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套第三單元備課參考資料
注解1選自《韓愈文選》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 見其他注釋。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第二十四課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第一段:總寫,突出勤奮
無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借書,抄書: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無師:無碩師名人與游——求師:從鄉之先達
為師嚴厲:未嘗稍降辭色,叱咄——求學禮周:立侍左右,色愈恭,禮愈至
第二段:詳寫,突出艱苦
求學艱難——受人照顧
學習生活艱苦——樂以忘憂
注解:1節選自《宋學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好潛溪,浦江人,明初文學家。生,長輩對晚輩的稱呼 見其他注解
第二十五課 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七律
注釋:選自《劉禹錫集•外集》 劉禹錫作品《秋詞》
表現了作者遭貶謫,被棄置的無限辛酸的憤懣不平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貶謫地之僻,被貶時間之長)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用典故,人事全非,今非昔比,恍如隔世)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以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暗示政治上的新舊交替)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赤壁 七絕
注釋:選自《樊川詩集》杜牧作品《過華清宮》《山行》《秋夕》《泊秦淮》
借赤壁之戰的史實,抒發作者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設想與歷史事實相反的結果,借史傾吐心中的抑郁之氣)
過零丁洋
注釋: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
表現詩人以死明志的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氣節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前兩句寫作者讀書,如仕途,起兵抗元,經歷四年戰爭)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國家風雨飄搖,危在旦夕,比喻身世一生坎坷,孤苦伶仃)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前者指地方,后者指作者的心緒)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死明志的決心)
水調歌頭
注釋:選自《東坡樂府箋》蘇軾,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
表達詞人由抑郁憂傷到心胸開闊的樂觀曠達的情懷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上闕:憂郁不平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下闕:超然豁達
山坡羊•潼關懷古
選自《全元散曲》張養浩,字希孟,號云莊。
表現作者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二十六課 小石潭記 柳宗元
游蹤:發現小石潭: 移步換景
近觀潭中景物:潭水游魚 特寫鏡頭 抒發了在貶謫獨居的境況 遠望小潭溪源:溪身岸勢 貼切比喻 下孤寂凄涼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