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
2.通過實驗,觀察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
3.觀察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fā)散作用的演示實驗,并通過分析進一步認識什么是會聚,什么是發(fā)散.
4.利用光的折射規(guī)律,分析平行于玻璃三棱鏡底邊的光通過三棱鏡以后的光路,從理論上弄清凸透鏡為什么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凹透鏡為什么對光起發(fā)散作用.
四、教學過程設計
1.引入課題
列舉放大鏡的鏡片、眼鏡的鏡片、照相機的鏡頭、幻燈機的鏡頭、以及電影放映機、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的鏡頭.可以把教學內(nèi)容事先繪制在膠片上用投影幻燈打在幕布上,方便課堂教學.
2.新課教學
讓學生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觀察各種形狀的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截面形狀,進而通過提問,認識這兩種透鏡.
組織學生觀察、討論,引導同學先找出帶有共性的特征,這些特征是什么?
再分析不同類別的透鏡有什么不同特征.
用投影儀打出如下六個透鏡的截面圖,
使學生能明確辨別出哪些是凸透鏡,哪些是凹透鏡.
用投影儀打出下面的圖,具體講解薄透鏡“薄”的含義.
教師介紹光具座等實驗儀器及使用方法,應在演示臺上邊演示邊講解,講述中應強調(diào)以下幾點:
(1)光源發(fā)出的光是平行光,從無窮遠射來的光是平行光,前邊所提到的太陽光也是平行光.
(2)讓透鏡正對著射來的平行光,這樣入射光線將與主光軸平行,我們只研究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經(jīng)過透鏡發(fā)生折射的現(xiàn)象.
(3)注意觀察光線經(jīng)過這兩類透鏡折射以后是否能會聚于一點.(指導學生注意調(diào)節(jié)光屏位置)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學生中巡視,并進行指導,實驗結(jié)束后提問.
演示實驗可以用激光演示儀進行,如果沒有條件可以用煙箱,不論用什么儀器,都應使學生能清楚地觀察到,平行光經(jīng)過透鏡前后光的傳播路徑.
實驗進行過程中,可以邊讓學生觀察,邊提問學生,以引起學生注意.
通過前邊的實驗同學們對光通過透鏡前后的路徑,以及兩類透鏡對光的作用有了比較深刻的感性認識.教師應通過圖形對這兩類透鏡進行對比分析.
3.總結(jié)
研究兩種透鏡及它們對光線的作用,尤其是重點研究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教師可提問學生,由學生總結(jié)發(fā)言,以利于學生的思考與理解.
探究活動
【課題】調(diào)查近視鏡和老花鏡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實驗分析近視鏡和老花鏡屬于何種透鏡,分析其對光線的作用.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fā)現(xiàn)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