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日歷》《螞蟻》教學設計和同步練習
北師大版《日歷》《螞蟻》教案及練習二. 教學目標 (一)語文基礎知識目標 1. 生字 平庸yōnɡ 蹣跚pánshān 嵌入qiàn 馮驥才jì 消耗hào 廢墟xū 海鷗ōu 一縷lǚ 餅干屑xiè 涵義hán 捻成niǎn 戳破chuō 憐憫mǐn 嗅著xiù 2. 形似字 3. 詞語 無聊:無事可做,覺得沒意思。或言談行動毫無意義而使人討厭。 生機勃勃:生命力很旺盛,充滿活力的樣子。 無奈:無可奈何,沒辦法或表示可惜不能如愿的轉折。 刻骨銘心:形容深刻難忘。 智慧: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等的能力。 理智:辨別是非、利害關系以及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純粹:單一,不攙雜質的,或單純的。 本能:人或動物不學就會的性能,如嬰兒吃奶,蜜蜂采蜜等。畏畏縮縮:膽小退后,不敢前進。 偷渡者:暗中越境外逃的不法分子。 義無反顧:做合乎正義的事,勇往直前,決不后退。 信念:自己認為正確而堅信不移的觀點。 蹣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 感慨:因有所感觸而慨嘆。 4. 作者 馮驥才(1942~),當代作家。任天津市文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寫)、《神燈前傳》,中篇小說《神鞭》,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部分作品已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國外出版。馮驥才以寫知識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歷史故事見長。注意選取新穎的視角,用多變的藝術手法,細致深入的描寫,開掘生活的底蘊,咀嚼人生的況味。 南帆本名張帆,現任福建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文學研究所所長。同時為福建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南帆主要從事現當代中國文學和文學理論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與感悟》、《沖突的文學》等學術著作。他寫作和出版了《文明七巧板》、《星空與植物》、《追問往昔》等多部散文著作。 (二)閱讀能力目標 1. 反復朗讀課文,理解《日歷》中巧妙的構思、獨特的角度、形象化的議論方式。 2. 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閱讀課文,感受《螞蟻》一文中擬人化的手法。 (三)寫作能力學會運用簡單的議論方式,對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進行議論。 (四)思想教育 通過這兩篇課文的學習,理解作家筆下的“生之機趣”,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教師建議 《日歷》中巧妙的構思、獨特的角度、形象化的議論方式是這課文學習的重點,要理解這一點就必須圍繞以下幾點來思考。 1. 日歷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東西,它本來只是用以表示日子的抽象符號,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同樣的意義。如果要使它能夠“打動人”,就要使之不再是抽象的,而且對每個人都具有目標 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那么我們必須進行怎樣有意義的聯想?(從“日歷”還原為“日子”,而“日子”則是人的每一天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有著十分具體而豐富的內容,每一個人都擁有“當前的每一天”,從這一點去打開思路。)