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
最能激動我們,最能感動我們的,也就是作者最花心血的地方,也就是文章的精華所在。其實,不僅是內容,寫法上的新穎與獨到也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與效法的,我們也應為寫作技巧的高明喝彩。
品味精彩片段有那些方法呢?
一般說來,對任何一個精彩片段的品味都不能也不應該離開對文章全局的把握。因此,必須從整體著眼,結合具體的文章賞析;對于一些有比喻和象征義的句子,首先要弄清它的比喻與象征義;對于有深刻含義或有弦外之音的語句,更要認真揣摩,直到了然于心;對于用詞精妙、句式精致、標點精確的句子,可以通過變換詞語、句式、標點來體會作者的匠心。而所有這一切,都必須反復誦讀,用心揣摩,最好能倒背如流。
相關知識鏈接 如何品味精彩片段
1、 著眼全篇,是整體背景下的局部揣摩;
2、 細致分析,從內容到手法去體味;
3、 聯想想象,既融入其中又跳出其外;
4、 反復誦讀,了然于心,倒背如流;
5、 勤于動手,圈點、批注,不斷增進。
范例1 感受《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導語的磅礴氣勢。
分析:
首先,我們從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戰役的壯闊。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奇觀。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萬船齊發,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冒著炮火,奮勇挺進,直取對岸。還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該是多么激動振奮!再看渡江區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長達一千余華里。從古到今,誰見過這樣的氣勢?誰見過這樣的軍隊?而敵陣業已沖破,我人民解放軍摧枯拉朽,戰役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一個“沖破”,一個“橫渡”,多么有力,多么激動人心。
解答:
毛澤東作為全軍統帥,匯總各路戰況,全面報道渡江戰役,反映了整個戰役的磅礴氣勢,表現了恢弘的氣度。
解題方法鏈接
1、 抓住文章的整體背景感知其氣勢;
2、 抓住片段中的語言組織感知其氣勢;
3、 抓住關鍵性的詞語感知其氣勢;
4、 聯系作者的有關情況感知其氣勢。
范例2 品味“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
分析:
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所以先說。西路軍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敵軍抵抗甚為微弱,而東路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所以西路接著中路說,合在一起,可以議一議。最后說東路激戰,文勢涌起高潮。
“不料”二字,充滿嘲諷意味。嘲諷湯恩伯過高估計東面防線的鞏固性,過低估計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正是……那一天”,使諷刺意味更濃,且避免了與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復。“同日同時”,不僅用語簡潔,也可見我軍的氣度。“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洋溢著勝利的自豪感。
解答:
這一片段顯示出謀篇布局的匠心,譴詞造句準確精練,語勢鏗鏘有力,洋溢著勝利的自豪感。
解題方法鏈接
1、 聯系上下文把握構思的精妙;
2、 通過比較體味譴詞造句的精練;
3、 立足整體感受語言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