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①據說是穿衣服太模胡了____________。
②那坐在后面發笑的是上學年不及格的留級學生,在校已經一年,掌故頗為熟悉的了。____________
③成績早已發表了,同學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____________
④一段落已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部時事的片子。____________
⑤于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____________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①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____________極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③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__________似的喝采……
參考答案:1①.即“模糊”,這里指馬虎、不講究。② 關于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的傳說或故事。這里指學校里發生過的一些事情。③原指科舉時代應試不中。這里指考試不及格。④這里是動詞,放映。⑤反語,諷刺那些為軍閥政客張目而自命為“正人君子”的文人。2.①油光可鑒 標致 ②物以希為貴 ③酒醉
第二課 我的母親
一、1.我十四歲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____________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____________過我。____________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____________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2讀一讀,想一想:下列加點詞在句中怎樣解釋更恰當。
①我小時身體弱,不能跟著野蠻的孩子們一塊兒玩。____________
②無論在什么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____________
③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3.下列句子無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無論在什么地方,我總是文縐縐的。
b.我聽了羞愧得面紅耳熱,覺得大失了“先生”的身分。
c.她有時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污辱。
d.如果我能寬怒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4.結合語境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1)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
5.①“我做的往往是諸葛亮、劉備一類的文角兒;”諸葛亮、劉備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有關他們的成語或典故嗎?試寫幾個:____________,你還知道里面哪些文角的名字嗎?______ ______
②“只有一次 我做史文恭,被花榮一箭從椅子上射倒下去”
史文恭、花榮是____________里的人物,你知道他們的故事嗎?試說出與他們有關的回目或典故: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混 管束 如果 如果 寬恕 體諒 2.①“野蠻”在這兒并無貶義,是相對文靜而言,是說孩子們淘氣、頑皮、好動,在游戲中好冒險。 ②形容人談吐、舉止文雅的樣子。 ③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3.a(b.份;c.侮;d.恕) 4(1) “混”表現了作者謙遜的態度。我“混”應有人管束,引起對母親的懷念;沒有人管束,能“混”,說明母親給我的教益大。5①《三國演義》 草船借箭、三顧茅廬、七擒孟獲 (火燒新野 桃園結義 白帝城托孤 徐庶 龐統 魯肅 程昱 楊修 許攸等等) ②《水滸傳》 答案舉例:花榮大鬧清風寨 小李廣梁山射雁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