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復習
這則新聞,重點報道了中原我軍解放南陽的情況,并由南陽的解放說到一年多來中原地區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反映蔣軍必敗、我軍必勝的大好形勢,鼓舞解放區軍民乘勝前進的斗志。
解題方法鏈接
1、 看標題:標題大都能揭示新聞的主要內容。
2、 看導語:導語是正文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
3、 看主體:這是導語之后對內容作進一步敘述說明的部分,也是表現主題、深化主題的決定性部分。
4、 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它有時隱含在主體之中。
5、 看結語:它一般是對新聞主體的總結,有時也隱含在主體之中。
范例3 如何把握《蘆花蕩》中“老頭子”這一人物形象?
分析:
老頭子是廣大群眾中普通的一員,但他確確實實是一個英雄。他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在他抗日愛國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后方安度晚年,他卻像青壯年一樣,充滿活力,無所畏懼,在敵人嚴密封鎖下,出沒葦塘,成為一名貢獻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員。“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胡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這是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愛國熱情是如此高漲,“你什么也靠給我”,是他的豪言壯語,為民族抗戰他甘愿盡心竭力,而且充滿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干部,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出入,竟“像一個沒事人”,心情悠閑,“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不僅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為他具有英雄氣概,藐視敵人,無所畏懼。老頭子能夠沖破敵人的封鎖,對于葦塘里面的隊伍堅持斗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對鄉土,對同胞,對抗日隊伍,他是如此深情,對日寇則滿懷仇恨。他那么喜愛兩個孩子,這是他對同胞的感情。他對大菱說:“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愛得深切熱烈,恨得咬牙切齒,血債要用血來還,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來還。在老頭子的意識中,咱中國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對家鄉充滿感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的過于自信自尊上。他自信萬無一失,這一次女孩子受了傷,他就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這樣的要臉面,正包含一種強烈的責任心。他對自己要求之嚴,近于苛刻,偶有過失,他就痛苦得萬箭穿心,愧疚得無地自容。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老頭子用竹篙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是用了計謀的。他早在枯木樁子上系上了一只只鋒利的鉤子,船頭上放了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進入木樁子的水域,讓鉤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動彈不得,束手挨打,張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個個成了被綁的困獸。
更須注意的是,老頭子不是一個單個的孤膽英雄,而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的代表。他,以及那兩個女孩,還有葦塘里堅持抗戰的隊伍,無不證明著這一點:英勇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解答:
老頭子是一個抗日英雄的形象,他愛憎分明、智勇雙全、自信自尊、老當益壯。他是千千萬萬普通而又偉大的中國人民的代表,這一形象表明: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