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卷
2)試分析“古道西風瘦馬”中“西風”一詞的表達作用。2分
14、通過專題《鳥》的學習,我們對鳥的內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某班同學利用黑板報出了一期“愛鳥”專刊。以下是其中一個欄目的內容,讀后按要求答題。
鴿子:不管天氣多么惡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遙遠,都不會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為信念而飛的。 荊棘鳥:它不停地飛翔,不停地尋找,只是渴望站在荊棘樹上讓最尖最長的荊棘刺進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為了那一聲絕唱,卻足以讓人驚心動魄。1)請根據以上內容,為該欄目擬一個鮮明、恰當的主題(三至五個字)。1分2)根據這一主題,仿照該欄目內容的寫法,為自己喜愛的一種鳥(題中涉及的除外)寫幾句簡短的話。 二、閱讀理解: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是馬也。(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③執策而臨之。( )④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16、翻譯下面的句子。1分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7、就你經驗而言,馬應如何在食馬者不知馬的情形之下向別人展示自己,擺脫被埋沒的命運,實現自己的價值。2分
(二)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秉燭①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②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秉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