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鋼鐵長城:
點擊::第一范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人民海軍和人民空軍建立的史實、我國自行研制的導彈驅逐艦、我國自己制造的核潛艇;以人民解放軍導彈部隊的建立和發展為例,說明科技強軍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分析國防現代化即鋼鐵長城形成的原因,認識到堅固的國防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
(3)培養學生透過歷史現象來認識歷史的本質和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指導學生利用教材中的圖片資料、收集課外資料、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等,說明人民海軍、人民空軍和導彈部隊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獲取、收集、處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2)引導學生分析國防現代化即鋼鐵長城形成的原因,認識到科技強軍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比較的能力。
(3)通過自由辯論,訓練學生對歷史事件的陳述和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對人民海軍、陸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發展歷史的比較,感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威、國威,體會國防力量的日益增強。
(2)認識到鋼鐵長城的形成,反映了國家和民族的日益強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3)認識到堅固的國防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4)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學生國防觀念,從而使學生樹立起為中國的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現代化海軍、空軍的建立。把現代化海軍、空軍的建立定為本課的重點,也是一個能力激活點。可通過布置學生課前搜集相關海軍、陸軍、空軍的圖片和數據資料,在課上進行展示和講解,來完成解決重點的第一步,再通過教師所作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直接對比和展示,對現代化軍隊建設和發展情況的講解和展示,能夠激發學生在感知歷史的基礎上升起愛國主義情感,并能樹立為祖國國防力量的壯大貢獻自己力量的偉大理想。
2.難點:國防力量的強大與綜合國力增強的聯系,理解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關系。本課涉及的是海、陸、空多方面的軍種和兵種,強化學生理解國防力量的強大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的作用,就成為本課的難點。教師首先讓學生結合本課的標題自由討論鋼鐵長城會對現代化經濟建設起到什么作用?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了解和對近代中國外交的回顧可以回答出基本的答案:近代國防力量的衰弱是近代中國屢遭屈辱的一個原因,而清政府的腐朽統治是導致近代中國屢戰屢敗的主因,所以,建設現代化的國防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有力保證,而也正是由于我國綜合國力的強大、科技力量的壯大才有能力進行鞏固國防的建設。這樣還能提升學生的自豪感,進而教師再稍做小結,順利解決本課的難點。
教學媒體的選擇和使用
多媒體展示影視資料:展現人民海軍、陸軍、空軍和導彈部隊的發展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力爭形成活潑、生動、合作的課堂氣氛。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播放1999年建國50周年大閱兵的影視資料和建國初期的閱兵資料()(歷史影視資料\yuebing.rm)相隔五十年的視覺反差讓學生們直覺的產生這樣的疑問:僅僅五十年我國的軍隊建設怎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從而迅速激起對我國海陸空軍隊發展史濃厚的興趣,急切的想了解我國軍隊的發展歷程。通過兩副歷史畫面的對比使學生從視覺、聽覺和思維上直接對現代化的國防產生興趣,這樣順其自然的導入本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