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15
第一,身心放松,無拘無束;第二,讀出自我,讀出困惑。
怎樣才叫讀出了自我,就是要讀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樣才能達到這種境界?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提出過讀書的四步驟,曰:“精取選、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3、注意節奏。課文節奏劃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 不能/常得,親舊/
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 /“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五、再讀,初步理解詞句意思。
1、重點字詞。
第一段:
何許:什么地方。許:,處所、地方。 亦:也。 詳:形容詞作動詞,知道。
姓字:姓名。 字: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外改的別名叫“字”。 因:因此
以為:以之為,把它作為。 以:把。 為:作為。 號:別號,人名外的自稱。
焉:語氣詞助,無義。 好:喜歡,喜好。 不求甚解(成語):不追求過細的理解。這里指不拘泥于字面,不執著于對一字一句的解釋,只求理解文章的精神實質。這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即讀書不死摳字句,而要求真諦。 會意:對書中的精神實質有所領會。會:領會,體會。 欣然:高興的樣子。 性:人的本性。
嗜:喜愛,愛好。 舊:指老朋友 如此:指上文所說的“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或:有時。 置酒:準備酒。置:置備,準備。
而招之:而表順承。 招之:招待他。 造:往,到。 輒:每每,總是。
盡:指喝完。期:期望,希望。 曾不:一點也不。曾不連用加強否定語氣。
吝:舍不得。 吝情:感情上計較,指留戀、顧戀。 去留,偏意復詞,強調,去,指離開。 曾不吝情去留:一點兒也不會舍不得離開。(就是說吃了別人的酒說走就走。) 環堵:房屋四周。堵,墻壁。 蕭然:冷落、空曠的樣子。 短褐:粗布短衣。穿結:指衣服破爛。穿,破。結,縫補。 簞:盛飯食的圓形竹器。 瓢:舀水的葫蘆。 簞瓢屢空:這是五柳先生以顏回自況。顏回簞瓢屢空而不改其樂,說明他安平樂道。顏回(前523~前490年)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孔子的得意門人,以德行堅稱。亦稱顏淵后世也稱作“顏叔”,“顏生”。他貧而好學,篤于存亡,雖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年三十二死,后人稱為“復圣”。 晏如:安然自樂的樣子。晏,平靜,安逸。 如,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 自娛:使自己歡娛。 頗示己志:很(能)表達自己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