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鋼鐵長城教案(精選2篇)
第14課 鋼鐵長城教案 篇1
第15課 鋼鐵長城教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概括人民軍隊的發展特征中,感悟現代化軍隊中科技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從小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信念。2.在體驗人民軍隊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時,說出怎樣面對考驗,取得成功。3.在探究人民海、空軍的建立發展過程中,認識到我國國防力量的加強,猶如形成一條“鋼鐵長城”,從而增添民族自豪感。知識與能力1.分階段簡要講述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歷程。 2.根據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史實,能夠說出人民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特點,說出科技發展對國防建設的作用。3.根據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史實,能夠說出人民軍隊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主要作用,進而說出“鋼鐵長城”的含義。4.通過課前預習,培養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究:“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等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1.在體驗歷史發展變化的過程中,初步掌握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環節和注意 事項。2. 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掌握主題探究學習的主要環節及注意事項。網3.在分組探究的過程中,初步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1.重點: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過程。2.處理方法:運用問題提示,引導自學,初步建構知識結構;運用新情境中的問題,深化對人民海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歷程的理解和掌握。3.難點:“鋼鐵長城”的理解、科技在人民軍隊中的作用和人民軍隊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等的概括。4.處理方法:運用問題探究的方法,通過解決由淺入深的問題,突破難點;通過創設歷史場景,在感受歷史發展變化中,突破重點。課前導學1.運用預習提綱,預習本課課文。2.收集有關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 事跡,準備再現蔣道平空戰的短劇。3.收集有關人民軍隊發展歷程的圖片、材料。4.復習有關舊中國的國防知識,如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等。 教學滲透通過各個時期各軍種裝備圖片展,感悟科技強軍的重要性;閱讀相關材料以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教學資源 1.多媒體展示平臺。2.自制課件:相關文字材料、圖片材料、問題鏈接各個時期各軍種裝備典型圖片,影片《國慶50周年大閱兵》等。3.相關網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人民日報社網站等。板書設計教學設計教師活動[來源:第一范文網]學生活動預期效果導入新課出示長城的投影。 設計如下問題引入新課。 這就是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的長城。 它顯示了我國古代科技文化的輝煌成就。 誰能告訴大家,當初統治者修筑長城的目的是什么?對,現在我們已經把長城作為國防的象征,如今那古老的泥土城墻已被 現代化裝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座鋼鐵長城所取代。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巨大發展變化。板書:第14課鋼鐵長城抵御少數民族的掠奪和屠殺,屬于國家的防御工程之一。從學生熟悉的長城入手,引入新課,以拉近教材與現實間的距離,并用圖片以增強形象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學生的發言,引入新課。教授新課簡介本單元的主要內容:新中國的國防和外交,具體分為3課內容:鋼鐵長城、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國外交的新發展;另有1節活動課。為了更好地學習本課內容,充分顯示同學們的學習水平,我們把全班同學分成三組,看看哪一組能獲得本節課的優勝組稱號出示預習提綱(見板書設計,要求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完成這些問題。引導學生檢測預習效果。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進行調控,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自學效果的檢測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或板書內容進行評價,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并引導學生修正回答內容。 教師依據板書,簡介本課主要內容。學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分組依據預習提綱,閱讀課文,完成板書需要填的部分,可以小組內討論,形成共同意見,并推選一名代表準備檢測預習效果或完成板書空白內容。網海軍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前夕: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成立后的70年代: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研制出多種艦艇,如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等;90年代以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空軍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前夕:從屬于陸軍;成立后的70年代: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取得戰果;制造出多種機型;并走上國產化道路;90年代以來:現代化建設的新飛躍,自行研制加上引進,新型飛機增多。 導彈部隊發展歷程:新中國成立前夕:沒有;成立后的70年代:57年才組建戰略部隊;90年代以來:具有較強的戰斗力。分組學習,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增強競爭意識,提高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分析和解 決問題的效率。運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自學本課內容,解決預習提綱中的問題。檢測預習效果可以用以下方案中的一種:各組選出一名學生代表運用教材內容回答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板書空白內容。 各組選出一名學生代表運用教材回答問題;教師請另一位同學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板書空白內容。各組選出一名學生代表自己邊回答問題,邊完成板書空 白內容。出示新中國成立時、我國自行研制的、XX年出訪歐洲的海軍編隊等軍艦圖片,要求學生閱讀圖片,結合本課內容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圖片簡要介紹我國海軍的發展歷程。 2.依據圖片和課文內容,說出我國海軍裝備的變化特征。 這說明了什么問題?3. 你認為我國海軍的逐漸強大有哪些重大作用?4.有人說舊中國有海無疆,而新中國的海軍則能夠保衛祖國的 海防。 你認為這話是否正確?請用史實說明你的觀點。在學生展示其探究結果時,適時進行引導,糾正學生的學習失誤,并鼓勵學生大膽探究。人民空軍的發展還經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考驗。 請幾位同學分別扮演蔣道平、美國飛行員、中朝人民,再現蔣道平空戰及空戰歸來后受到人民歡迎的歷史場景。其他同學在觀看這幾位同學的表演時,思考并準備回答以下問題。 1.蔣道平是在什么情況下抗擊美軍的?蔣道平的行為為什么能夠得到中朝人民的贊揚?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2.剛才幾位同學再現歷史場景的效果如何?應該怎樣再現歷史場景?3.比較人民空軍和海軍的發展歷程,說出兩支軍隊發展過程中的相同點。 在學生展示其探究結果時,適時進行引導、糾正學生的學習失誤 ,并鼓勵學生大膽探究和體驗。推出教材導言中的兩幅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下列問題。1.說出兩幅圖片的主要不同點。2.結合所學知識,說出導致這些不同的主要原因。3.根據教材的圖片材料,簡要說說我國導彈部隊的發展歷程。 4.從前面的探究過程中你能歸納出“閱讀材料,解決問題” 的學習過程分為幾個環節嗎?閱讀材料,分組討論,形成共識,每組推薦一名代表,陳述自己組的答案。1.可以依據板書內容介紹,具體內容略。2.逐漸強大;現代化科技含量不斷增加;我國自主研制的軍艦逐漸增多。 說明我國科技迅 速發展;科技對軍隊的更新起著決定性作用;應從小樹立愛科學、學科學的信念。w3.保衛祖國的海防,抵抗外敵入侵。4.正確。 如鴉片戰爭時,英軍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甲午戰爭中,雖然清朝海軍裝備了近代武器,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敗而使北洋水師全軍覆滅,清政府被迫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 新中國成立后,海軍力量不斷壯大,有力地保護了祖國的海防。幾位學生代表再現歷史場景,其他學生帶著問題,欣賞學生代表的表演。 仔細審題,分組討論,每組推薦一名代表,陳述解決問題的答案。1.是在我國空軍剛剛誕生,敵人異常強大的情況下抗擊美軍的。 因為他保護中朝人民的利益,不畏強敵,敢打敢拼,英勇殺敵,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要敢于正 視挑戰,勇敢接受考驗;要為保護人民利益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奮斗。 2.明確所要體驗或再現的歷史事件的發展特征;依據特征,選擇體驗或再現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典型表現;設計體驗或再現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全力進行體驗或再現。 根據學生代表的具體體驗或再現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標準有:是否抓住歷史發展特征、是否是典型表現、是否進行設計、是否全力投入等方面。3.共同點:逐漸強 大;現代化科技含量不斷增加;我國自主研制的武器不斷增多。仔細審題,分組討論,每組推薦一名代表,陳述解決問題的答案。1.發生了質的變化,科技含量不同,作戰效果不同。w2.科學技術的發展;政府的重視;經濟的發展等。 3.根據板書內容進行簡介,具體內容略。4.首先讀懂材料,明確材料的主要內容;其次回憶所學知識,把材料內容與所學知識相結合;再次認真審題, 明確問題的任務;最后根據問題任務和材料內容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其中讀懂材料、認真審題是關鍵。本環節目的是使學生在新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深化對新中國海軍發展歷程的理解和掌握。 其中第二問還兼有完成情感目標的作用。 第三問運用探究式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突破本課難點。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只要意思符合即可。如學生在探究中出現困難,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發現探究對象或對問題進行分解,以降低探究難度,使學生順利地學習探究。 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也是合作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探究時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間的合作協商。 本環節由再現歷史場景和體驗歷史發展入手,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新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人民空軍的發展歷程。 其中第一問評價再現歷史場景的體驗式學習為切入點,用問題解決的方式來實現情感目標2、突破本課的另一難點;學生在表演時要引導學生突出蔣道平的英勇奮戰和受到人民的廣泛贊譽。 第二問,是為完成過程目標而設計,注意引導學生歸納體驗過程和注意事項。 第三問是為完成情感目標1、鞏固情感目標2而設計的,能力要求較高。 本環節學生學習方式比較靈活,有探究、體驗等,還有調節學生學習情緒和學習氣氛的目的。 本環節由歷史圖片材料入手,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新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我國導彈部隊的發展過程,鞏固已經實現的情感目標。 其中第四問是為完成過程目標2而設計的,在前面探究基礎上,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探究過程,再結合本環節的系列問題來回答問題。 同時,在以下問題探究中要引導學生回憶探究環節和注意事項,再解決問題。復習鞏固與深化。 運用下列問題,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重新歸納本課內容,并完成過程目標和情感目標,突破本課最后一個難點:理解“鋼鐵長城”的含義。 1.本課主要講述了哪些重要內容?根據這些內容你能說出“鋼鐵長城”的含義嗎?由新中國的“鋼鐵長城”,你能得到哪些認識?2.本課的學習過程基本都采用了分組學習的方法,你能說出分組學習的好處嗎?在分組學習中你向同伴學習了哪些學習方法?在學生展示其探究結果時,適時進行引導、糾正學生的學習失誤,并鼓勵學生大膽探究。細審題,根據問題要求,重新歸納本課內容,并回憶所學相關知識,解決問題鏈。 1.人民海軍、人民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歷程。 主要指人民軍隊英勇作戰的優良傳統與先進的武器裝備相結合,構筑了堅固的保衛祖國疆土和安全的防線,這就是“鋼鐵長城”。 為祖國國防事業的迅速發展而自豪;為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而自豪;為祖國更加繁榮而努力學習等。2.可以集思廣益,形成全面解決問題的答案,避免失誤。同伴的細心審題、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感染了自己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回答 即可。本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新情境中分析和解決問題,根據問題要求重新歸納本課知識,并回憶所學相關知識,以深入理解和掌握本課知識,完成本課的過程目標3和情感目標3,實現讀史明智的教育功能。小結通過本課學習,我們對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壯大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 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壯大,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的結果,也是我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表現。我國經濟的騰飛為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當然,我國人民的努力拼搏,特別是軍事科學家們的奮斗,直接促進了我國國防力量的強大。 作為一名中國人,能不為我國國防力量的強大而自豪嗎!最重要的是,從我國國防力量的逐漸強大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怎樣學習,特別是怎樣學習歷史,怎樣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怎樣從歷史學習中吸取成長的經驗,以更好更快地成長。
布置課外活動任務:預習下節課內容;收集有關新中國國防力量發展的圖片等。
教后記:
第14課 鋼鐵長城教案 篇2
第14課 鋼鐵長城教案
知識與能力:了解人民海軍、空軍、戰略導彈部隊的建立與發展
過程與方法:通過視頻、圖片、短劇建立學生對國防事業發展的感性認識。
通過講解、練習令學生初步建立邏輯關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走自主研發道路、發展高尖端科技是軍隊發展的必由之路。
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導入:人民解放軍稱謂變化、宗旨不變——為人民服務,是保家衛國的鋼鐵長城
一、人民海軍:
1、華東軍區海軍——背景:中國共產黨曾遭遇因沒有海軍而前途堪憂的時刻
時間:1949年4月23日
地點:造船廠分布較多的華東地區
2、近海防御系統的建立——北海、東海、南海艦隊各自守區與承擔的責任
3、裝備新型戰艦、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導彈驅逐艦:鞍山號
深圳號
核潛艇:潛伏流動的水下導彈基地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
刷新美國多項記錄
4、海軍多個兵種: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
二、人民空軍的建立與發展:
1)50年代——在朝鮮戰場取得輝煌戰績
逐漸走上自主研發的道路
2)改革開放以來——裝備新型戰機:國產
引進
三、導彈部隊——導彈分類
中國自主研發導彈核武器的歷程
導彈部隊任務:實施核反擊
戰略導彈部隊的建立
思考題:人民軍隊不斷發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為人民服務,道義正確
a 堅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
b 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結果
c 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和關懷
d 自力更生、敢打敢拼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