛生、身體保健和食品配給的進步;基礎教育和現代通訊手段的推行,擴大了文化普及的范圍,使更多的人掌握了文化;高水平的工業化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消費商品,從最初的保溫瓶、電風扇發展到手表、自行車,隨后是電視機和洗衣機,到了20世紀90年代,則是汽車和空調。
——摘自《劍橋插圖中國史》
(1) 材料的作者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什么?
(2) 材料說“中國不只一次的發生變革”,請你列舉出你所知道的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變革。(至少舉出兩例)
【解析】本題考查的時間跨度大,需要一定的歸納能力。材料的中心句是“一些變化可以說是向現代化進步的”,而且材料中的“變化”也印證了這一觀點。根據所學的歷史知識可知道,建國后的改革主要有,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改革開放。
參考答案:(1)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向前發展的,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2)建國后的改革主要有,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改革開放。(任意回答兩個即可)
【知識運用】
一、單項選擇
1. 我們現在通常說的“兩彈一星”指的是
a.原子彈、氫彈、人造地球衛星 b.原子彈、氫彈、實用通信衛星
c.原子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 d.導彈、氫彈、返回式衛星
2. XX年10月15日,實現我國載人飛船航天夢想的飛船是
a.神舟一號 b.神舟二號
c.神舟四號 d.神舟五號
3. 首批列入863計劃的領域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