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 > 八年級物理教案 >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精選6篇)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發布時間:2022-12-12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精選6篇)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是實驗課,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調節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環節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確定調節螺母的移動方向;(4)進行調節,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

  (教師可將幻燈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視頻,演示天平的調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 :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方向,再調節.

  學生練習調節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  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①液面的形狀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②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 減

  (3)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三)總結、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除以張數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是實驗課,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調節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環節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確定調節螺母的移動方向;(4)進行調節,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

  (教師可將幻燈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視頻,演示天平的調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 :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方向,再調節.

  學生練習調節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  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①液面的形狀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②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 減

  (3)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三)總結、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除以張數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是實驗課,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調節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環節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確定調節螺母的移動方向;(4)進行調節,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

  (教師可將幻燈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視頻,演示天平的調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 :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方向,再調節.

  學生練習調節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  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①液面的形狀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②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 減

  (3)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三)總結、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除以張數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是實驗課,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調節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環節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確定調節螺母的移動方向;(4)進行調節,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

  (教師可將幻燈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視頻,演示天平的調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 :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方向,再調節.

  學生練習調節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  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①液面的形狀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②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 減

  (3)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三)總結、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除以張數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是實驗課,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調節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環節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確定調節螺母的移動方向;(4)進行調節,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

  (教師可將幻燈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視頻,演示天平的調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 :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方向,再調節.

  學生練習調節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  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①液面的形狀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②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 減

  (3)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三)總結、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除以張數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會調節天平,會測出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會正確地記錄測量值.

  2.會用量筒測液體的體積,會正確地觀察和讀數.

  能力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觀察天平的構造、觀察天平的最大稱量和最小稱量,觀察砝碼(每個砝碼的質量以及盒內砝碼組成)

  對比觀察量筒和量杯的區別,觀察量筒和量杯上標有的單位,它的最大刻度是多少?它的每小格表示的體積是多少?

  2.培養實驗能力

  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認真操作,自覺遵守操作規范的良好習慣.

  通過天平的使用,使學生提高對平衡美、對稱美的欣賞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主要目的是練習使用天平稱質量.通過實驗培養學生使用天平的技能,同時,進一步使學生對質量的單位形成具體觀念.對于稱固體的質量.教材中之所以選擇三個體積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讓學生稱量,是為了與下一節內容銜接,為學習密度知識作準備.

  教法建議

  本節是實驗課,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應以實驗法為主.

  教學設計示例

  一、本節重點、難點分析

  1.天平的使用

  上節課學生已初步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天平是比較精密的儀器,而且又較難掌握,因此本節課應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進行規范操作上.

  在天平調節前,首先應讓學生明確,未經調節的天平是不平衡的,稱出的質量也不準確,因此必須事先將天平調平衡,在天平調節環節中,邊講解、邊示范、邊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調節天平中應要求學生按照以下順序進行:(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觀察游碼和標尺,認識最小稱量值,將游碼撥到零刻度線;(3)觀察天平初始狀態,確定調節螺母的移動方向;(4)進行調節,判斷是否平衡,再調節,直至平衡.

  天平一旦調節平衡就不能再移動位置,否則應重新調節,這個問題一定要向學生講清楚.

  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觀察量筒,觀察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弄清量筒(杯)的單位,并找到它標在儀器上的位置.

  (2)弄清量筒(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3)測量時應把量筒(杯)放在水平臺面上.

  (4)觀察時,液面如果是凹形的應以凹形液面底部為準,若是凸形的,要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讀數時視線應與液面相平.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教具學具準備

  托盤天平、砝碼盒、燒杯、水、墨水瓶、木塊、鐵塊、鋁塊、幻燈片、投影儀、視頻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認真觀察天平(復習),認真觀察量筒和量杯,首先是整體觀察,觀察它們的構造,然后對比觀察,觀察它們構造的不同點,最后細致觀察,觀察它們上面標有的單位,觀察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

  2.實驗:測量固體的質量.

  3.實驗:測量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

  4.討論測量液體質量的方法.

  5.討論測一張郵票質量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設計示例

  (一)引入新課

  方案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

  1.什么叫物體的質量?它的單位是什么?

  2.實驗室里測量質量的儀器是什么?

  3.天平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最后落實到實驗課主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方案二:教師將一些郵票、絲線、大頭針、食用油實物展示給學生(也可展示圖片),提問“如何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一卷絲線的質量?一個大頭針的質量?一勺食用油的質量是多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練習天平的調節

  (教師可將幻燈片投影到屏幕上,或使用視頻,演示天平的調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向學生指明 :放天平時,要合理安排實驗中各種儀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儀器的擺放位置應便于操作,實驗過程中不能再移動天平,否則需要重新調節.

  指導學生觀察游碼、標尺,認識最小刻度值,并把游碼撥到零刻線的位置.

  把游碼撥到零刻度線,觀察一下指針偏向哪邊,確定螺母的調節方向,再調節.

  學生練習調節天平,教師巡視指導.

  調節天平的操作結束后,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歸納總結出“在調節天平過程中,若指針偏向標尺右側,就需要將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動,若指針偏向標尺左側,則需將平衡螺母向右側旋動.

  明確:所謂天平的平衡,就是調節橫梁螺母觀察天平指針的擺動是否相對分度盤中間位置靜止或等幅擺動.

  2.實驗:練習使用天平測量固體的質量

  提問: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時,被測物體應放在哪個盤里?砝碼應放在哪個盤里?用什么方法拿取砝碼?

  明確: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是一個通過調節天平先讓天平平衡,而當在左盤里放入被測物體時又破壞了這個平衡,再通過加減右盤中的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達到新的平衡的過程.此時右盤中砝碼的總質量數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

  注意:放入被測物體后,使天平再次達到平衡的過程中只允許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決不允許再旋動平衡螺母.

  引導學生設計測固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長方木塊(g)

  長方鋁塊(g)

  長方鐵塊(g)

  學生測量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提醒學生實驗時,要愛護儀器,小心謹慎地操作,認真進行測量,細心真實地記錄測量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3.實驗: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

  用天平稱液體的質量時往往需要稱一定體積的液體的質量.這時就需要我們測出液體的體積,測液體體積的儀器是量筒或者量杯,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量筒和量杯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1)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教師利用實物介紹什么是量筒,什么是量杯,然后讓學生觀察它們的構造,并指出其相  同點和不同點.

  請同學說一下量筒和量杯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它們上邊都有刻度,每隔一定數量的小刻度就有一個大刻度,上邊標著數值,最上邊標有字母ml.老師講解“ml表示毫升,1毫升是1立方厘米”.

  由學生歸納總結量筒和量杯的不同點.

  這時教師用投影儀打出量筒和量杯的畫面讓學生觀察(投影片應做成復合片,可以復合不同的液面,復合人觀察時的視線),以強化學生對量筒(杯)的認識.并請學生說出投影幕布上所顯示的量筒、量杯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值.

  請同學們往量筒中倒一些水,觀察液面形狀,使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應注意:

  ①液面的形狀是凹形的.

  ②用量筒測液體體積時, 要以凹形水面底部為準,視線要與凹形水面底部相平.

  ③要把量筒(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如果量筒中裝入水銀,則液面是凸起的,觀察時應以凸形液面頂部為準.

  教師打開投影儀,用復合片顯示幾個不同位置的液面,讓學生練習讀數(包括凸形)

  (2)測量液體的質量

  在教師指導下啟發學生認識用減液法測一定體積的液體質量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①在燒杯內倒入一定量的液體(體積數應大于要求測的液體體積),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設它為

  ②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使量筒中液體的體積達到要求的體積值,比如100ml.

  ③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燒杯內剩下的液體的質量,設它為

  ④100ml液體的質量就等于 減

  (3)引導學生設計用天平測液體質量的記錄表格

  空燒杯的質量(g)

  燒杯和水的質量(g)

  水的質量(g)

  學生開始實驗,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指導.

  實驗結束后,要求學生把桌子上的所有實驗器材整理好,并擺放整齊.

  (三)總結、擴展

  請同學們回答“想想議議”中的問題.指出我們無法直接用天平稱出一張郵票的質量,但我們可以稱出若干張相同郵票的總質量,用質量數除以張數就是一張郵票的質量.

  介紹“累積法”.

  學習長度測量時,測一張紙的厚度使用的方法和測一張郵票的質量的方法是相同的.雖然一個是測物體質量,一個是測長度,但思路一樣,都是用累積的方法.

  提問“今天的實驗中稱的木塊、鐵塊、鋁塊,體積大小是相同的,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水、酒精的體積都是100ml,但它們的質量是否相同?從測量值可以看出不相同,這是為什么?請同學們回去考慮.”為下一節課“密度”的教學打下伏筆.

  探究活動

  質量測量精確度

  【課題】調查質量測量的精確度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各種質量的測量工具的不同場合下使用其精確度,例如托盤天平測量中藥的質量、物理天平測量金的質量等.

  【備注】

  1、寫出探究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自制測量工具——天平

  【課題】自制測量工具

  【組織形式】學生活動小組

  【活動流程】

  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

  【參考方案】

  可選擇各種方便易找的材料制作天平,與實際天平對照,努力改進,提高精確度.

  【備注】

  1、寫出制作過程報告.

  2、發現新問題.

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用天平和量筒測定固體和液體的密度教案(精選2篇)

    第四節實驗:(一)教學目的1.較熟練地用天平稱出物體的質量.2.學會用量筒(或量杯)測固體和液體的體積.3.會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二)教具教師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課本上的實驗表格).學生實驗用具:托盤...

  • 第二節實驗:用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的1.練習使用托盤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2.培養學生愛護儀器的品質和認真實驗的態度。教學重點和難點托盤天平的調節和使用。教具教師用:標尺模型。...

  • 第二節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教案(精選2篇)

    (一)教學目的1.熟悉天平的構造,使用步驟和注意事項。2.學會使用托盤天平或物理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二)教具教師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幾種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紙板標尺(紙板背面粘有鐵片),自制可在磁性黑板上移動的游碼。...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教案(精選3篇)

    [課標要求]:理解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學生初步認識什么是公平;理解公平對個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能力目標: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對公平與不公平獨立判斷能力。...

  • 《天平游戲》教案(精選4篇)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方程》之《天平游戲(一)》。教材簡析:本節課內容主要是利用天平游戲,幫助學生理解等式性質。...

  • 實驗:用天平和量筒測定固體和液體的密度(精選6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掌握測定固體和液體物質密度的實驗原理.能力目標1.培養實驗能力這是一個測定性實驗,通過這一實驗應使學生明確實驗原理,加深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理解,并通過實驗培養學生根據給定的儀器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進行表格...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精選4篇)

    ★教材分析教學重點: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的個體發展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如何看待種種不公平現象,公平的相對性和社會性★學生分析學生對現實社會中(與自己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的公平問題了解不多。...

  • 用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教案(精選4篇)

    第四節實驗:教學目的1.練習使用托盤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2.培養學生愛護儀器的品質和認真實驗的態度。教學重點和難點托盤天平的調節和使用。教具教師用:標尺模型。...

  • 第六課《心中的天平》教案

    《個人和社會都需要公平》教學設計課題名稱個人和社會都需要公平學科思想品德總課時數3版本名稱人民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年級九年級冊 次全冊單元章節名稱心中的天平頁 碼第 69 —— 79頁教學分析教材分析在現實生活中不...

  • 第九課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教案

    第九課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教案教學目標:正確認識公平問題以及公平與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關系;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對公平與不公平現象的獨立判斷能力,對公平的社會性和相對性特征的理解能力;努力培養合理真切...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正確認識公平問題以及公平與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關系。能力目標: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對公平與不公平現象的獨立判斷能力,對公平的社會性和相對性特征的理解能力。...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一、1、眾說紛紜話公平活動一:★你認為怎樣做才公平?公平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主題。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對公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導學案

    課題9-1:我們崇尚公平學習目標:正確認識公平問題以及公平與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關系以及對社會穩定、個人發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對公平與不公平現象的獨立判斷能力,對公平的社會性和相對性特征的理解能力。...

  • 天平的使用

    既沒有演示天平,也沒有學生天平,如何講授“天平的使用”一課,很難想像。不過,筆者和同學們度過了難忘而愉快的一節課!【課堂實錄】1 天平的放置上課前,教師想到了用人體模擬天平。伸開人體的兩臂,猶如天平的兩臂。...

  • 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天平

    ★教材分析教學重點: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的個體發展的重要性教學難點:如何看待種種不公平現象,公平的相對性和社會性★學生分析學生對現實社會中(與自己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的公平問題了解不多。...

  • 八年級物理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J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青青草青娱乐在线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 四虎影视免费观看 | 又硬又粗进去好疼A片麻豆 亚洲欧洲日韩淙合久久 | 黄色小说视频网 | 日日干日日操日日射 |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 一级偷拍视频 |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 |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 蜜桃在线视频 | 国产偷拍日韩系列无码 | 成人一区二区不卡免费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的 | 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成人网 |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视频网站 | 日韩二三区|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11页中文字幕11页 | 顶级丰满少妇自慰到喷水 | 国产小呦泬泬99精品 |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 日本久久免费 | 国产视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人人搞人人爽 | 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公司 |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成人9x9x在线观看网站 | 国产一级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观看av的网站 | 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 A毛片毛片看免费 | 极品美女大尺度私房写真 | 中文字幕二区人妻熟女三区 | 高清对白精彩国产国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