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案4
一.自主探究一二三
1.重點字詞大集中
①讀準下列的字音
劫掠(lüě) 棲息(qī) 藩籬(fān) 歸咎(jiù)
②解釋下列的詞語
歸咎:歸罪。
藩籬:籬笆。比喻門戶或屏障。
嘯聚山林 互相招呼著在有山有樹林的地方聚合起來。
失衡:失去平衡。
劫掠: 用武力掠奪。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監控 監測的控制。
在劫難逃 命中注定要遭受,逃也逃不脫。現指壞事情一定要發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五彩斑斕 五彩:指青、黃、白、赤、黑五種顏色。泛指各種顏色燦爛而多彩。
物競天擇: 自然界中萬物都在為生存而競爭。優秀者生存,劣者淘汰,這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進化論中的觀點。
束手無策:比喻無能為力或沒有辦法。束手,捆住了手。
為所欲為:原意是做自己要做的事。現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指干壞事。為,做。欲,想。
始料不及:當初沒有估計到這種結局。料,預料,估計。及,到。
厄運:困苦的遭遇。
醞釀:本指造酒時的發酵過程,用來比喻事前考慮或磋商,使認識統一。
2.背景資料全搜索
梅濤,當代科普作家.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介紹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
科技高度發達的21世紀,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正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環境問題已成了擺在人類面前的亟待解決的問題,而生態問題則又是當今世界環境問題的中心議題。希望學習《生物入侵者》此文能促使我們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3.文章結構巧圖解
二.課文全發散
1.整體感知
[主題]
本文是一篇介紹關于生物通過非自然途徑移遷可能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知識的事理性說明文。文章從解釋“生物入侵者”這個概念入手,介紹了“生物入侵者”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學界對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見解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層次]
引出話題( 1 ) 介紹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擺出現象(2—4) 生物入侵者與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紹。
探究原因( 5 ) 新鮮水果、蔬菜貿易,跨國寵物貿易。
揭示態度(6-7) 兩種不同態度(截然相反)。
采取措施( 8 ) 通過議案、成立部門。
[說明順序]
本文是按照邏輯順序進行說明的。首先引出話題(議題),接著擺出現象,再探討因果,最后討論對策。基本上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展開的。
2.問題探究
⑴.為什么對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這種普通人不會感到驚訝的事情,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會認為這“不是件尋常小事”?
明確:普通人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只會感到新奇,不會考慮更多的問題;生物學家和生態學家對此就會考慮許多問題:甲蟲是從哪里來的?甲蟲是如何到這里來的?甲蟲的生態是怎樣的?甲蟲是否會對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影響?等等。他們是不會視而不見的。
⑵.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明確:文章第2段已經寫到,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由于進行緩慢,并受到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不會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衡。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么它們的遷移速度就會極大地加快,也會很容易地突破時間和空間跨度的限制,后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