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2、解釋加點的詞。(4分)
(1)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 ( ) (2)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 )
(3)公然抱茅入竹去 ( ) (4)忍能對面為盜賊 ( )
(5)秋天漠漠向昏黑 ( ) (6)長夜沾濕何由徹 ( )
(7)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8)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
3、翻譯句子。(3分)
(1)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2)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4、判斷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6分)
(1)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
(2)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
(3)床頭屋漏屋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
(4)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
(5)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
(6)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29分)
(一)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14分)
(1)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
(2)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3)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5、這首詩從體裁上說屬于 詩。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陽,出生于河南鞏縣,一度在長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稱 ,后世稱其為“杜少陵”,安史之亂后入蜀,一度掛著檢校工部員外郎的官銜,因此后人又稱他為 。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 主義詩人,當(dāng)時人稱 。其詩顯示了唐帝國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此又被后人稱為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