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綜合性學習 尋覓春天的蹤跡 教案
五月 端陽有雨是豐年,芒種聞雷美亦然,夏至風從西北起,瓜蔬園內受熬煎
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熱,五谷田禾多不結,此時若不見災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七月 立秋無雨甚堪憂,萬物從來一半收,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也難留
八月 秋分天氣白云多,到處歡歌好晚禾,最怕此時雷電閃,冬來米價道如何
九月 初一飛霜侵損民,重陽無雨一天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聲菜價高
十月 立冬之日怕逢壬,來歲高田枉費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災殃預報損人民
十一月初一有風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災魔,冬至天晴無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十二月初一東風六畜災,倘逢大雪旱年來,若然此日天晴好,下歲農夫大發財
(5)節氣與氣象的農諺
“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種!鄙显粝掠,清明定放晴。
“頂看初三,下看十八。”每月初三日與十八日若有雨則繼續下。
“立春落雨至清明!绷⒋喝杖粝掠辏瑒t直至清明這段期間雨量較多。
“春寒雨多,冬寒雨散!贝禾烊籼鞖夂洌晁囟ǘ,但冬天天氣寒冷,雨水必稀少。
“春黑冬白,雨仔泄泄!贝禾鞚M天布黑云,冬季滿天白云,則細雨綿綿,下不停之意。
(6)二十四節氣推算
立春正月節 雨水正月氣 驚蟄二月節 春分二月氣 清明三月節 谷雨三月氣
立夏四月節 小滿四月氣 芒種五月節 夏至五月氣 小暑六月節 大暑六月氣
立秋七月節 處暑七月氣 白露八月節 秋分八月氣 寒露九月節 霜降九月氣
立冬十月節 小雪十月氣 大雪十一月節 冬至十一月氣 小寒十二月節
(7)觀察日志記錄形式:觀察時間、觀察對象、觀察主題、參與觀察人員、記錄員、觀察記錄、觀察感受等。
活動2:春天的贊歌
1、在課堂上開展“一句話形容春天——一段話描寫春天——一篇文章抒寫春天”的寫作練習。
2、將同學們優秀的習作整理編排出一期黑板報。
活動3:詩情畫意的春天
1、教師先組織學生欣賞一些“詩配畫”和“畫配詩”的作品,然后講述一些有關的故事,給予學生以這方面的知識和啟發。
比如:“深山藏古寺”、“踏花歸去馬蹄香”的故事,告訴學生無論是“詩配畫”還是“畫配詩”,首先要能理解詩歌或繪畫作品的題意,另外要懂得巧妙構思和選擇適當的表現手法,就好像寫作一樣,仔細審題,選擇新穎的表現角度,巧妙地構思都是一篇成功習作的因素。另外我覺得中國臺灣繪本作家幾米的作品是很好的很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興趣的例子,比如他在《我的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里所展示的一幅作品,就極好地啟示學生,以我手寫我心,以我手畫我真將是多么可貴的。
2、請同學們說出有關“詩配畫”和“畫配詩”的作品,進一步了解這種形式的創作。
3、展示并解說自己小組或個人課外制作的“詩配畫”和“畫配詩”的作品。
4、由全班同學根據“詩畫配合是否恰當,畫作詩作選擇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等要求投票選出“我們最喜歡的作品”。
課后練習
春天來到,百花盛開,請圍繞尋覓春天為主題開展一次語文活動:
1 設計活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