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沙漠里的奇怪現象 教學設計
讓學生小組合作,寫一份有關“沙漠與人類”的小論文。
五、小結
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來被視為魔鬼作怪的可怕現象,從科學的角度作出了正確的解釋,表明了一切怪異現象都可以用科學說明的真理。
六、布置作業
1、 探究、練習一。
2、《拓展》二、三、四
3、熟讀課文
[詞語匯總]
不勝其苦:(bù shèng qí kǔ)承受不了痛苦。
單槍匹馬:(dān qiāng pǐ mǎ)比喻單獨行動,沒有別人幫助。也說匹馬單槍。
戈壁:(gē bì)蒙古人稱沙漠地區,這種地區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
光怪陸離:(guāng guài lù lí)形容現象奇異、色彩繁雜。
渴不可耐:(kě bù kě nài)因口渴而忍受不了。
可望而不可即:(kě wàng ěr bù kě jí)只能夠望見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近。
初葉:(chū yè)指某一歷史時期的最初一段。
戳穿:(chuō chuān)①刺穿。②說破;揭穿。文中取義②。
海市蜃樓:(hǎi shì shèn lóu)①大氣中由于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當空氣各層的密度有較大的差異時,遠處的光線通過密度不同的空氣層就發生折射或全反射。這時可以看見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遠處物體的影像。這種現象多在夏天出現在沿海一帶或沙漠地方。古人誤認為蜃吐氣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樓,也叫蜃景。②比喻虛幻的事物。文中取義①。
饒有興味:(ráo yǒu xìng wèi)指興趣很濃。饒,豐富。
啁啾:(zhōu jiū)擬聲詞,形容鳥叫的聲音。
隨心所欲:(suí xín suǒ yù)隨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隨心,隨著自己的意思。
臆斷:(yì duàn)憑臆測來斷定。
宛然:(wǎn rán) 仿佛,逼真地。
喈喈:(jiē jiē) 鳥鳴聲。
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一點兒也不相同。迥然,形容差得很遠。
驚詫:(jīng chà)驚訝詫異。
牛犢:(niú dú)小牛,也叫牛犢子。
翌日:(yì rì)次日。
信步:(xìn bù)隨意走動;散步。
驚愕:(jīng è) 吃驚而發愣。
興致勃勃:(xìng zhì bó bó)濃厚興趣。興致:興趣。
毋寧:(wú nìng)不如。也作“無寧”。
閱歷:(yuè lì)①親身見過、聽過或做過;經歷。②由經歷得來的知識。文中取義②。
茫昧:(máng mèi) 模糊不清。
無所不曉:(wú suǒ bù xiǎo)沒有什么不明白。
前所未有:(qián suǒ wèi yǒu)歷史上從來沒有過。
尖銳:(jiān ruì) ①物體有鋒芒,容易刺破其他物體的;鋒利。②認識客觀事物靈敏而深刻;敏銳。
③(聲音)高而刺耳。④(言論、斗爭)激烈。文中取義③。
徒然:(tú rán)①白白地;不起作用。②僅僅:只是。文中取義①。
窒息:(zhì xí)因外界氧氣不足或呼吸系統發生障礙而呼吸困難甚至停止呼吸。
篤信:(dǔ xìn)忠實地信仰。
彌補:(mí bǔ)把不夠的部分填足。
彗星:(huì xīng)繞著太陽旋轉的一種星體,通常在背著太陽的一面拖著一條掃帚的長尾巴,體積很大,密度很小。通稱掃帚星。
寬宥:(kuān yòu)寬恕,饒恕。
臆度:(yì duó)臆測。
本周所學說明文都是典范的說明文,都使用了多種說明方法。
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而以舉例子、作詮釋為主。作者在說明人們認為沙漠可怕時,用法顯的《佛國記》里的記載和玄奘《大唐西域記》里的描述。說明人類可以認識自然,掌握自然規律時,舉19世紀初葉法國數學家和水利工程師孟奇解釋“魔鬼的海”的例子;用寧夏回族自治區一個叫“鳴沙山”的例子說明沙漠中聲音也會作怪,并用親身經歷的例子加以說明。作者在解釋“魔鬼的海”和“鳴沙”這兩種奇怪現象時,前者借法國數學家和工程師孟奇之口條理清晰地說明了這一現象的形成過程及科學原理;后者據專家意見說明了“鳴沙”現象的科學道理,前后都用了作詮釋的說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