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文化、社會生活
c.《開國大典》 d.《抉擇》
9.建國以來,我國人民對于時間的掌握發生著變化,有這樣的說法: 50年代看天上(的太陽), 70年代看墻上(的掛鐘), 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 90年代看腰上(bp機、手機)。 這一變化主要反映了
a. 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 b. 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變化
c. 我國的輕工業發展很快 d. 我國人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變化
10.改革開放以來,人們衣食住行方面發生巨大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們的生活方式變革,觀念進步 b.城鄉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長
c.國家重視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開放使我國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
二、材料解析
11.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物理學家趙忠堯歸國途中被駐日美軍關進監獄,在祖國人民和世界科學家的聲援下才恢復自由。他用在國外省吃儉用攢下的錢,購買了一批科研器材,為中國原子能研究組裝了第一臺質子靜電加速器。
材料二:作為“第一個在英國獲得教授職稱的中國人”,物理學家彭桓武被問到為什么要回來時說:“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要理由!”
材料三: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決定以探親名義回國,卻被無理拘禁,失去人身自由長達5年之久……
請回答: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我們應該學習這些科學家的什么精神?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3月20日,在瑞士沃德州從艾格爾到雷恩的火車上,記者碰見兩個女學生,一個來自廣東,一個來自重慶。她們在國內讀完高中,到附近一所相當于大專的美國學校讀書已經3年,明年將要畢業。每年回兩次家,學費加零用一年要花30多萬元,3年下來,兩人都花了100多萬元。問到留學的收獲,她們都很茫然。
材料二:來自上海的小萬今年24歲,他認為自己出國一年,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這錢花得值。小萬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現在瑞士格里昂學院就讀酒店管理。剛剛一年,已經是學院一個餐廳的主管,吃住除外,學校每月給他開1300瑞郎,這是瑞士法定的最低工資。小萬說,不在乎錢,大老遠來就是要學到東西。看看國內的五星級酒店,上層管理人員一般都是外國人,中國人大都是搞低層服務。為什么?我國在酒店管理方面落后。瑞士的酒店管理歷史悠久,馳名世界。格里昂學院是該領域著名的五所學院之一。他選擇這里,目的是把最先進的東西學到手,然后回國。
材料三:從法蘭克福到北京,公務艙的價錢約為經濟艙的兩倍,達8000多元人民幣。兩位中學生模樣的同學在靠窗的公務艙坐席上坐著,瞇著眼,聽著耳機。等他們醒來記者問:“兩位同學是回國吧?”“是,回去考托福。”男同學回答。“這邊不是考雅思嗎?”“是,但雅思太難考了,回去考托福,明年去澳大利亞。”“你們在哪里留學?”“愛爾蘭,跟農村一樣。”“在歐洲這一年花了多少錢?”“學費17萬元人民幣,班里有來自孟加拉國的,巴西的,日本的,還有幾個荷蘭的,學幾天就走幾個,又來幾個,我算學得最長的了。”“你們在歐洲一年,都有哪些收獲?”“英語口語有長進,跑了11個國家,坐汽車,乘火車,花的錢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