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6.“標致”本義是嫵媚動人,多用在女性身上。此處用來形容“清國留學生”,是反語。7.作者在這一部分寫了在東京的所見,清國留學生的種種丑態促使先生對東京失望,為下文離開東京到仙臺見到藤野先生作了鋪墊。或者說這一部分寫清國留學生學跳舞、賞櫻花是作者離東京往仙臺見到藤野先生的緣由。(答對大意即可)
閱讀二
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對我說昨天我做錯了什么事,說錯了什么話,要我認錯,要我用功讀書。 有時候她對我說父親的種種好處,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丟臉、出丑。)她說到傷心處,往往掉下淚來。到天大明時,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學堂門上的鎖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學堂門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門。先生家里有人把鎖匙從門縫里遞出來,我拿了跑回去,開了門,坐下念生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看見了她的嚴厲眼光,就嚇住了。犯 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時才教訓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靜時,關了房門,先責備我,然后行罰,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有一個初秋的傍晚,我 吃了晚飯,在門口玩,身上只穿著一件單背心。這時候我母親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條小衫出來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說:“穿上吧,涼了。”我隨口回答:“娘(涼)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剛說了這句話,一抬頭,看見母親從家里走出,我趕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聽見這句輕薄的話了。晚上人靜后,她罰我跪下,重重地責罰了一頓。她說:“你沒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她氣得坐著發抖,也不許我上床去睡。我跪著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么微菌,后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6.用自己的話概括以 上三段的主要內容。
7.在學習方面,母親是如何要求我的?
8.在做人方面,母親又是怎樣訓導我的?
9.從哪些地方看出母親既是“ 慈母”又是“嚴師”?
10.體會下列語句所包含的情感。
①“每天天剛亮時,我母親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從不知道她醒來坐了多久了。”
②“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11.文中“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體現了母親的什么心理?行罰時“不許我哭出聲來”,為什么?
12.“她教訓兒子不是借此出氣叫別人聽的”在文中結構上有何作用?
13.試用你的眼光評價一下文中母親的教子方式。
參考答案:
6.主要寫母親對我的管教,學習上的督促和做人的訓導。7.母親對我學習的督促是非常嚴格的,每天天剛亮時,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學。“十天之中,總有八九天我是第一個去開學堂門的。等到先生來了,我背了生書,才回家吃早飯。”8.在做人方面,母親對我的管教則近乎嚴厲了,“每天天剛亮,把我叫醒”,反思頭天的錯誤,認錯。“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但行罰時,不許“哭出聲音來”。因我說了一句輕薄的話而受到重重的責罰。9母親聽了“我”一句輕薄的話后,重重地責罰我;“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10.這些語句質樸、真切,飽醮感情,表現出母親對“我”的摯愛,字里行間滲透著“我”對母親的愛戴、感激之情。 11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因為處罰的目的是對孩子有所懲戒12.為下文埋下伏筆。13.可正面肯定母親的教之嚴,簡述理由;也可以辯證地看待母親教子過于嚴厲,尤其是體罰帶來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