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案4
⑶.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明確: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展,是有一定規律的,這種規律就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所總結的“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某一地區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⑷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明確:
①在我國,一種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蘆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④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⑦來源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⑸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
明確: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異國他鄉、通過非自然途徑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們給人類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對被入侵的其他物種以及物種的多種性構成極大的威脅。那么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過什么途徑入侵的呢?為什么會增多呢?由于日益繁榮的國際貿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國貿易的“便車”,“偷渡”入境;此外,跨國寵物貿易也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學和生態學界對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態度:一部分人認為,經過“物競天擇”,可以制約“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達到新的生態平衡;另一部分人認為聽任“生物入侵者”自由發展會給當地生態和人類生活造成嚴重危害。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應的措施。
三.合作學習a與b
a.課內知識總結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簡言之,一篇文章主要“寫什么”,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比如說記事的文章,大致要知道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有哪些人參與了這件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經過、結果又怎樣。又如寫人的文章,大致要了解這是怎樣的一個人,主要表現在什么地方。再如狀物的文章,就得知道這個事物的形狀、顏色、大小,有什么特征。寫景的文章,就應該了解是怎樣的景色等等。
在閱讀中,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能簡明的理解課文的要旨,為進一步領會文章中心,概括中心思想打下基礎。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有助于發展我們的思維。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呢?第一,要注意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要整體的把握,要從整體上加以歸納,不能以偏概全,以次要充當主要,以部分代替整體。第二,分析文題進而概括主要內容。文章的標題與內容關系十分密切,標題是文章的“窗戶”,我們往往可以透過這個“窗戶”去了解文章內容。分析文題,就是從標題入手,適當展開,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具體的做法是: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對標題提出若干問題,再把這些文題的答案歸納起來,成為文章的主要內容。一般來講,凡是課題能啟發、幫助我們理解課文的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第三,抓重點段概括主要內容。一個文章有若干個段落,其中有主要段落和次要段落之分。主要段落就是對表達文章中心起關鍵作用的段落。我們就可以用抓重點段的方法去概括主要內容。第四,還可以采用段意歸并概括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