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
解答:
文中的“漂亮”、“豐功偉績”、“收獲巨大”、“文明”、“野蠻”等等反語是模擬強盜口吻說的,具有辛辣的諷刺意味。課文最后雨果將自己對遠征中國的強盜行為的嚴厲譴責說成“全部贊譽”,含有極其尖銳的嘲諷意味。
解題方法鏈接
首先要搞清什么是反語,哪些是反語;其次要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是細細的品味。
范例9 研讀《親愛的爸爸媽媽》正文前面所引薩特的名言。
分析:
薩特的話非常精辟,特別是說他的記憶是“沉重”的,又是“美麗”的,跟文章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一致之處,很可以作為全文的引子。而讀了全文后,回味起來,薩特的話無疑又是點睛之筆。從薩特的話里又可以看到克拉庫耶伐次留給后人的警示已越過國界。
解答:
“沉重”與“美麗”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其實,“沉重”的是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納粹將整個小城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墳墓,埋葬了7000名被殘殺的人;“美麗”的是南斯拉夫“整個民族的英勇”,面對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寧死不屈,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
解題方法鏈接
1、 聯系上下文思考,看看作者有沒有對此矛盾的說法有所解答;
2、 領悟作者認識問題的角度,學會辨證思維;
3、 用心揣摩,反復誦讀。
范例10 為什么說“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分析:
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里紀念當年被殘殺的人,特別是兩位生還者來到這里,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呈現在人們眼前,在凄風苦雨的悲哀氣氛中,歷史和現實融合了。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沒有忘記歷史,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里紀念死者,這又是美麗的。而這一切都是真實的;47年前納粹竟然認為種族有優劣,竟然以優等民族自居,要消滅劣等民族,這又是何等荒謬。
解答:
人們在紀念,歷史在人們的眼前重現,于是,歷史與現實在這凄風苦雨中融合;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里紀念死者,這又是美麗的;荒謬的是納粹竟然以優等民族自居,殘忍地屠殺他們所謂的劣等民族,真實的是歷史的殘酷與現實的這一切。
解題方法鏈接
1、 抓住矛盾,努力解決這矛盾;
2、 從上下文的具體表現中全面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努力調動自己的知識礦藏,深入理解語句的深刻含義。
難點問題3 感悟生活的真善美和假丑惡
如何領悟生活的真善美和假丑惡呢?
一般說來,我們要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別人的悲苦、歡樂和追求,只有用心去理解心、碰撞心,才能達到對生命本質的深刻認識;其次,我們要認真觀察生活中的林林總總的現象,思考生活所給予我們的,因為只有我們對生活的理解準確深刻了,我們才能比較準確深刻的領悟作者對生活的表現,甚至在與作者思想的碰撞中產生對生活更深的認識;第三,我們還要學會與自己“交心”,不斷凈化自己的靈魂,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味,從而增進自己對真善美和假丑惡的辨別能力。
我們從課文中該怎樣領悟生活的真善美和假丑惡呢?下面我們就聯系具體課文談談領悟生活的真善美和假丑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