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
相關鏈接 怎樣領悟生活的真善美和假丑惡
1、 從閱讀中領悟。好的文章都能深刻有力的反映生活,總是歌頌真善美,鞭撻假丑惡的。讀好文章就是和智者交談。
2、 在現實生活中認識。生活是最好的學校,只要我們認真體驗,處處留心,總能有所發現。
3、 于自我思辯中提高。自我思辯的過程就是砥礪自己言行的過程,就是提升自己思想品味的過程,就是增進自己對真善美和假丑惡的辨別能力的過程。
范例1 從《新聞兩則》中我們得到了怎樣的情感熏陶?
分析:
渡江戰役開始于1949年4月20日晚,6月2日結束。戰役關鍵是開始后的三四天。在渡江戰役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時刻,毛澤東親自撰寫《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及時報道戰況,給全國人民和全軍將士以極大鼓舞,對于瓦解敵軍斗志,鼓舞我軍士氣發揮了極大作用。《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突出了我軍解放南陽在軍事上的重大意義,毛澤東親自撰寫這則新聞,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了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解答:
我們認識到: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偉大的奇跡;人民解放軍是正義之師,他們英勇善戰,所向無敵;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僅供參考)
解題方法鏈接
首先是真正讀懂文章,把握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其次是聯系當今與自身的實際認真思考,由歷史而現實,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
范例2 怎樣理解《蘆花蕩》一文洋溢的思想感情?
分析:
這個英雄故事的特色在于傳奇色彩。無論理解內容還是揣摩寫作,都要抓住這個特色,才能激發興趣,理解透徹。年近六十,照例該養老了,我們的老英雄卻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葦塘中部隊的供給,保證了部隊的戰斗力。這是富有傳奇色彩的。老英雄手無寸鐵,獨自一人,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這更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從中,顯示出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性格,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情懷。
解答:
孫犁的《蘆花蕩》,敘述了一場“英雄的行為”,富于傳奇色彩。“老頭子”智勇雙全,痛打鬼子,討還血債,顯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讀之使人在贊嘆中振奮。(僅供參考)
解題方法鏈接
首先抓住文章的傳奇色彩進行理解;其次要認真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第三,作者是把老頭子作為中華民族千千萬萬普通群眾的代表進行表現的,我們應從中認識到中國人民的英勇,認識到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這一豪情。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到:生活中不也有要調位置、不想調位置和無所謂這三種人嗎?
那些要調位置的,幾乎都是不安于現狀的人。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涌現出了無數杰出的人物,他們或叱咤風云、或碩果累累;或以鴻篇巨制聞名,或以藝術珍品傳世。不可否認,其自身大都具有超凡脫俗之才,也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但也一定與他們勇于開拓、銳意進取的個性品質有關。調位置,調位置!他們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喊出了這響亮的口號。也正是有了他們的不懈努力,科學才得以進步,社會才得以發展。他們是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