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教學設計1
3、從這些事中,你感受到母親的什么品性:
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既嚴格又慈祥。
四、品讀體驗
1、找出你認為母親最感人的細節,談談你的體會:
(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有理即可)
⑴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學”。
胡適的母親深感教子的責任重大。丈夫去世后,對孩子的教育全部落在了自己頭上,同時,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對未來生活的全部寄托,更要對得起去世的丈夫,所以,她想培養孩子早日成才。
⑵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眼病。”
充分體現出母親的慈愛。
2、作者感人至深的愛戴、感激之情,是通過怎樣的語言加以表現的:
通過質樸、真切的語言來自然流露的。
五、課堂小結
母親,一個偉大的名詞。作者的母親,一個備受生活磨難的舊中國婦女,她對“我”教之嚴,愛之慈。作者以飽蘸深情而又質樸的文字,抒寫下兒子對她的尊敬、感激,讀來確實讓人淚眼朦朧。
六、布置作業
1、認真朗讀課文,感悟文中母親的慈愛;
2、課外閱讀《嘗試集》,了解胡適的文學貢獻。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默寫詞語、拼音。
2、簡答下列問題:
⑴ 作為母親,她的人物特點是什么?
⑵ 請以“媽媽,我想對您說……”開頭,說說最令你感動的母愛的細節。
二、理解反思
1、作為當家“后母”,母親和家人是怎樣相處的?表現出她怎樣的品性:
資料二:《九年的家鄉教育》(附后)
⑴ 除夕夜,對付敗家子大哥的債主:
表現母親寬容的度量、善良的品性。
⑵ 處理與“我”大嫂、二嫂的矛盾:
表現母親的容忍、溫和的性格。
2、作為一名寡婦,母親又怎樣的處世為人:
受到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氣,讓五叔認錯陪罪。
表現母親“剛氣”的一面。
3、為什么作者用較多筆墨,寫了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這看似游離“母親是我的恩師”這一主題,其實不然。母親對我的教育,不僅體現在如何“教導”上,更多地體現在平時怎樣待人接物對自己的影響上。因此,這與家人的相處,是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既寫“言傳”,更寫“身教”。
4、請你就作者母親的為人、教子方式,談談自己的理解與看法:
(學生自由發言,言之有理即可)
除前文所講的三位母親外,還可補充徐庶之母凜然自盡、孟母三遷、《野火春風斗古城》的母親等故事。
三、品味語言
1、母親對“我”的教育影響體現在哪里:
學得了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
(學生齊讀文章最后一節)
2、這種感情,卻是用極質樸、極有分寸感的語言來表達,形成形質統一。試從文中找出類似的語句加以體會:
(學生自由發言)
預設:
⑴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
雙重否定,加強對“打了一點底子”的主觀肯定,既表明了態度,又不顯得斷然和絕對。“一點”,也是謙虛的說法。
⑵ 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