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教案3
我一直在尋找春天,從書本里,從生活中,從自我營造的氛圍里。我企圖將春天繡進人生的畫卷里,像永開不敗的鮮花一樣。這個美麗的錯誤蠱惑著我,我選擇了堅持,堅守鄉(xiāng)村,堅守小屋,為生命編織一個絢麗的光環(huán)。
生命是我們在塵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這就決定,我對現(xiàn)實的審美關系,只是一枝媚春的幽花。有陽光的日子,通過開放的窗戶,書房里便有了另一種的花朵。春天多雨,我怕這淘氣的精靈尿濕心愛的書本,我關起窗戶,將雨關在外面,檐水擊打泥土的聲音,綿綿不絕地飄進來,一點一滴地啄掉這個季節(jié)的喧囂,一聲一聲地喚起這個季節(jié)的寧靜。風中,雨中,倒有一方博大的寧靜。入夜,淅淅瀝瀝的雨水淋著起起伏伏的蛙聲,我總是有點害怕,這乍暖還寒季節(jié),無情的雨水會澆滅多情的蛙聲,亦如唐詩所言,“怪來一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然而,我的擔心是多余的, 二十一世紀的春天大概比千余年前的春天更溫暖些吧!時代的發(fā)展令人驚嘆,氣溫越來越高了,詩歌越來越少了。春雨綿綿好讀書,在孤獨和寂寞中倒覺得美麗更是達到了至高的境界。這實在是因為心里有一個春天。
在春天,各種事物都忙著趕著出發(fā)。蝶兒翻飛,蜂兒授粉,燕子從另一個世界趕來奔赴一個不聚不散的約會。正如這樣一則手機短信,“鳥兒戀愛了,螞蟻同居了,蝴蝶離婚了,毛毛蟲改嫁了,聰明的你,還等什么呢?”百花競艷,萬木爭秀,流水以更歡快的旋律奔向遠方。農(nóng)民兄弟們又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春天,沒有觀眾。在春天,沉睡便是死亡。
坐在窗前,我將心中的歌謠唱響,一個直奔三十的男人,也要安安靜靜地寫一首關于春天的詩歌。
春蛙第一聲
祝成明
我還沒從正月的酒席中退出,新的一個學期又開始了。生活總是這樣周而復始,在這個僻靜的鄉(xiāng)村中學,我已生活近七年,一直從不自卑地努力著。夜晚總是能給我的心靈一些寧靜,我*在床上背誦著英語單詞,準備一個新的開始。突然,我聽見蛙的叫聲,從窗外的田野傳來,撞擊著我的心扉。這是比搖滾更能震憾我的心靈的微弱聲音,讓我開始遐想。
又是一年春天!盡管天氣還很寒冷,田野還在沉睡中,青蛙卻醒來了。她們是不是會感到孤獨?一個冬天的沉寂,一片田野的荒蕪,我可是越來越孤獨,但還是自信而執(zhí)著,像這些青蛙一樣。在這樣寧靜的夜晚,黑夜照亮了我們的夢想。有時候,并不是光明照亮了一切,而恰恰是黑夜照亮了事物,正是黑夜的到來使我們看見了無窮的星空,白晝將我們鎖在有限的空間里。春天的第一聲蛙鳴,引領著我的熱愛上升。我看到了世界的生氣。我聽到了人生的真切。那一聲聲脆弱的蛙鳴,將她們堅持的信仰點燃。
幽暗中,微弱的蛙聲鳴叫著,這多么像我在這個村莊的處境:無邊的黑夜里,獨自亮著的一盞臺燈。
一個世界的熱鬧,一個人的夢。白天的忙碌歇下,奏響春天的第一聲蛙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