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全冊1
教學過程:
一. 字詞檢測:
音:黔 皚皚 氈 炊chuī 毯tǎn 侵qīn
似 sì 水似銀 似乎 重 chóng 重飛渡
shì 似的 zhòng 重兵
扎 zhā 扎營盤 乘 chéng 乘機,乘人之危
zā 包扎 shèng 千乘之國
行 háng 行情,欺行霸市 奇 qí奇怪
xíng 行囊,行云流水 jī 奇數
解 jiè 解送
jiě 解嘲
xiè 跑馬賣解
形: 渴 解渴 渴求 渴望 饑 充饑 饑餓 饑荒
喝 喝水 喝彩 肌 肌膚 肌肉 肌體
皚 皚皚 襲 襲擊
鎧 鎧甲 壟 壟斷
錘 千錘百煉 鋼 鋼鐵
捶 捶胸頓足 剛 剛強
義:皚皚
奇兵——出乎敵人意料而突然襲擊的軍隊。
重兵——力量雄厚的軍隊
壓——逼近
境——邊境
天險——天然的險要地方。(天塹: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溝。)
棄甲——義同“丟盔棄甲”,形容打了大敗仗時的狼狽相。
調虎離山——比喻為了便于乘機行事,想法子引誘有關的人離開原來的地方。
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
炊——燒火煮熟食物。
千錘百煉——這里比喻多次的斗爭和考驗。(千磨萬擊:多次擊打鍛煉。)
草毯泥氈——比喻戰斗生活艱苦。
扎營盤——即扎營,軍隊安營駐扎。扎,駐扎。營盤,軍營。
高于天——于,比。
二. 創作背景
組歌是由內容上有聯系但又有相對獨立性的一些歌曲組成的聲樂套曲,組歌的演唱形式有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等。本文選自《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196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隊戰友歌舞團當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個樂章組成:①告別②突破封鎖線③遵義會議放光輝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飛渡大渡河⑥過雪山草地⑦到吳起鎮⑧祝捷⑨報喜⑩大會師。這部大型聲樂作品,采用領唱、重唱、齊唱、合唱及樂隊的表現形成,融匯長征沿途各地民間音樂和工農紅軍歌曲而加以發展,藝術地再現了紅軍長征途中若干重大歷史事件,構成一部宏偉壯麗的英雄史詩,塑造了中國工農紅軍的光輝形象,熱情謳歌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偉大勝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過雪山草地》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