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鋼鐵長城:
感知歷史:關于人民海軍,可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直接演示現(xiàn)代海軍發(fā)展的新式裝備,講解的過程中進行不同時期的國力,軍事勢力對比,再次采取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感受到現(xiàn)代國防力量海軍、陸軍、空軍的強大。并在此時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相關的海軍的圖片或數據資料,并進行相關的講解,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種建立和強大的過程形成感性認識,進而解決本課的重點“明確海軍的建立過程”,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同時可以適時穿插提問:“中國近代有海軍但是為什么卻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屈辱條約?而新中國的海軍為什么能夠保衛(wèi)祖國的邊疆!”引導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xiàn)實的問題,并能在比較中了解國家的強大與國防力量增強的關系。明確建立鞏固的國防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同時必須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進而突破本課難點。接著教師再次提問:“現(xiàn)代化的海軍如此強大,那么現(xiàn)代化的空軍發(fā)展歷程如何呢?是否也如海軍一樣有著輝煌的歷史呢?”順序導入空軍的演變歷程……
關于人民陸軍,采取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分時間段提問:近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陸軍是怎樣的一支軍隊?學生可簡要回答:可以說是一支“小米加步槍的軍隊”;教師提問:建國初期的陸軍裝備如何?學生可以根據課前搜集的資料回答:是繳獲了國民黨的美式武裝和日軍殘余武器的陸軍;教師提問:那么現(xiàn)代的陸軍裝備如何呢?學生回答:目前全軍有陸軍集團軍十八個,加上新疆軍區(qū)、西藏軍區(qū)部隊,共計有二十五個步兵師,二十八個步兵旅,九個裝甲師、九個裝甲旅,兩個炮兵師、十七個炮兵旅,十九個高炮或防空旅。在五十三個步兵師或旅中,機械化部隊僅占到百分之二十左右。通過每個階段陸軍狀況和裝備數據的對比,使學生直觀上對現(xiàn)代化的陸軍形成鮮明的認識,從而了解國家經濟、科技的強大對國防力量的巨大貢獻,同時明確國防的鞏固和建設是我國現(xiàn)代化經濟建設的有利保證,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解決本課難點。
關于人民空軍,根據初中二年級學生的生理年齡特點,可以出示教師做的幻燈片演示現(xiàn)代化飛機的新型機型,并對其各自的戰(zhàn)斗力作以相關的介紹,強化對其現(xiàn)代化程度的介紹,再次使學生在感知空軍發(fā)展歷史的同時,能夠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比較和概括同時可以通過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圖片、文字和影像資料,介紹空軍經歷的嚴峻考驗,尤其是對在抗美援朝中功勛卓著的戰(zhàn)斗英雄王海、蔣道平的事跡進行講解。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表述歷史與評價歷史的能力,同時適當出示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飛天的圖片,縮短歷史與現(xiàn)實的關系。也可讓學生自發(fā)的介紹航天英雄楊立偉,激活學生的興奮點,吸引他們課后也想去多了解空軍發(fā)展的歷程,升華他們那種愛國的情感,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相關網站。()使學生在感知歷史與積累歷史的同時,能夠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比較與概括,再次增強理解國家的強大與國防力量增強的關系,進而再次是難點弱化。
關于導彈部隊,教師通過相關資料()的展示,讓學生增強感性認識,并明確現(xiàn)在我國的導彈部隊已經是我國的第二炮兵部隊,擔任著核反擊的任務,但我國政府聲明絕不先使用核武器并絕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時產生想為祖國現(xiàn)代化的國防建設奉獻出自己力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