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傳》15
忘懷:不放在心上,忘記。 自終:自己過完一生。終,終了,結束。
2、請學生逐句翻譯第一段,師訂正補充。
六、課堂小結:
七、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生齊讀課文引入:
二、師生合作通釋第二段:
1、重點字詞
贊;史傳文章結尾的評語。(不是贊揚的意思。)它是對傳記正文的記事和褒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闡發。 黔婁:戰國時齊國人,魯恭公想聘他為相,他不受,齊王派人送去黃金百斤,想聘他為卿,他也不接受。他死時衣不蔽體。他的妻子也很賢德。陶淵明痼在《詠貧士》中寫道: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戚戚:愁苦的樣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樣子。
不戚戚于貧賤:狀語后置。譯為:不因為貧賤而憂愁。 后一句:不熱衷于發財做官。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譯:這話大概說的是五柳先生一類的人吧? 其言:指黔婁之妻說的話。茲:連詞,起承接作用。 若人:這個人,指五柳先生。儔:類。 銜觴賦詩:一邊喝酒一邊做詩。銜觴:口銜酒杯,指飲酒。觴:酒杯。 以樂其志:來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歡樂。 以:連詞,來。 志:心志,志趣。 樂,使……快樂。
譯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就把它做了自己的號。他安安靜靜的,很少說話,不羨慕榮華名利。喜歡讀書,不過不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得連飯也忘了吃。(他)生性喜好喝酒,家里窮經常沒有酒喝。親戚朋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擺了酒來招待他;去喝酒總是喝個盡興,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說走就走。[一點兒也不會舍不得離開。就是說吃了別人的酒說走就走。]簡陋的居室里空空蕩蕩,遮不住風和陽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經常寫文章來自我娛樂(以消遣時光),(從文中)很能表達自己的志趣。他從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這種方式過完自己的一生。
贊曰:黔婁的妻子曾經說過:“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財做官。”從這話看來,他該是五柳先生一類人吧?一邊喝酒一邊做詩,為自己堅定的志向而感到無比快樂。他是無懷氏時候的百姓呢,還是葛天氏統治下的百姓呢?(其實這兩種百姓都過著非常美好的生活)
五、作業設計:
1、理解成語“不求甚解”的意思。指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
2、記住下列名言: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3、下列帶點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組是:(c)
a、以:因以為號焉;以樂其志。 把;連詞,來。
b、家貧不能常得;忘懷得失。 得到;益處。
c、親舊知其如此。以此自終。 代詞,這;代詞,這。
d、置酒而招之;無懷氏之民歟? 代詞,指五柳先生;助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