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國說》學案
學習目標1.朗讀課文,掌握重點語句的含義。
2.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
3.學習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
一、資料鏈接
1.作者簡介: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早年極力鼓吹變法維新,是我國19世紀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變法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學方面,他提倡“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等,對當時的文學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在文學方面影響最大的是散文,他不贊成“桐城派”的古文,也不受漢魏古文的影響,而是追求“務為平易暢達”、“縱筆所至不檢束”。他的散文條理清晰,筆鋒常帶感情,別具一種魅力,為晚清的文體解放和五四白話文運動開辟了道路。著有《飲冰室合集》。
2.背景資料:本文寫于19xx年,是作者在維新變法失敗后在日本時寫的。文章從日本人和西歐人稱我國為“老大帝國”說起,以人喻國,怒斥當權的清王朝封建貴族官僚是保守守舊、頑固茍且的“老朽”號召“中國少年”肩負起救國的責任,為創造一個繁榮富強的“少年中國”而努力奮斗。
二、初讀文章
1.朗讀全文,利用工具書給下列劃線字正音。
怯懦( )( ) 茍且( ) 瘠牛( ) 澌( )亡 矞矞皇皇( ) 發硎( ) 鷹隼( ) 地履其黃( )
2.大聲朗讀課文,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
(1)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
(2)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
(3)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也。
(4)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5)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疏通文意
1.借助課下注釋或工具書,疏通文意。
(1)解釋下列詞語。
老大 蓋 果 欲 既往 惟 故 永舊 日新 已經
照例 未經 破格 好 怯懦 茍且 瘠 大略 固 宜澌亡 翹足 鷹隼 矞矞皇皇 發硎 履 疆
(2)翻譯下列句子。
①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
②惟怯懦也故茍且,惟豪放也故冒險。
③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
④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⑤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
⑥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⑦天戴其蒼,地履其黃。
2.談談讀本文后的最初感受。
四、探究賞析
1.給文章劃分層次。
2.理解題目中“少年”一詞有什么深刻含義?
3.何為“老大帝國”?何為“少年中國”?
4.文章將社會腐朽的原因歸結為“老朽之人”,你認為這恰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