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第2課時)教學設計
以上只是“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步驟,具體到不同課程和不同課的類型,這一模式的結構和具體操作步驟可能發生一定的變化。但不管怎么變化,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始終遵循著兩條線:一條是學生的自學和練習,這是明線;另一條是教師的適時的和必要的指導,這是暗線。再者,“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特色還體現在它對于“學”、“教”、“練”三者的交叉的、循環的、整體的時間安排上,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作用的雙向融合,真正把教學過程變為學習自己獲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態度的過程。這對于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都是極為有益的。
2、課堂教學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
(1)提示教學目標(輔助環節1)
[操作] 通過課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讓學生看。
[時間] 1分鐘左右
[目的] 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意義] ①使學生在上課開始就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以后的各個環節里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索、追求。
②由于學習目標往往是一節課的主干知識及其要求的體現,因此,長期堅持揭示目標,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看投影,明確了學習目標。
[教師的主導作用] 準確揭示目標,引導學生追求目標。
[注意點]
①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課標,準確地制定學習目標,既不降低也不撥高要求。該“會運用”的,就要能當堂運用,不能人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②要層次清楚,簡明扼要,不要太長。
③要引導學生認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換投影。
(2)指導學生自學(輔助環節2)
[操作] 課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課上通過投影(小黑板)讓學生看。
[時間] 約2分鐘左右
[目的] 讓學生知道自學什么、怎么自學,用多長時間,應達到什么要求,屆時如何檢測等。
[意義] ①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掌握恰當的自學方法,從而使自學更有效。
②堅持每次自學前都給予方法指導,使學生積累了不少自學方法,學生的自學能力必然提高。
[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看投影,掌握了自學的方法。
[教師的主導作用]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自學,通過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防止走彎路,上岔道。
[注意點] 自學指導要層次分明,讓學生看了之后,做到三個明確:
①明確自學內容。即讓學生知道學什么,有的教材內容單一,一般一次性自學;有的教材內容多,可視情況分幾次自學,但每次自學前都必須寫清楚自學的內容(或范圍)。
②明確自學的方法,例如,看書,是邊看書邊操作,還是邊看書邊與同桌討論,解決疑難,怎樣干好,就怎樣干。自學時,往往引導學生抓住新舊知識相銜接的地方重點看。
③明確自學后的要求。即用多長時間,應達到什么要求,屆時如何檢測等。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操作] 學生自學、操作,教師巡視。
[時間] 約5—8分鐘。
[目的] 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動腦,認真自學,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
[意義] 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導自學,積極思考,及時地進行操作實踐。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和動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