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教學設計1
“混”,表明了作者謙虛的態度,也說明母親給“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⑶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事實上,作者的好脾氣、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在表述時,用了“如果”,表示這僅僅是一種假設,而不是已經具備了這些美德,表現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
3、仿句:
請續寫兩句,與前文構成排比。
母愛是陽光,讓我感到人間的溫暖;母愛是明燈,照亮我前行的路;
母愛是……
(學生寫作、交流、點評)
四、課堂小結
本文寫的是“我的母親”,這是能夠引起我們共鳴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赤子曾謳歌過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盡管時代不同,“母親”的形象會發生很大變化,但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是每個時代都相通的。讓我們在生活中感受母愛,用實際行動報答母愛吧。
(播放歌曲《懂你》)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研討與練習”、《語文作業本》;
2、課外閱讀關于母愛的文學作品:
推薦篇目:老舍《我的母親》,鄒韜奮《我的母親》,朱德《回憶我的母親》,趙麗宏《母親和書》。
3、閱讀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