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三聲夸克》
②學生分組討論。 ③討論畢,每組推薦一名代表臺前推廣。 ④學生互評:圍繞上面的要求互評。提示可以結合說明方法、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等方面評價。三、深讀課文,品味語言 換詞換句,體會表達的內容和效果有什么不同。 1、原子核本身卻十分微小,大約10萬個原子核排成一條直線才相當于一個原子的直徑。改為:10萬個原子核的直徑才等于一個原子的直徑。 2、科學家從實驗里已經感覺到,強子內部有結構。這好比拿起盒子搖一搖,聽到響動,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東西。改為:強子的內部結構為科學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根據。四、聯系實際,讀出自己 1、請同學們算一算,夸克的研究與發現經歷了多少年?你從中看出科學家具有什么精神?(發現夸克花了近1XX年;敢于懷疑,善于想象,勇于創新) 2、夸克的研究與發現是這樣的,那么,你還能說出其他這樣的人和事嗎? (伽利略的斜塔實驗;哥白尼的日心說;阿基米德浮力的計算;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等)3、聯系自己的生活、學習實際,說說學習本文后你有何收獲?(如:在學習上要敢于質疑、敢于創新、不斷探索;要在實踐與思考中培養自己對科學的興趣;一個問題解決以后,又有新的問題產生,所以人類不能停留探索的腳步。) 教師總結:人類的發展需要的就是這些精神,我們要努力學習,用自己的熱情與執著去揭開這一個又一個盒子里的秘密。課后實踐活動: 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的理解用兩行標題的形式改寫課文的標題。 如:善于想象,勇于創新 ——夸克的發現
板書設計:
叫三聲夸克
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 夸克
【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能把學生由看得見的實物引入肉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引發學生無限的想象。】
【訓練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說明文常見的順序】
【指導學生用畫結構圖的方法來理清文章內容】
【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知識的興趣,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初學說明文,體味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特點】
【拓展課堂學習的空間,聯系其他事例,增加學生對科學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