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復習重點資料梳理
a.海浪 b.海岸 c.礁石 d.堅強者2.詩中的橫線上應填入的一項是:a.風掠過 b.水蝕過 c.刀砍過 d.雕刻過3.對詩中“它”的形象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個孤傲者的形象 b.一個生活苦難者的形象c.一個堅強革命者的形象 d.中華民族的形象4.這首詩贊美的精神是:a.敢于劈波斬浪的進取精神。 b.威武不屈、立場堅定、不可屈服的精神。c.不畏強暴,與命運抗爭的精神。 d.不經磨礪不能成名的啟示。【參考答案】課內閱讀1.展現大堰河死時的情景。【解析】以詩中“她死時”的種種描述可以看出。2.表達了詩人非常遺憾的心情。【解析】作者反復強調此句,同時還寫了大堰河死時“輕輕地呼著她的乳兒的名字”,可以看出作者的遺憾痛悔之情。3.更加表現出大堰河的勤勞善良。【解析】從詩中她的丈夫“平時打罵她”,死時卻“為她流淚”可以表現出來。4.排比。描繪勤勞一生的大堰河死后的悲慘境遇。【解析】抓關鍵詞語,如“四塊錢的棺材”、“幾尺長方的土地”和“一手把的紙錢的灰”等。5.娘啊,今天,我帶著您的媳婦和孫子來看您來啦。這些年我漂泊在外,一直都沒有忘記您,我寫的那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入選中學課本,全中國的學生都將知道我有您這樣一位任勞任怨、善良慈愛的保姆!【解析】最好與詩歌內容照應,也可寫大堰河丈夫兒子的情況,也可寫自己的生活,但最好圍繞詩人與大堰河的母子之情來寫,這樣更富感情色彩。課外閱讀1.c 2.c 3.a 4.b課外 拓 展6.《現代詩兩首》《長城 謠》這是一首詠物抒懷、反觀歷史的抒情詩。主體意象是長城,但詩中也有對黃河的思戀;抒情主線是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但詩中也有對歷史的觀照和反思。《一片槐樹葉》這首詩寫于1954年,當時詩人已遠離大陸故土六年了,思鄉之情與日俱增。也許是一次偶然翻檢舊書,夾在書中的一片槐樹葉赫然跳入眼簾,由此觸動了詩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詩人的心靈顫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瀾,于是他借這一片槐樹葉盡情抒發了游子懷鄉之情。一、知識梳理1.給加點的字注音。焉支( ) 隘口() 蹲踞( ) 焚起( )敕勒( )蟬翼( ) 沾著() 槐樹( ) 山巔( )2.易誤讀的字音蹲踞jù 不讀jū 敕勒chì 不讀shè 隘口ài 不讀yì沾著zhān 不讀niǎn 蟬翼chán 不讀dān3. 形近字┏焉:焉支 ┏踞:蹲踞 ┏敕:敕免 ┏沾:沾濕┗嫣:嫣紅 ┗裙:衣裙 ┗蔌:野蔌 ┗粘:粘性4. 詞語解釋。【隘口】狹隘的山口。【冷眼】冷靜客觀的態度。【軀體】身軀;身體。【些微】一點兒。【悲歡】泛指聚會、別離、歡樂、悲傷的種種遭遇。5. 背記知識《長城謠》中較直接寫自己雖身居他鄉,卻心系故國的詩句是“而黃河今夜仍然_______,流進______。”《一片槐樹葉》表達游子思歸之情的句子是“故國喲,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____________,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文學(文體)常識。《長城謠》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族女詩人。蒙古名字是_____·______。1981年中國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詩集《________________》,一年之內再版七次。《一片槐樹葉》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1936年東渡日本,回國后與戴望舒等創辦《__________》月刊。他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稱中國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他是_____________派詩歌的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