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升空后爆炸》課后練習
要求:
1.根據你想寫的內容,選用恰當的詞語(如:好處、方便、樂趣、變化、喜與憂……)把作文紙上的作文題目填寫完整。
2.符合題意,內容具體,中心明確。
3.結構合理,詳略得當,語言通順,在敘述、描寫的基礎上,恰當運用議論、抒情表達方式。
4.字體工整,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寫錯別字,書寫格式規范。
5.全文不少于600字。
現代科技帶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及點撥
a卷
一、1.a.中斷 b.中斷 c.中止 理由:a句的“活動”和b句的“會議”都是持續進行時被隔斷,所以均用“中斷”;c句“航天飛機的活動”是一次一次相繼進行的,在中間某一次停止,以后還要開始。2.a.災難 b.悲劇 c.挫折 理由:a句由于還不了解具體情節,因而不能用“悲劇”;已知受害的程度很重,所以用“災難”。b句看到了整個過程,所以用“悲劇”。c句是對計劃而言,所以用“挫折”。3.a.致哀 b.哀悼 c.哀悼 理由:“致”有“表示”的意思,以“下半旗”的方式“致哀”。b句和c句都是災難剛發生不久的悼念,句中分別有動詞“表示”“示”,因而都用“哀悼”,以表達動詞涉及的對象。
點撥:此題屬于同義詞的辨析填空,應分清詞義和用法的不同,另外熟讀課文也很重要。
二、1.全國公眾,政府機關、總統和夫人、宣傳機構、教堂、現場觀眾 2.震驚、哀悼、悲痛 3.痛苦失聲。幾乎中斷了一切活動。整天報道。下半旗致哀。眾議院休會。帝國大廈熄燈。大教堂響起哀悼鐘聲。總統派副總統慰問死難者家屬。推遲發表國情咨文。總統發表電視講話。(任選六項) 4.還強調了美國不因失敗而止步。表明了美國能夠正確對待挫折,不會被挫折嚇倒,表達了征服自然的決心。
點撥: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需要審清題目,抓住要點,理解語段內容。
b卷
一、1.沉艦的原因(性質)、沉艦、時間、打撈艦的時間、地點、出水時形態2.最后一句話。3.昨天上午10時。長江金口南岸。海內外各界人士千余人。起因是省委書記下達出水命令。經過是發信號彈,放和平鴿,開動卷揚機。結果是中山艦緩緩浮出水面。4.擬人 表現出堅貞不屈的民族精神。5.殉難。
點撥:掌握消息的結構,認真分析理解短文內容。
二、答案:1.太陽系的邊界十分廣泛。(或“飛行探測器離太陽系的邊界還差的很遠很遠”)2.動力能源 飛行速度 3.狀況(或“成果”)設想4.“也許”表推測、估計,刪去后語意變得比較肯定,而人們對幾十年、上百年后的情況,難以作出準確的判斷。
點撥:1.這類題一般都向前找答案,一般是緊挨著的一句。2.第④自然段的兩個“必須”是標志。3.考察對文章整體感知的能力和概括能力。4.體現的是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點撥:這個題目把學生的寫作視線引向“現代科技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什么”這樣一個富有時代氣息的新穎題材,貼近生活,又脫離俗套。題目的空白處可以按要求填寫“好處”“方便”“樂趣”“變化”“喜與憂”,也可以填“笑話”“擔憂”“喜怒哀樂”,寫作素材非常豐富。學生平時需要注意拓寬自己的視野,從根本上提高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