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
2、要比較詳細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導語。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渡江區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長達一千余華里。從導語還可以知道戰役的全局,敵陣業已沖破,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3、要更為細致地了解新聞的內容,是看主體部分。主體部分報道了三路大軍渡江的進展,列表如下:
時間 兵力 渡過兵力
中路軍
安慶—蕪湖 20日夜—21日夜 30 萬 30萬
西路軍
九江—安慶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三分之二
東路軍
南京—江陰 21日17時—22日22時 35萬 大部
主體部分還分析了中西兩路敵軍毫無斗志的原因,我軍是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敵軍則被自己玩弄的和談陰謀瓦解了斗志。
解答:
這篇新聞真實地報道了我軍渡江戰況,宣告了解放戰爭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國民黨反動政府已面臨徹底崩潰的局面。
相關知識鏈接:什么叫新聞?
1、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述評四類。其中,動態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2、新聞的要素,也就是記敘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3、新聞的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反映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4、新聞的寫法:以敘述為主,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范例2 如何整體把握《中原我軍解放南陽》一文的主要內容?
分析:
這一則新聞沒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內容,需要劃分層次。
第一層,導語,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指出南陽守敵棄城南逃的背景、時間。
第二層,背景材料,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第三層,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軍全局潰敗的背景。
第四層,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這一層又 分三點具體報道取得的主要成績。
第五層,預言南陽逃敵王凌云前途暗淡。
讀這一則新聞,可以感知,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階段以后,我軍完全掌握了全國戰場的主動權,經過一年多英勇奮戰,蔣介石全軍崩潰之勢已成,敗局已無可挽回。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